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解開禁區

發布日期:
作者: 吳年財/金湖鎮民。
點閱率:7,715

—如何看已經開放的軍事據點營區

一、禁區起源

  1949年隨著國共戰爭的劇烈變化,一夕間數十萬大軍「轉進1」金馬台澎等諸島嶼,同年十月一場決定台海命運的第一戰在古寧頭發生,也決定金門諸島嶼的命運,在「戰地政務2」體制下,軍管長達近半個世紀之久,也由於在這樣的大環境;金馬被稱為反攻大陸的跳板戰地前線、冷戰時期的反共前哨站。一方嚷著血洗台灣,另一方口口聲聲反攻大陸、解救大陸同胞,雙方展開一場隔海叫陣的軍事對峙,使得地處前線的金馬諸島嶼,在軍事上的需要,國軍投入龐大的人力物力經營戰場在這塊土地,使得整個島嶼處處的建設是以國防安全著眼點下的產物;於是所謂的「禁區3」、「管制地區」、「軍事重地」:::等軍事「防禦工事4」的特殊空間景物處處可見。

隨著兩岸的和緩,金門開放觀光;國軍精實案,金門駐軍漸漸縮減,許多特殊的軍事據點、營區空間釋出作為觀光景點。軍事景點旅遊和體驗是未來金門一個更有值得開發空間的一個主題之一,從碉堡藝術展到成功花蛤季的成功坑道攝影展,我們除了欣賞藝術家人文作品外,對於那一些塗滿「迷彩5偽裝6」的營區、碉砲堡、地「坑道7」軍事工事建物是否有更多的一點感覺與認知,可能除了曾在金門服過兵役的軍士官兵會有較多的體認和感覺外;大多數的遊客走馬看花似的拍個照留念就走人。如何去看?怎麼看?用正確的軍事用語去說明軍事工事景物、去看軍事工事景物這樣才能達到深入體驗,這是筆者認為要去了解軍事工事景物最基本的入門知識。

二、反登陸樁與反空降設施

金門四處環海為防止敵方船艦登陸,從水際、灘際、岸際、到硬地(陸地)設置了不同的防禦設施,在海灘區中間的空間區叫「岸際8」有一道深溝稱為「戰防壕9」防(反)戰車壕。往下的海岸線「灘際10」區段有一根根的樁;樁前緣削尖用以防止敵人船艦登陸「高潮線11」搶灘,稱為「反登陸樁」或稱為「軌條砦」(因其材質為火車鐵軌故名之;又因其是個別獨立組成所以也稱為「獨角砦」)。硬地緊鄰防禦區佈置鐵絲網和防禦雷區。

在金門的主要公路田間空曠的區域,您可以看到金門有許多圓形塗上黑色、深綠色、棕色。無光油漆,三色不規則狀的塗妝稱為「三色迷彩」的建築物它稱為「反空降機堡」簡稱「反空降堡」或「機槍堡」,堡頂搭著網還掛有布條(以前是草綠色現在是迷彩)稱為「偽裝網」,堡頂除了有防空機槍,周圍標有方位距離,有的還有寫景圖或是共軍的飛機識別圖。

反空降堡周圍或空曠區域有豎立約五公尺高的水泥樁;樁頂豎有三根尖向上的釘,約十公分處有像掛勾狀的尖釘用以防止敵方飛機及空降傘兵降落。反空降機堡是一處「制高點」肩負防空警戒、防止敵方建立「空頭堡12」,反空降機堡在金門站的地景上數量相當少,在軍事建物的景觀上是很特殊的,另外在地面上已經消失不見(只有少數據點或田間乃可見到)用水泥作成呈三角形上插有三根尖釘稱它叫「三角釘」它與反空降機樁、反空機降堡三者是相輔相成三者構成反空降機「阻絕13」敵方利用空曠區域成為「空降場14」的防線。筆者對於在碉堡藝術展期間裡且是在林厝展覽場同一方向附近將頂林路沙崗路段的49反空降堡拆除是大為不解,碉堡再生利用與拆除碉堡同時進行,真是一項很另類的藝術。筆者應說它是賞了主辦單位一個巴掌。希望它是最後一個被拆除的個案。筆者再提一次反空降堡在金門軍事工事的數量相當少,許多閒置的反空降堡不妨把偽裝網架起來當觀景台或將已經汰換雙管或四管的五○機槍復原成為景點。

