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在兩岸經濟整合中的優勢、潛力與對策分析

發布日期:
作者: 蔡承旺。
點閱率:1,243
字型大小:

一、前言

時序進入二十一世紀初,世界經濟格局正發生急劇的變化,各國各地區都在致力於發展經濟,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準。當此之時,經濟區域化、國際化趨勢日益明顯,並向縱深發展,地區之間的經濟利益錯綜交織、相互影響,並形成互利共生、相互依存(Interdependence)的局面。經濟情勢發展至今,區塊經濟整合(Economic Integration)的相關組織紛紛成立,面對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發展趨勢,省思海峽兩岸關係,一直把經貿問題作泛政治化的考量,實在是已經浪費兩岸中國人太多的資源。展望未來,兩岸經濟應該如何進一步的整合?此事關係兩岸民眾福祉至深且鉅,為兩岸學術界所共同關切的課題。

區域經濟整合是時代潮流所趨,但兩岸經濟整合問題沸沸揚揚討論了一、二十年,並未有具體的政策和結果,其最大的癥結在於兩岸政治僵局無法突破,終使經濟問題成了政治之角力場。尤其在二○○四年三月廿日,主張「台灣主權獨立」的陳水扁又獲得了連任,加劇了兩岸之間的不信任,兩岸全方位的經濟整合,難以在短時期內實現。因此,循序漸進的區域性整合是可以考慮的先行步驟,這種情況使金門在兩岸經貿交流中扮演的角色與地位之重要性更為提高。

金門在推動與加強兩岸交流的過程中,尤其是自二○○一年始,兩岸當局實施金門│廈門直航以來,已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並對兩岸的和平發展做出重要貢獻,但仍有很大的潛力。金門如何在現階段的兩岸互動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如何發揮自身在兩岸間所具有的獨特優勢;更好挖掘出其內在的潛力,使金門在兩岸經濟整合中發揮更大的功能和作用,不僅是金門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海峽兩岸交流的一個重要有機組成部分。本文擬對這些問題作一初步分析。

二、兩岸經濟整合的必要性:對台灣而言

(一)、基於台灣經濟發展的需要

近二十年來海峽兩岸經貿關係迅速發展,為兩岸各自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新活力,其重要意義與日俱增。尤其台灣是以進出口導向為主的經濟體,進出口貿易總額每年均佔國內生產毛額相當的比例,近年來比例更是接近百分之百,所以世界經濟情勢的變化對台灣就顯得格外重要。面對全球化的發展趨勢,台灣當局一定要有因應措施,否則台灣的國際競爭力就會一點一滴的消失。尤其是面對中國大陸經濟的崛起,台灣應該要有積極的作為,善用中國大陸的優勢條件,成為台灣經濟發展的助力。政府絕對不能視而不見或是用太多政治的思維,這會對台灣經濟造成嚴重傷害。

兩岸經貿關係的發展趨勢,尤其近年來更有快速成長的趨勢。首先,兩岸貿易總額大幅度增長,二○○四年首次總額突破500億美元,依據台灣陸委會預估為616.39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成長33.1%,其中大陸對臺出口166.8億美元,大陸從臺進口449.6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分別成長52.1%和27.1%,而兩岸貿易逆差更上達282.8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成長15.9%。如果按照大陸海關統計資料,更是遠大於數額。

二○○三年,大陸取代美國成為臺灣最大的貿易伙伴;同樣的,台灣也是大陸最重要的資金技術輸入者之一,兩者在經濟發展上共存共榮。二○○四年上半年,臺灣對大陸出口係延續上年第三季以來擴張格局,各單月出口額逐月走升,雖然大陸自二○○四年四月份起陸續實施緊縮性宏觀調控措施,不過大陸自身經濟及對外出口仍持續成長,延深對臺灣相關產品需求情況下,二○○四年下半年,各單月臺灣對大陸出口額仍均維持在38至40億美元之高峰水準。

其次,臺商赴大陸投資,依據經濟部投審會統計,二○○三年臺商投資大陸金額達45.94億美元,二○○四年核准投資件數2004件,總金額69.4億美元,分別比上同期成長9%和51.5%。顯示臺商赴大陸投資似乎隨著兩岸加入世貿組織有增溫的趨勢,兩岸貿易隨著臺商投資增加而水漲船高。

