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我們需要一個什麼樣的公民教育?

發布日期:
作者: 洪莎嫚。
點閱率:736

如果我們從民進黨的興衰與台灣前途的關係來看,為什麼很多泛綠的人民逐漸地對陳水扁總統的作為感到厭倦與不信任?是因為他是人而不是神,他不能也不應該玩政治騙術,騙取選民選票卻未實現選舉承諾。政治學諺語:絕對的權力會造成絕對的腐敗。他必須被檢驗,而非高高在上,善用權謀來專做些短視近利只求勝選的事。泛綠民眾已經看透陳水扁總統的選舉策略,才會有一連串的反制動作,讓民進黨在去年三合一選舉、近來嘉義市立委補選中嘗到敗績。今天考慮的並不是陳水扁總統個人的政治生命或民進黨的興衰,而是台灣全體兩千三百萬人民的存亡問題。由於他現在是總統身分,有絕對的影響力與實質的決策權,如果他在執政上無法有所建樹,給人民安定與發展,那至少未來這一年少說點話,甚至不做決策,應該會更好。還有一個重點,他的幕僚不要再發生弊案了,那只會更讓更多人對這個政黨與政府失望。如果他堅持一意孤行,台灣遲早會被他拖垮。讓專業的人去做專業的事,不要再用政治力來決定台灣的大小事,否則時間會讓台灣愈來愈失去希望。

民進黨執政八年,台灣尚無法成為國際承認的主權國家,卻失去了原有產業發展的經濟優勢,還增加了族群對立與永無止境的政黨內鬥,那麼人民真的會繼續給民進黨機會嗎?眼看著九七金融風暴中被擊倒的韓國就要趕上台灣,我們還有多少時間可以贏回來!

當然一定會有人問為何不說說在野政黨在立法院的表現,難道立委諸公沒有逾越權限,只是『為反對而反對』嗎?不可否認地不少在野黨立委在質詢法案與預算時,屢因個人意識形態或政黨利益而杯葛議案,但身為國家領袖的陳總統不應該承擔更多的責任,並用最大的誠意化解政黨間的衝突嗎?如果因為國會執行正當性的制衡權力,而無法施政,那麼其他民主國家難道不會有類似的困境發生,制衡原本就是民主國家的常態,而立委如果屢在民生議題上杯葛法案或預算,選民不會有雪亮的眼睛去做判斷嗎?下一次的立委選舉自然會反映出來。尤其我們即將採取「單一選區兩票制」的立委選舉,相信愈來愈少立委敢恣意行事。最重要的是他在憲法模糊地帶中始終不願意建立憲政慣例,不願當個虛位元首,而把權力下放給行政院院長。民選總統也可以統而不治,畢竟依據憲法規定:『行政院為我國最高行政機關』,因此我國的最高行政首長是行政院院長而不是總統。今年大學學測社會科第一題就出這個題目,有不少學生判斷錯誤,實乃就政治實務面觀之,陳總統目前的確是最高行政首長。然而,依據現行憲法規定,我國目前並不是總統制國家,政府(最主要是行政機關與立法機關)若能依分權制衡的制度運作,台灣才能算是一個真正民主化的國家,否則目前充其量只能算是一個自由化的國家罷了!陳水扁總統是學法律的人,如果連他都不願意守法,謹守憲法對總統的權力限制,我們怎麼教育下一代去守法,公民教育的落實根本是空話。因為風行草偃、上行下效,面對多元化的社會,學生每天從新聞媒體得到太多負面影響,我們如何教育學生明辨是非,如何要求學生成為品格與學識兼具的現代公民。況且,人民的生活層面很廣泛,不只有台灣主體性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有什麼樣的未來。我們只有一個台灣,人民與社會都需要有能力的政府帶領大家,在政治、經濟、社會上往良善的道路邁進。希望有權者能深切自我反省。讓我們的明天會更好!

最後,關於『公民與社會』科是否應列入大學指定考試科目,成為近來熱門的焦點新聞。在此釐清一個重點,『列入指定考科並不等於學生必考』,它只是和目前現存的其他九科成為指考選項,給大學校系中的社會科學相關科系(包含政治、經濟、社會、法律、新聞、傳播、文化、教育、心理、輔導等科系)一個機會,用來篩選與決定錄取學生是否具備相關社會科學知識。因此學生是否必須加考『公民與社會』科,取決於他希望選擇什麼樣的科系就讀,而該科系是否需要採計『公民與社會』這一科。不少家長與學生反對將『公民與社會』科列入指定考科的疑慮,其實是多慮的!另外一個問題,是『公民與社會』科列入指定考試科目後,到底能否提升其教學成效?或者反而減損其教學的豐富性與實質意涵。其實平心而論,這個問題如果要用來檢驗『公民與社會』這門學科,是否也應該以相同標準去檢測目前大學指定考試中的其他九科?只不過因為九五暫綱決議將『公民』科這門『德育』科目與『三民主義』、『現代社會』兩學科,轉型為『公民與社會』這門『智育』學科後,社會大眾尚未理解其實質內涵,便開始『為反對而反對』,這是我們號稱民主化十多年來所涵養出來的『政治文化』,難道不是因為社會大眾長期忽視公民社會科學教育的重要性所致?殊不知『公民與社會』這門學科在世界先進各國扮演十分重要的地位,甚至從小學就開始授課。因此,身為公民老師的我們,願意比其他學科老師多盡一份社會責任,不只把學生的學識充實好,讓他們對社會科學的相關知識有一定的理解,能在出社會後,不管在各行各業,都可以輕鬆面對生活,而不至於作出錯誤的判斷、不知法而犯法、選出不好的政府官員、投資理財失誤等;並透過各種教學方法的靈活運用(例如價值澄清法),來啟迪學生的心靈,讓本應從兒童時代的家庭教育就應重視的『品格』養成,延伸至高中公民教育仍能有效地補救,以喚醒每個學生的良善。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