三、集火點(樁)、禁區牌、TP交管哨

 車行在金門主要的公路上,路肩上您會看到一種很特殊的一種樁,樁高110公分左右,面寬15公分,筆者發現這一種樁的塗粧顏色有以下的區分,黃色集複;集規、紅色集陣;集灘;集空、綠色集林、藍色;黑色集般、集地、般。依區域分,東半島為E西半島為W,下標三位數或四位數的流水阿拉伯數字,另有較小的樁,樁高40公分,面寬15公分;標示「集C」,筆者將它們統稱為「集字樁」,筆者一度認為它是標示某一區的營區代號或是營區與營區間的「界標15」樁或「禁射線16」或者是「戰鬥地境線17」,後來(蚵仔伯)說:它是砲兵的集火點(區)(集火射擊18),作用如同美軍稱的「斷箭」,當防守線瀕臨崩潰或已經淪陷在必須守住或奪回時,請求空軍或砲兵、艦砲依座標指示實施密集重火力支援轟射座標指示區。(如有知道它作用及數字代表何意和顏色代表用意的賢達能者或同好請不吝指教可call 筆者手機0937605609)。「集字樁」因道路施工拓寬及路肩更作為花圃路燈已有部分消失不見。

當您行過某些路段時會發現有用水泥作成的告示牌,白底紅框紅字或是白底藍框紅字或白底藍框藍字,標示是「禁區」、「管制地區,禁止擅入或禁止進入」、這些禁區告示牌在軍管時期算是一般溫和勸告,擅入者拘捕驅趕、驅離,若是在海岸的第一線據點的「灘岸地區19」告示牌就顯得嚴肅,它標示「海灘禁區或海灘區,擅入者格殺」。(英英某黛子)軍管時期在海邊遊蕩會換來殺身之禍。在有漁民船隻出入的海口管制哨還標有「現役軍人擅取竹筏者處死刑」。

「交管哨、崗亭」;交通管制哨,建築在道路十字路口或叉路口邊或圓環,許多的反空降堡就兼具指揮交通的作用,設有指揮的小亭子「崗亭、哨亭」。崗(哨)亭下設有射口,TP××(××使用阿拉伯數字)不注意看您不會發現它的蹤跡,標示在建物的某個角落,圓形白底紅字或黑字,以往通常多數是由駐守該區域單位的阿兵哥站崗指揮交通,遇到「祥和演習20」、「高賓」(上級長官蒞臨金門視導),車隊經過的沿途管制哨崗亭就由憲兵站崗指揮交通。遇有狀況或「威遠演習21」除交通管制,人員須進入崗(哨)亭下方掩體,就戰鬥位置射口監視道路狀況。在沒有紅綠燈的年代它也發揮不少的作用,但也因為軍管時期十點就實施宵禁,沒有路燈情況下,發生過汽機車撞它及撞上交管哨「拒馬22」的事件,原本不多的交管哨崗亭也因金門的道路建設而被拆除。

四、阻絕、預警設施

  不管是據點或營區大門設有「哨兵23」,不管佔的是「單哨」或是「複哨24」的衛兵均是負責營區的警戒安全,據點還會有護城河溝,深溝壁壘是一種防禦的措施。

大門站著全副武裝的衛兵其中一人還頭戴防毒面具,拒馬、鐵絲網、瓊麻、紫藤這是一般我們常看到的軍事營區表面的印象,站崗時間稱為衛哨,拒馬中間掛一個圓形白的紅字標示「停」、「停車受檢」指示人車停止前進盤檢人車。以前的拒馬全塗成黑色,現有得塗成白色,另有加掛白底紅字告示牌「軍事重地,請勿進入;禁止進入」,早期的據點營區大門多數是開放式只擺設拒馬,外還有一個告示牌「禁止攝影」,現已經不多見,現營區在大門用活動鐵門關起來,留一個小窗口讓衛兵面向外部查看狀況。

鐵絲網(正確名稱叫刺絲網)是我們戰地最常看到軍事物品之一,只要有營區就會有鐵絲網,鐵絲網必須掛上鐵罐子,作用如同警鈴,只要有人觸網,罐子會嘎嘎作響。一般會設置在營區外圍為阻絕設施的一部份。