兩岸經貿關係往來密切,造成的結果便是兩岸經貿相互依存加深:

首先,貿易依賴加深,兩岸貿易依賴度逐年提高,以香港海關轉口統計為例,臺灣對大陸的貿易依賴度已從一九七九年的0.25%,升高到二○○三年的5.14%;而同時期大陸對臺灣的依賴度也由0.27%增加至1.64%。如果依國貿局的估計,臺灣對大陸的貿易依賴度至二○○四年預估增加至18%;而同時期大陸對臺灣的依賴度為7.32%。

據學者估算,大陸經濟對臺灣經濟增長率的貢獻率超過70%,兩岸貿易影響臺灣經濟增長程度約2%。目前大陸(香港)是臺灣首位的貿易夥伴,也是第一大出口市場,自一九九一年起香港已取代美國,成為臺灣最大的貿易順差地區。依臺灣陸委會統計,二○○四年臺灣對香港貿易順差是臺灣全球貿易順差的46○.7%。從統計數字看,大陸市場已是支撐起台灣經濟發展的半壁江山,若無對香港的巨額順差,臺灣對外貿易顯然將呈現逆差,也將大幅影響臺灣的經濟成長表現。

其次,產業互賴加深,九○年代中期以前,兩岸分工主要體現在轉移至大陸的下游勞力密集型產業同台灣內部傳統中上游產業的垂直分工關係。但九○年代中期以後,隨著資訊電子業及石化產業大量赴大陸投資,兩岸產業分工領域迅速擴展至資本及技術密集型產業。

由臺商赴大陸投資所主導的兩岸產業分工體系已建立「臺灣研發、大陸生產」或「臺灣接單、大陸生產」為主的體系,產業分工日趨深化、緊密,這種新型的產業分工關係,涉及的領域更為廣泛,分工方式也更為複雜,與全球產業發展趨勢之互動非常密切,是全球產業鏈中非常重要的一環。近幾年來由於國內外經濟環境的變化,部分臺商利用在大陸設廠作為其調整空間,彼此視市場變化採機動合作關係,使臺商在產銷上作更有效率、更靈活之決策,大幅提昇國際競爭能力,不僅促進兩岸在部分產業上的分工,亦加深了兩岸經貿關係的相互依賴。

中國大陸自改革開放後,短短幾年內已擠身世界最大經濟俱樂部成員,更有人預期,中國可能在二十年內取代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經濟大國。中國大陸經濟的高成長,在台灣經濟復甦之路扮演相當關鍵的角色,台灣的經濟發展已無法抗拒大陸的廣大市場;而台灣的技術、資金與管理能力,亦是大陸邁向市場經濟的重要推手。海峽兩岸本來就有密切的經貿關係,互補的經濟利益,又加上相同的血緣、語言、文化,如果能夠進一步整合,不僅可以達到經濟整合的效益,同時又可緩和兩岸關係。實際上,兩岸關係未來如能逐漸改善,對於台灣及大陸經濟發展的助長是不言可喻的,這才是一種雙贏策略。

(二)基於當前世界經濟與亞太地區經濟的整合趨勢

一九九○年以後,全球區域經濟整合已成為一股勢不可擋的潮流,從統計數據顯示,199○~1998年間全世界簽署區域性的貿易協定(Regional Trade Agreements, RTAs)有82個,截至二○○三年七月底,已經有170多個RTAs完成簽署,預估到二○○五年,全球的RTAs將超過三○○個。而在亞洲區域經濟整合進度已經簽署FTA者有:1.新加坡、紐西蘭;2.日本、新加坡;3.韓國、智利;4.中國大陸、香港;5.中國大陸、澳門。而最新的發展則是在二○○四年十一月,中國在寮國永珍與東南亞國協十個會員國簽署第一階段自由貿易協定,宣布將在二○一○年雙方組成自由貿易區,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東亞自由貿易區並非東亞區域經貿的最終形式,根據報導,二○一五年東亞自由貿易區將發展為類似歐盟 (European Union) 的東協經濟共同體(ASEAN Economic Community),建構完成後的東協經濟共同體之經濟規模將僅次於北美洲自由貿易區。

