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項軍購是維護國防安全的必要投資
發布日期:
作者:
烈屏。
點閱率:881
在國防資源有限的國家,對外軍購是必然且理所當然的選擇,如以色列、新加坡等,無論就國土面積、國情狀況、敵情威脅等方面,與我國相較,均有部分雷同之處。
以色列猶太民族在立國之初,飽受中東國家種族及宗教的歧視,甚至發生多次戰爭與流血衝突,最終能以寡擊眾、剋敵制勝,除了旺盛的士氣與堅定的必勝信念外,有形戰力的發揮更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因素;新加坡雖然沒有明顯的外在敵情威脅,但陸、海、空三軍一樣保有精良的武器裝備,星光部隊一樣長期進駐在新竹湖口營區從事戰備訓練,事實說明了「有備方能無患」的道理。
「兵貴在精,不在多」。我國防政策隨「精實案」及「精進案」的陸續推動,人員精減是必然趨勢,但國防戰力不能因此而稍有漏動或鬆懈,以免予敵可乘之機。大家想一想,目前我國所亟欲獲得的三項主戰裝備,無論是潛艦、反潛機或是愛國者飛彈,都是能直接產生威嚇敵人、大幅提昇作戰實力,有效確保台海安全的高性能利器。以國家安全的整體角度思考,若平時不為戰時作準備,吝於軍購的必要投資,等於是在玩火自焚而不自知。
猶記北洋艦隊在甲午海戰中全軍覆沒的歷史教訓,就是滿清政府只滿足於一時的船堅砲利,卻捨不得後續投資採購砲彈,軍費被慈禧太后挪去興建頤和園,英雄徒嘆無用武之地,如何打勝仗?再套句「有錢非萬能,沒錢卻萬萬不能」的口頭襌,吾人相信,軍事採購投資有如保險,可以不信,可以不買,一旦發生變故,後果只有自己承受。所謂「覆巢之下無完卵」,國家安全於否,不能拿來當作試驗,唯有建立自主的國防,社會發展及人民幸福方能獲得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