瓊麻、紫藤是有刺的植物也是阻絕設施的一部份,多數是種植在營區外圍,緊臨防禦「陣地25」的散兵坑和壕溝,部隊為了種植瓊麻在營區附近闢田培植瓊麻苗,育苗階段,克難時期做法,使用野戰口糧的塑膠袋裝(舊口糧是白色透明塑膠袋)。

「警鐘」(警報器)多數設置在大門衛兵的崗哨邊或對空監視哨,有鐵片狀、戰車的驅動齒輪、有用彈筒作的塗成紅底書寫白字的各式緊急警報及警報解除(敵機臨空、毒氣、空襲、砲擊::等)的敲擊方式,軍管時期還會有警報的演習與施放。在衛兵的崗哨邊除設有警鐘外還有一個塗寫「清槍」的位置,衛哨交接要清點械彈,並作拉槍機、擊發的清槍動作以維護安全。衛哨的崗哨內有匪軍的裝甲車識別圖、飛機「識別圖26」近來有軍服軍階識別圖、人員進出管制登記簿:::等。

在據點或營區某些建物如岩石坡、防屋頂四周須種植玻璃刀(將瓶子打碎的碎片,水泥打底抹在岩石坡或建物未乾前,將玻璃碎片一片片密集插上。)以防敵人攀爬。

五、雷區、落成誌、標語

 由鐵絲網(或稱刺絲網)圍成籬,掛在網上的三角形紅底白字及黃底紅字(很少見只在東半島復國墩魚港看到,小金門濱海大道部分新製為四角形紅底白字標示雷區危險勿進)上標寫「地雷」或「雷區」,勤儉建軍的年代三角「雷區」「地雷」告示牌是用野戰口糧的鐵箱裁製而成。早期「雷區」「地雷」附近更有用水泥製成的告示牌白底紅字標示「雷區危險,請勿擅入」,新式的地雷區告示牌看板像慈堤三角堡由國家公園製作的告示看板有「雷區危險」及上牌繪有(骷髏頭)警告標示「雷區危險」,下牌標示「警告,本區域為雷區請勿隨意跨越以免發生危險」。小金門的紅山用紅底白字標示「警告,此處設有雷區請勿擅入以維自身安全。」,以往時有耳聞人或牛隻闖入雷區觸雷身亡,軍方地雷佈放位置圖也因浪潮的沖擊而移位,到沒有排雷的海岸區是步步驚魂,如履薄冰。因此筆者在此提醒來金探訪的遊客遵守旅遊景點的安全規定,自律才是自身安全的最大保障。

據點或營舍的一個特點是有部分的文獻,是相當值得保存這個據點營舍的一個理由,這個理由就是「落成誌」或「整建誌」它讓你了解興建據點的原由,構工時間,施工單位。許多的營舍完成後有一些小角落會有××××梯(T)的留字(推算入伍梯次這個「梯」名詞應是起源於有「充員兵27」開始,筆者發現早期塗寫多數是×××只有少數會加「梯」,後來才由「梯」變為寫英文字母的「T」,T大:「大」表示該T是大專兵)。在沒有落成誌或整建誌的據點或營舍這個××××T(梯),就是可以推斷這個據點或營舍地興建年代,有的更有留下DRBCA等英文簡稱(D師R旅B營C連)的單位標示,及可以看到除步、裝、炮(步兵、裝甲、砲兵)兵種;還有特殊的後勤單位如工兵、兵工、軍醫、通信、經理、運輸、化學:::等兵種徽章標繪或駐守金門地區部隊三角形的單位章於營舍的牆面或大門。

「標語」是一種很特殊的軍事文化之一,在任何的據點或營舍都會有,部隊駐地大門左右(使用鐵架豎立,現已經不多見);照牆,標語有「愛的教育,鐵的紀律」或是「軍令如山」、「軍紀似鐵」「親愛精誠」,最普遍的是「毋忘在莒」,「主義、領袖、國家、責任、榮譽」五大信念,司令台或集合場的「崇法務實」、「忠誠精實」、「以國家興亡為己任置個人死生於度外:::等標語,中山室最常看到的是蔣公遺囑裡的「實行三民主義,光復大陸國土,復興民族文化,堅守民主陣容」。後期的「為何而戰─為中華民國國家生存發展而戰,為誰而戰─為中華民國百姓安全福祉而戰」,保養廠「保養重於修理,修理重於購置」,第一線海防據點最多常看見的標語是「我們的決心:一、獨立作戰,二、自力更生,三、堅持到底,四、死裡求生」。