在區域經濟整合的潮流中,台灣近年來與世界各國洽商成立自由貿易區的成果卻相當有限,僅與巴拿馬於二○○三年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且貿易額小,對台灣經濟發展的助益效果不大。而台灣的主要貿易對手國或地區、主要的生產基地及主要的生產資源供應地區,如美國、日本、香港、中國大陸、韓國等則完全沒有進展。如果其他國家都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而台灣卻被排除在外,這將對台灣的經濟發展產生相當嚴重的負面影響。整個亞洲經濟情勢發展至今相當明顯,那就是區塊整合的自由貿易組織紛紛成立,而對於未能加入的國家或地區而言,將會形成許多負面影響,包括從事對外貿易的國家與地區之區際貿易環境將愈來愈險峻,擴展貿易將面臨更大的制約與競爭,尤其台灣經濟是以外貿為導向,所受的影響更大,有陷入「邊陲化」困境的危機。

台灣面對大陸經濟的崛起,鄰近各國擴大與大陸合作,以及東亞自由貿易區的形成,除加速產業轉型與升級,保持優勢外,應趁台灣產業還擁有優勢時,儘速改善兩岸經貿關係,積極參與大陸的快速成長,主動善用大陸豐富資源,整合大陸市場,將大陸納入台灣價值鏈中。在大陸成為「世界工廠」時,台灣成為其運籌中心,並藉其快速成長,壯大繁榮台灣經濟。可是時間迫切,台灣優勢已不多,如一再拖延,不僅影響台灣產業的轉型與升級,且有產業空洞化與邊緣化之虞。如何將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並進一步的合作,將是台灣經濟發展的重大課題。

三、金門在兩岸交流中的獨特優勢與功能

金門地處海上,緊鄰廈漳泉,是台灣地區最靠近大陸東南沿海的一片島嶼。歷史上金門由四個主要島嶼組成,即金門島(史稱浯洲,俗稱大金門)、烈嶼(俗稱小金門)、大嶝和小嶝。這四個島嶼總面積175平方公里。明清以前,金門一直隸屬同安縣管轄。一九一三年曾劃歸思明縣。一九一四年始單獨設立一縣。抗日戰爭期間金門被日軍佔領,未淪陷的大嶝島畫歸南安縣兼管。一九四九年以後,大小鄧歸屬同安縣,大小金門及周圍小島仍由國民政府治理,組成金門縣。由於金門與大陸距離甚近,因此歷史上其移民人口主要來自大陸東南沿海,尤其是閩南地區,兩地關係密切。

過去金門由於兩岸軍事對峙,被視為前線,一切以軍事為優先,民生經濟之發展相對被忽略,金門淪為一種被支配的工具性的邊陲角色,不均衡的地方發展情況,是威權體制模式下,一個國家層次的調節和制度作用後的結果。雖然自從一九九二年戰地政務解除後,金門地區經濟得以正常發展,但由於缺乏整體規劃,使得金門地區之經濟並沒有如同預期之成長。以一九九三年開放金門觀光為例,政策用意固然是期望以觀光業為帶頭產業,透過產業上下游關聯的乘數效果,帶動地方發展,但由於硬體建設不足及其他配套措施缺乏,使得金門觀光業之發展如曇花一現,而趨於平淡。同時近年來,由於金門駐軍大幅縮減,對過去依賴以軍隊為消費主力的地區經濟,更有相當程度之影響。

