認識地區湖庫殺手─微囊藻
國內學者不久前發表國內飲用水水庫的藻毒調查報告,成功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林財富及其指導的博士生顏宏愷,從去年8月至今年2月,利用分子生物技術首次進行國內飲用水水庫中的藻種調查及藻毒化學分析,結果發現,台北翡翠、嘉義蘭潭及仁義潭、台南曾文、高雄澄清湖、屏東牡丹,及離島的金門陽明湖、榮湖、紅山水庫,水中都發現了微囊藻毒。且曾文及牡丹水庫原水中的微囊藻毒含量都超過了WHO世衛組織的安全標準。此藻類對湖庫的影響素有「水庫殺手」之稱,其藻類數創歷年水質含藻類數新高,足以影響水庫水質安全。而根據台灣一項長期追蹤水庫水質研究顯示,全台灣有25座主要水庫,包括翡翠水庫的水質已經呈現愈來愈惡化之勢。
到底何者為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對飲用水及人體的危害為何?一般的民眾均不熟悉。為促使大眾對微囊藻有更深一層的認識,筆者依據相關研究文獻及新聞報導將微囊藻的特徵及飲用遭污染水源後對人體的影響分述如下:
特徵:
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屬於真細菌界、藍綠藻門、色球藻科。幼細胞群體為球形或長圓形的實心群體,後長成為網狀膠群體,群體膠被無色。細胞球形,直徑3~7μm,藍綠色。細胞群體為球形、卵形、長圓形或略狹長的群體,無網狀穿孔,群體膠被不明顯,細胞密集於膠被中央。細胞球形,直徑3~7μm,藍綠色。群體薄,膜質內含多數小群體;小群體為球形、卵形或不規則形,大群體膠被明顯,小群體膠被常被大群體膠被融合。細胞球形,直徑2~3μm,細胞在小群體中排列密集。藍綠色,有假空胞。
飲用後對人體的影響:
根據文獻,當水中懸浮物高居不下、溫度上升,氧氣不足、氨氮濃度升高等因素使水質惡化時,微囊藻會急速增生。嚴重時形成「藻華」或稱「水華」,這時將會產生微囊藻毒(microcystins)。微囊藻毒儲存於藻體內,當藻細胞老化死亡或遭外力破壞而至細胞破裂時毒素會釋放至水中。但是由於微囊藻是原核細胞植物,非常細小,很容易隨著飲用水被攝食。微囊藻毒的肝臟毒素 (hepatotoxin)主要影響肝臟,造成肝臟細胞死亡與肝臟血管損壞,而導致嚴重的肝臟傷害或壞死,而長期的影響下則是導致肝臟損壞與促成肝腫瘤的形成。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飲用水標準是1ppb以下。
台灣地區部份飲用水湖庫發生微囊藻毒事件後,有些醫生認為,長期飲用含有微囊藻毒的水,將可能誘發肝癌。如林口長庚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認為:「最主要會對肝細胞造成傷害,一次飲用大量的話會產生猛爆性肝炎,慢性的話,即使飲用少量,沒有出現中毒的現象,還是會出現癌症的癌病變。」「微囊藻毒容易受氯的破壞,或是受臭氧活性碳的吸附,假如水處理完整的話,毒性會急速向下降,但是他並不會因為水煮沸而消失。」加上國外曾經發生鱷魚、狗狗喝了野外湖泊含有藻毒的水而暴斃的事情,所以外國監測發現藻類滋生超過標準,或是藻毒超過標準時,會發布警告。由於藻毒可能經由吞食、皮膚吸收或是空氣中微分子水汽吸入,所以警告包括公佈水域、湖泊,相關禁止事項提醒,禁止當飲用水、禁止游泳、禁止洗澡以及可能吸入危險水汽相關事項等,並且報導相關單位進行減少藻毒的措施等。
由此可知,微囊藻毒存在於飲用水中並不會因為水廠加氯作用及家庭煮沸過程中使毒素完全消失,只能迫使飲用水中毒素含量急速下降。並非有關單位聲稱「經自來水廠加氯處理後,藻毒濃度已降至安全範圍」,「呼籲民眾避免飲用未煮開的生水,以免生命安全受到危害。」觀念上並不正確,由於微囊藻毒是儲存於微囊藻內,加氯於水中,促成微囊藻死亡,細胞內微囊藻毒釋放至水中,反而造成水中微囊藻毒素的濃度增加,與氯會形成大量的三鹵甲烷等毒素與致癌物質。因此,筆者在此呼籲相關單位正視此一問題,而非只是單方面的安撫不安的民眾,應將事實的真相完全公開化、透明化。現階段金門地區飲用水微囊藻毒含量不明確,且對人體的健康的影響是相當嚴重,在真相未明朗且影響層面相當寬廣,所造成的風險並非單一公、私部門所能承擔,故需採取更積極的作法,應先停止全島湖庫飲用水之供應,需等湖庫整治工作完成及微囊藻危害完全不影響人體安全時,再重新恢復飲用水的供應。以上淺見還需專業化人員的指導,望政府部門在進行決策過程能三思,別再輕忽此事件的嚴重性,應以更積極的做法,延攬專業化人才進行整治與預防工作,才能安穩的度過此次難關,並且能提供更完善的飲用水,讓「乾淨的金門」之口號能在一次被呼喚,營造出更適宜居住的環境,使民眾擺脫二等國民的印象,才是金門人之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