標語─不管是在民宅牆上或據點營舍,它是金馬戰地特有的文化資產之一,過去的錯誤作為去打掉它塗抹掉它,對金門的觀光是有所損失的,許多的自助旅行者他們要看的就是這一些異於其他地方所沒有的東西,異類性質的觀光那才會吸引人。

六、海哨、電台

 位處海岸的第一線據點多會有設置在「制高點28」監視海面的崗哨,稱「海哨」,兩岸軍事對峙時期、海哨遇有對岸或不明國籍的船隻越界需通報指揮官或戰情,越界約3000碼就必須實行驅離射擊,霎時答答答的機槍聲(三Ο或五Ο機槍)碰碰步槍聲或迫炮、各種火砲齊發。在地處前線的我們時常聽到槍炮聲不稀奇,單打雙不打的日子、部隊演習、打靶、防護射擊29(防空火網30射擊)、聲聲入耳。隨著兩岸和緩東崗事件不會重演,要聽槍砲聲也已經不容易了。

部隊有一句常用語:「作戰靠指揮,指揮靠通信」。大單位有所謂的「通信中心31」、小單位的電台包含所謂的「話台」(無線電電台)、報房;總機房(室)等重地,屬機敏場所,門禁森嚴,機房外掛貼告示牌「機房重地、非請莫入」嚴謹一點的還會有:「奉××長諭:::違者懲處或禁足」,機房內有句通信通用標語「通信最急」及各種掛表「一問三要表」,「話務人員守則二十條」,「電話轉接優先順序表」,「聯絡狀況圖」,電話號碼與各總機代號代名:::等都必須熟記,通信兵不輕鬆。任何非預警的突發狀況、請示或回報就得靠他。

七、碉堡、地坑道

 兵法云:「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要靜如處子動如脫兔。故此防禦的工事就顯得更重要,不僅要堅固安全互相應援,陣地變換要迅速敏捷,各種設施需防不肖份子破壞。儲砂備水,「消防砂、消防水」在一些重要設施常會看到的小牌子。水是很重要的資源在碉堡或是坑道常設有「戰備水池」標示著「飲水思源」(成功坑道),或地下井(瓊林坑道)。

彈藥庫、軍械室需加鐵窗,裝置微動開關啟動警鈴,警示語彈藥庫紅底白字「嚴禁煙火」(油庫最通用的警示語)彈藥庫牆面還繪有圖示砲彈識別圖諸元,軍械室槍枝鎖在槍架上,門上警語紅底白字:「劫奪盜賣竊取械彈者處死刑」或「竊取或侵佔軍用武器或彈藥者一般士兵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士官兵或值勤衛哨之士兵處無期徒刑或十年有期徒刑」。

金門日報(八月)十三日第三版面:大嶝小嶝怎麼分角嶼又在哪?自由行遊客看得「霧煞煞」:::只要進入馬山觀測所(天下第一哨)內的觀測碉堡裡,望遠鏡台前,抬頭看看前面,牆面上的繪圖就會一目了然,這個圖稱為「寫景圖32」,不只是觀測所有寫景圖,「射口33」的對應位置「射界34」也繪有寫景圖,另還會有白底紅字「打不到不打,看不到不打,瞄不準不打」筆者在長寮重劃區的機槍堡看到外加一句「中而無效不打」;所謂的「三不打」另有稱它為、「射擊軍紀35、射擊紀律、射擊要求、射擊三不打」等名稱。

過去不管是觀測所、據點、營區、只要是軍事管制區域是不開放的,只有外賓或勞軍團及參加金門戰鬥營的團員才有機會去參訪,金門開放觀光首重的是傳統建築、自然生態、人文之類這一方面的旅遊資訊,戰役史跡只有三個戰史館(湖井頭、古寧頭、八二三)等館的介紹,對於生澀的軍事景物的介紹是非常欠缺的,尤其是未曾在軍中服役的人,知道的就更有限,即使在軍中服役也未必了解一些專有的用語名詞內容(因軍種不同),所幸現在網路讓許多的資訊能夠去蒐集了解,這也是筆者寫本文的原因。