與台灣地區各縣市相比較, 金門的發展最大的優勢在「兩岸」,金門最大的不確定性(uncertainty)也在「兩岸」。做好兩岸文章,金門的經濟發展將有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的題材;做不好兩岸文章,金門不僅會失去得天獨厚的優勢,而且將受制於特殊的政治地理環境。在此特殊情況下,金門經濟的突圍,最需要的是明確的定位與方向。兩岸政治分歧的最終解決,需要長期的歷史過程,但兩岸當局皆需要一個和平穩定的外部環境。因此,雖然兩岸全方位的經濟與政治整合,難以在短時期內實現,但兩岸發生軍事衝突的可能性也將越來越低。金門介於兩岸之間,金門人比台灣更了解大陸,也比大陸更了解台灣。因此,金門可做兩岸來往的橋樑,也可以做兩岸和平溝通的使者。此時,金門應善用在兩岸關係中所處的特殊歷史背景與地理位置,定位自身的發展方向和無可取代的戰略價值,取得台北新的政策支持,獲得來自外部的發展動能。畢竟,金門要在兩岸經濟整合中扮演更積極的角色,需要來自台北中央政府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同時也需要北京當局更加務實的兩岸經貿政策配合。

四、兩岸經濟整合的起點:建立「金廈自由貿易區」

金門與廈門在兩岸的交流中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條件,歷史和現實的聯繫緊密,這是兩岸其他地區無法取代的。尤其自二○○一年一月,金門與廈門之間海上民間直接通航以來,台灣與大陸地區的人員往來、文化交流和經濟貿易更加頻繁,兩岸之間的相互聯繫、溝通、合作更加密切。金廈直航的雙方互動模式與航班往返、通關、檢疫等經驗,對未來兩岸全面通航具有相當的參考價值,在一定程度上為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的早日實現奠定了客觀基礎,這是兩岸合則兩利的最佳示範。

金廈水域在過去的半個多世紀裏,在兩岸關係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新世紀兩岸的經濟整合中,它將可發揮更大的潛能與作用。筆者認為:對台灣而言,小國大經濟,需要有全球性的眼光。兩岸的經濟整合,不僅是大勢所趨,且符合兩岸人民的切身利益。如果兩岸都有誠意追求和平與發展,又考量當前的現實政治條件,兩岸關係要取得突破,「緩衝地帶」或「中立地區」的建立是一個對雙方都有利的選擇,不妨由金廈開始,進一步發展兩地之間的更緊密關係,推動成立「金廈自由貿易區」,造就兩岸經貿整合的特殊環境與兩岸經濟政策的實驗場所,以作為未來兩岸經濟全面整合的發展方向。

理論上,經濟整合依其關稅與非關稅障礙廢除程度、對外採取共同關稅與否、生產要素的自由移動性和經濟政策之協調性等之不同,可產生五類深淺有別的整合型態。依不同整合的要求所簽署之區域性貿易協定,其內容與影響程度也不一樣。此五類區域貿易協定為:優惠性貿易協定(Preferential Trade Agreement, PTA)、自由貿易區(Free Trade Area, FTA)、關稅同盟(Custom Union, CU)、共同市場(Common Market)、以及經濟同盟(Economic Union)。這些區域性貿易協定中,目前以自由貿易區的簽署最為普遍。只要貿易夥伴間彼此有意願,即可進行協商,而對非會員又可維持現況,不須在貿易、產業與關稅政策上作大幅地調整,相對其他協定來得便捷。如果兩岸當局都有意願讓「經濟多一點、政治少一點」,順應市場機制,務實地採取漸進開放的措施,成立「金廈自由貿易區」,金廈之間形成更緊密的經濟合作關係,將可較樂觀期待。

五、結論

在新世紀、新時代的兩岸關係中,台灣的經濟發展既面臨著重大機遇,也面臨著空前嚴峻挑戰。為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克服困難、求得生存與發展,必須處理好兩岸關係。儘管兩岸政治關係不時受到衝擊,但應從全局的角度、長遠的觀點、戰略的高度來看待兩岸經貿問題。

考量當前的現實政治條件,兩岸全方位的經濟整合,難以在短時期內實現。因此,循序漸進的區域性經濟整合是可考慮的先行步驟,也正因為現階段不能實現兩岸全面整合,使得金廈經貿交流與合作顯得更為必要與更具意義。本文建議由金廈開始,進一步發展兩地之間的更緊密關係,推動成立「金廈自由貿易區」,作為兩岸經濟整合的起點,兩岸當局如能以更務實的態度與更前瞻的眼光促其成立,將不僅符合金廈兩地民眾的切身利益,也將為兩岸的全面經濟整合奠定重要的基礎。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