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法國馬其諾防線觀光價值談地區軍事設施重新規劃之我見
法國自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陸軍部部長馬其諾(生於1877│1932)曾任法國政治家,歷任阿爾及利亞總督、助理、下院議員、殖民部長、陸軍副部長,感於陣地戰具有轉用兵力之彈性及餘暇,尤其以防禦凡爾登獲得決定性之勝利,更証明其要塞防禦威力之強大,及重要性,乃由東瑞士邊境沿萊茵河至北盧森堡邊境,構築一條要塞堡壘地帶,馬其諾防線因而得名。其主防線自東瑞士之培爾福沿萊茵河經斯特拉斯堡迭賀芬至盧森堡邊境之隆威,約140公里。第二道防線由培爾福經厄比納爾、土爾、麥次迭賀芬,約110公里。兩條防線構成一堅固之三角防禦堡壘地帶,歷時七年(自1929│1936年)構築完成,該防線約分若干要塞區,每個要塞區之縱深約十公里,由若干帶式陣地所組成,並於重要地區構成堡壘群,均為鋼骨水泥所砌成之永久工事,每堡中可容納守兵40│80人不等,每一堡內附有配備七五山砲7│8門、機槍10餘挺四周築有外壕,設側防火器及各種阻絕障礙等。要塞區內築有許多地下室及兵舍,並以隧道互相通往,內有防火防毒設備及酒吧間、舞廳等康樂設備及運兵之軌道、運兵軌道車等,規模之大前所罕見。
法國人窮七年之功,醉心於馬其諾防線之構築工程浩大,視之固若金湯、萬無一失,然還是被德軍於一九四○年六月以閃電不及掩耳之戰術突破,世人皆謂奇蹟。今姑且不論兩軍之戰略構想及戰術運用;兵力配置、指揮官指揮作為如何,時至一九四四年六月六日英美聯軍諾曼第登陸,扭轉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整個戰局至後來二戰結束,歐洲國家開始重整家園、發展經濟、促進觀光,法國人將其畢七年之功的馬其諾防線,原汁原味的重新規劃呈現於世人眼前,讓好奇的人們想去探究昔日嘆為觀止的戰爭遺跡,吸引大批大批的各地觀光客,並換取了一大把一大把的觀光鈔票,令人羨慕!
同樣地,地區走過五十餘年烽火歲月,遺留下遍佈全島(含離島)的軍事設施,固若金湯亦是世界罕見,隨著兩岸的小三通及時局的轉變及國軍精實案大量的裁減兵力,在軍方釋出的軍事設施之後,政府應如何將其總體考量、整體規劃,有遠見、有步驟、有方法、有目的、有利基的規劃,才是吸引大量觀光人潮的來源,以探究這塊世界聞名的反共聖島。如何使其具有戰役紀念和觀光價值,值得共同思考,本人有幸參觀過馬其諾防線,提供一些看法供當局者規劃時之參考:
一、法國將二戰時之馬其諾及諾曼第戰場原有堡壘群、陣地、工事,保存原貌,只在周圍環境加以美化,成為遊覽憑弔戰場的公園。而地區內砲堡群、工事、陣地何其多,應詳加利用規劃,結合地方特色,成為遊覽的新景點。例如:目前規劃的太武原生植物園區,也可以將區內的砲堡群、指揮所、中山室、碉堡等等,結合在一起,並和太武山國軍陣亡將士紀念公墓連成一線,開拓遊覽憑弔的好景點。當然,規劃當中是需要多些專家智慧,深入其境的人士用心規劃,否則破壞戰地史蹟之原汁原味、不倫不類,不但換取不了遊客的喜愛和印象,更賺不了大把的鈔票。值得深思!
二、歐洲戰場經過二戰之後,相繼的在法國、比利時、盧森堡等國家紛紛成立了大型的軍事博物館,將戰爭時期使用過的武器、裝備、通信、後勤補給等等。展現無遺於博物館中,供世界各地遊客參觀,並開創設計、製作許多模型紀念品,供遊客採購,獲得商機。當然,地區也有很多館(古寧頭戰史館、八二三紀念館、俞大維紀念館、經國紀念館等等)只是在其戰地政務解除之後及國軍精實案大量裁減兵員時,應設法籌建一座大型之軍事博物館,將各時期、各階段,不同時間的武器、裝備、通信、後勤補給、服飾、軍事資料等,集中展現,開創一座令人想看到、有價值的、保存完整的軍事博物館。否則,零零落落東一座館、西一座館,沒有整體性,令遊客參觀之後不知獲得什麼印象,下次是否想再來,值得懷疑?
三、到法國令人印象深刻的除了左岸咖啡,相信就是遊萊茵河及塞納河,觀看河之兩岸的古堡、古城及古要塞。其實為什麼會吸引人,主要是全民重視保存原貌,不准破壞。地區環島各個海岸、據點、要塞、碉堡、工事設施,經過五十多年的經營整建,相當有特色及參觀價值,如果能規劃兩條黃金海岸環島巡弋參觀線,相信遊客會嘆為觀止。我在馬祖服務時,曾有一次海上環島反覘陣地、據點,真是出乎意外的美,印象深刻。當然,法國遊河之遊艇其設施、配備,是相當完美、完善不再話下。如望遠鏡、咖啡、茶點、音樂、解說等。悠遊自得,令人難於忘懷,這都是可以作為規劃的參考。
四、戰地觀光除了本身的文化與特產之外,應重視軍人的智慧;歐洲戰場軍事景點的規劃設計,甚至開放觀光後的解說、口述、維護,都聘有一些曾參與過戰爭之退伍軍人加以維護、管理、解說、口述、設計。將當初之時空背景,戰爭經過景象,如數家珍,生動活潑的清楚展現,令人敬佩。而地區子弟八二三炮戰之後投考軍校,獻身軍旅,參與外島建設者,不乏數百人。而各兵科人才(步、戰、砲、化、工、通、政、兵、主、財、經等)有的雖解甲歸田,有的繼續擔任軍中要職,但對地區重新規劃軍事觀光的關心,熱情不減者甚多,為政者應考慮納編參與其規劃設計,讓這些新的軍事觀光景點,不要違離軍事原有的風貌太遠、太離譜,才是保存戰爭史蹟真正的目的。並獲得觀光遊客想看到的真正原始風貌。
當然戰地軍事設施資產得來不易,一點一滴、一陣地、一碉堡、一要塞、一坑道,經過數十年之經營,要毀於一旦再重新復建難之又難,看看別人,想想自己,既然這是時代潮流、世界的趨勢、人們的好奇,我們還能錯失良機嗎?
近來一些專家學者都非常的關心在「言論廣場」也有許多的建言、看法,值得重視參考,因此我認為為政者何不成立一個軍事設施重新規劃小組(由各方推派代表組成)充分的規劃舉辦研討,使這些遺落中寶貴的軍事設施,化為有用之觀光資源,才是換取更多觀光遊客及大把鈔票的利基,提升名符其實國際聞名的戰地寶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