八、心情塗鴉

 抽中「金馬獎36」如同「充軍塞外,流放邊疆」,早期老兵是為了反攻大陸收復河山回家鄉較近而自願留金。但對於義務役「不願役37」的心情不用說心理一定很「幹」,尤其是軍管時期當兵在外島,三年的兵役期裡返台休假的次數不會超過四次(婚喪公差受訓及有功官兵外,正常的慰勞假)尤其那個時候沒有所謂的公共電話、手機,一切都是靠寫書信,緊急時就是打電報,打電話回家似乎是返台休假或退伍回家下高雄碼頭的事,心裡思鄉的壓抑是可以理解,神來之筆就會隨著滔滔不絕的靈感而運行,絕妙的文采就會應運而生,筆者在頂堡精忠堡就發現一段文詞如下:「來金一兩年,害吾失芳×(字跡已經模糊筆者猜是「草」或是「蹤」),含恨金門行,琴瑟傷我心。」這個大兵大概是已經「兵變38」了。

當然除了兵變之外的鬱卒,枯燥的構工、操課、衛哨、公差老是「菜鳥」的事,看到「老鳥」在爽,不滿的心情就會抒發出來,生花妙筆下,筆者在某個崗哨內發現這一段文字:「當兵真的很爽,不是操課是在睡,只是無聊打哈欠,你說當兵爽不爽,想想真的有夠爽,當兵沒人比你爽」。任何一個老鳥都是從菜鳥熬過來的要怎麼調適,端看個人的抗壓性。所以說:「老鳥有交代,菜鳥要忍耐,中鳥要等待」。「當兵要平安退伍,回家最好」。

國軍許多的營區因有部分是屬民地,當老百姓要求還地時,駐軍就會搬離,也因精實案後部分部隊解編打散,在搬離或解編打散難免有人會多愁善感,離情依依,會留下一句「我會回來看你」等語,筆者在一處已經還地於民的營區崗哨內抄寫一段一兵王許桑的話:「127旅二營兵器連,於92年9月10日班超機動到××彈藥庫,在燕南山生活一年多,真的很捨不得這裡,由於彈藥庫尚未搬走,所以必須派人暫時在此進駐,在此生活真的很好,而我就隨著部隊來到我們的舊家,心裡有萬般地不捨,但上級要我們搬就要搬。1895T一兵王 許桑」。推算梯次許桑已經退伍,軍人的天職服從命令。

在開放的據點營舍因為重新粉刷使的許多絕妙文章詞句和××××T留消失不見,尤其是在1號間裡的「廁所文學」雖有不雅的文詞出現,在公德心來說這是不對的行為,但站在一個離鄉背井的年輕人,用隨手的塗鴉方式來紓解不滿情緒與壓力,也妙!

九、結語

 媒體再度報導金門將會再裁減駐軍人數,筆者再度呼籲相關單位注意,當部隊撤走或還地於民時、請勿再拆除地上的軍事建物,有軍事建物建在自己的土地上的業主者和鄉親,如果您沒急需用它耕作或要蓋新屋,請不妨想想,它可能是未來讓你生財的聚寶盆。筆者再三的要提醒相關單位整合關注這一些軍事景物,它不是一兩個的個數它是整體的以「群」來看。任何據點營區的防衛武器如M41戰車、防空砲車、七五戰防砲、四○、九○高砲、:::等已經不堪使用的防衛武器都是值得保留下來的寶,最好還是能在原地、原址、原樣、原味保留,不要去挪移。

金門和周圍諸島嶼的軍事景觀相當豐富多采多姿,活的軍事史跡博物館,如何應用活化大家可以腦力激盪,許多封存的營區任由荒草掩蓋,倒不如釋出,金門諸島嶼的雷區是否要全部排掉乃有許多討論的空間,在沒妨害耕作或人員出入與安全的原則下可做選擇性的保留,要讓來金的觀光客體驗走雷區的辦法,不必如楊應雄理事長所說的在雷區上方架佈道、寫切結書,筆者提出一個「仿雷區」的做法讓諸位看官參考,找一個據點或營區做示範,為了保留地雷的原貌(人員殺傷雷或戰防雷(戰車雷)、照明雷各種形式的地雷混合),將已經拆除火藥的地雷保留引信或改裝引信應用現在的電子開關觸控原理,連接到事先錄製的爆炸聲音響。淺埋在仿雷區內(佈雷密度視區域大小佈放),讓遊客體驗進入雷區,腳踩到地雷;去觸動錄製的爆炸聲響後面加一句「你陣亡了!出局。」,頒一張「旌忠狀」留念。全身而退者蓋個紀念戳,「登陸成功」,頒一張戰地榮歸獎狀留念。

過去金門所佈放的地雷種類有哪幾種?雷區裡的地雷對我們來說是相當陌生,不妨在未來如有據點營區被釋出作展覽館可以展示供人參觀。

金門的觀光是可以有很另類的選擇,太多人關注於金門的古厝與自然生態、人文、僑鄉文化,我們對於過去兩岸軍事對峙時期,所建設的景物是否要給與更多的關注,金門幅員小、資源條件差、有限,去軍事化後是否是要連根拔除所有的景象去發展像大都市、工業區、高科技矽谷:::等?有夢與理想的願景雖美,套在這一塊先天不足、多數資源要仰賴進口的「小島」上是否可行,是否可以支撐乘載得住,是個有待商榷的問題。「雷區」是否是阻礙金門發展的原因,更有必要作一個評估,站在保存戰役史跡的一個角度來看,一個沒「軌條砦」、沒有「雷區」、「碉堡」、「標語」的戰場,參訪者就會懷疑他的完整性在哪裡。在戰爭裏我門希望和平,和平的代價是戰爭,戰爭與和平的最佳見證者是戰爭中求勝利任何軍事作為與手段。金門軍事史跡的保存比去建一座軍事博物館更值得。它隨時隨地可以看見、它深入在金門任何的村莊聚落,好好的經營,它不是我們現存的一些戰役紀念館圖片看板式的景象空間。

名詞解釋 1、轉進:轉進係為遂行新任務或避免在不利狀況下作戰,而暫時中止戰鬥,迅速脫離戰鬥及遠離敵人之行動。區分為脫離戰鬥與退卻。另一種莞爾的說是向後「轉」再前「進」。2、戰地政務:基於國家政治目的,在戰時戰地實施軍政一元體制,運用軍事管理及政治作戰作為行政管理,以進行全民總體戰,其目的在動員人力物力支援軍事作戰,鞏固地方政權,奠定勝利基礎。金馬於民國四十五年七月一十六日實施戰地政務。3、禁區:解釋有二,一、居於保密之需要,而應加以管制之區域。禁區可分為禁地禁(限)制海域、特殊使用空域包含禁航區限航區、危險區、軍事管制區。二、為對某一地區(海洋)或空間內應用特別之限制措施、以避免或減少友軍相互干擾。4、防禦工事:為對抗或減低敵之攻擊效能,於自然地施工,完呈臨時性或永久性之戰鬥(防護)設施,謂之防禦工事,如掩體、障礙物等。(工事之解釋:凡為發揚武器火力、減少敵火損壞;預防不良天候、確保人員、裝備、物質之安全;便利我軍指揮、觀測射擊、運動,以增進我軍戰力及阻礙敵之行動,以削弱敵軍戰力,而於地面或地下所構築之各種設施,通稱為工事)。5、迷彩:偽裝之一,以不同色彩,不規則圖形,圖繪於建築或器材表面,使觀測者發生錯覺無法辨認原有建物或器材的形態。6、偽裝:為隱藏我軍設施裝備及某項活動的真實景況,所實施的變裝隱蔽作業,使敵人無法辨認或造成誤認以達到欺敵目的。依使用材料可分為人工偽裝及天然偽裝。7、坑道:地面下之通道,包括天然與人公開挖為之坑道。8、岸際:係指硬地至瞰制地形間之地形要點間區域。9、戰防壕:為阻止敵人戰車(裝甲車)行動而設計之壕溝。通常於戰車必經之處,概與其前進方向垂直,深度與寬度均在四公尺以上,通常不易繞越,壕底設置竹籤、地雷(戰防雷)(戰防雷為破壞敵人戰車(裝甲車)而設計之地雷)。等人工障礙,並由側防機關以行掩護。必要時可藉灌水以增加其障礙能力。10、灘際:水際至硬地間之區域亦即高潮線至低潮線之間。海水與陸地接壤之區域稱為水際。11、高潮線:漲潮時,潮水到達灘岸之最高線。此種高度僅係受潮汐影響,或部份受風力或空氣之壓力所形成。12、空頭堡:為空降作戰突擊階段所先期佔領並固守之地區,俾供後續部隊著陸之用者。13、阻絕:為逼連串協調設置之障礙,用以誘致、限制、遲滯及阻止敵軍之運動,並增大敵人員、裝備與時間之損失。14、空降場:傘兵與空頭裝備著陸區域。15、界標:埋置於界線上之實質目標,以保持並標示地界界線之位置。16、禁射線:為師(含)以下階層,安全管制措施之一,用以維護我第一線部隊之安全,由直接支援砲兵營長協調受支援部隊部隊長劃定,並由師砲兵綜合,並分發之,凡未經劃定該線之直接支援砲兵營同意,任何砲兵或艦砲均不得對線內目標射擊。17、戰鬥地境線:為劃分作戰地域,賦予兩側臨接部隊間之責任界與縱深之線。18、集火射擊:將若干槍砲火力指向單一目標或小地區射擊。19、灘岸地區:海灘及海岸之通稱。就軍事而言,為水際至瞰制之地形要點間區域。20、祥和演習:總統蒞臨金門的演習代號,阿兵哥通常會老闆不在家或休假也稱作祥和演習,長官蒞臨金門視導也有演習代號。21、威遠演習:全島性的軍民年度聯合大演習。22、拒馬:係將刺絲張設於木質(或金屬)框架上之一種移動性障礙設施,凡在需要經常移動障礙物之處,均可使用,例如障礙物中之通路,通路阻絕及灘頭上之障礙物等。23、哨兵:衛兵或哨兵服行勤務時之所在地。24、複哨:由兩名哨兵所組成,賦予其任務地區或敵方某兩點間監視區域之警戒,以防敵人滲透與襲擾者。25、陣地:部隊依據任務及戰術之要求所配置之兵力,構築所要工事之佔領地區。26、識別:辨別對方是敵是友之方法,或顯示友軍特性、特點之表示法謂之。27、充員兵:國民政府播遷來台,部隊員額短缺,於民國45年10月26日行政院(45台防字的5964號)公佈徵兵規則的入伍兵為充員兵(補充部隊員額)。28、制高點:係指能瞰制週圍地形之高地。瞰制:由武器火力所及之射界,或由有利之位置行觀測等以行控制。29、防護射擊:為陣地防禦戰鬥時,對敵向我衝鋒時之射擊。此種射擊在協調火力運用計畫時,即已擬定。本文所指:軍管時期每月一次全島防空火網實彈射擊,時間約凌晨五點左右。30、火網:以火砲及步兵輕重兵器之射擊所編成之火制地帶,通常分為防禦火網,及對空火網,均需濃密而無空隙。防禦火網對不能發揮涉及效力之死角,應設置障礙物,並與火網相配合。31、通信中心:為一通信作業機構,各種通信工具之集中地,負責迅速處理對外一切文電及控制與運用各種通信工具者。32、寫景圖:經由觀測或偵察,將當面實物利用繪圖式調製而成之要圖。寫景圖功用在於視線不佳時的輔助對照圖。33、射口:射口通常有外八字形、內八字形及內外八字形三種形式.有些射口外部在構築時加梯狀的格子目的在防止跳彈。又區分開口式和閉口式射口,開口式射口:對武器之直接設擊微害難獲得良好之防護,隱蔽與偽裝亦較困難,為求隱蔽及對敵彈、破片、燃燒劑與核子武器等之危害,能獲得較佳之防護將開口射口利用堅實之材料預設關閉之措施。34、射界:指槍砲高低或左右所能射擊之範圍。35、軍紀:軍隊全體心理所公認之規範。36、金馬獎:指抽籤抽到金門馬祖等外島當兵。37、不願役:新世代的新新人類將義務役稱為不願役。不是自願服兵役。38、兵變:當兵時期女朋友移情別戀。

參考景點:慈堤三角堡、南山炮隊、林厝炮堡群、塔山炮堡群、建功嶼、W007據點、15堡、51堡、金門國家公園乳山、M032據點、長寮重劃區碉堡群、雄獅堡、將軍堡、鐵漢堡、伯玉路、瓊林坑道、頂堡坑道、已開放海域蚵管哨。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