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創生之發展
「地方創生」(Regional Revitalization)概念源自日本,目的為發揮地方特色,並發展適合在地的經濟模式,改善以大都會為經濟命脈之現狀,讓人們得以、有意願選擇回到自己的家鄉工作或創業,以改善當今高齡化、少子化和城鄉發展不均等問題。
以台灣為例,此作法已計畫並逐步實施於各鄉鎮,如著名的屏東可可豆行銷;原民的文化習俗與觀光之結合;台東鹿野建立農遊生態圈,從農產加工、行銷到旅遊,串連各領域業者打造成觀光勝地等。其皆為顯例,社區之做法,皆是為了增加在地的吸引力,不僅吸引遊客,也更希望人們願意留在故鄉,一同進行社區再造和創生。
以上述的屏東可可豆為詳細說明。屏東在轉型種植可可豆,和以可可豆為首要經濟前,屏東地區是以檳榔為主要經濟作物,但因檳榔樹對環境造成嚴重的破壞,又綜合近年興起並被大力推動的「永續」觀念,故當地實施轉型,從可可豆的產銷、附加價值、廢棄物再利用,至土地的永續經營等面向,建立一套新興產業鏈,不僅讓土地發揮更大效用,也增加了居民的工作機會,而從第一產業至第三產業鏈的相互建構和配合,讓人才回流,也創造口碑,其地區加工而成的巧克力,成為了世界巧克力大賽的常勝軍。上述為地方創生的成功例子,屬於一個因應「全球化」的策略和回應,因為全球化的口號下,帶動了「去管制化」、「自由市場競爭」、「小政府」等資本為首的經濟模式,這使得有錢、有資本的人,會越加富有和壟斷市場,而其他百姓變得需依附在上位者所打造的工作環境中,尤其以都會區、工業重鎮區域為明顯。
反之,地方創生的根本為「由下而上(Bottom-up)」的政策運行模式,而並非為資本主義下的、「由上而下(Top-down)」的政策指導、控制和監督。地方可以自行提案,而由中央給予補助和資源,以帶動各地的經濟,並真正落實「以在地特色為主」的社區打造,而非「以流行」或「以賺錢」為主的模仿效應。在大學期間,我涉略了諸多與地方創生相關的課程和活動,如以學生記者身分、進行取材和撰寫新聞之際,朝「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SR)方向進行作業;此為教育部推動的計畫,引導大學生以人為本、從在地的需求出發,透過實地尋訪與在地觀察,尋找在地發展之癥結,和在地為了「永續」做出的努力及改變,大學生於之中予以助力,或幫助推廣。
我與我的組員常在偏鄉田野間找尋素材,實際下鄉和走訪田野間,才深知農民和各行各業工作者們,為了社會付諸的心血和無形中的改變,而當然,身為記者更應該發掘之中弊端,於是我們針對如:農藥實名制政策、農藥使用標準之詬病、農民職業災害保險之缺失、和有機農業等議題進行涉略,才發覺社會上有太多、為了生活、為了保育生態,卻被不當的制度、僵化的現狀陷於泥濘中的人。故大學間的這段經驗,讓我對地方創生有莫大的期待和期許。
雖然當時的我和同學們仍身為學生,但藉由走訪、居住於各鄉鎮村,乃使與當地居民產生情感連結,也更明白土地永續和地方發展的重要;而地方亦能藉由非制式化、非追求流量和腥羶色報導的記者或發聲者,來達到資訊和想法的碰撞交融,也有更多管道能對外發聲。上述所提及,亦可套入我的家鄉--金門。於我認知中,金門比任何地方都更適合發展地方創生,因為本身具有足夠豐沛的文化底蘊,和天然景觀和歷史文物,連同生活氛圍和居住環境等日常,皆與繁華喧囂的城市有所不同,鄉土民情別有一番獨到的風味;我到台北讀書時,才驚覺同儕間的童年和日常,居然鮮少有山和海相伴,戶外玩耍的方式和地方也有不同,相較於我小時只要遇到假日,就會要求家人帶我到海邊和公園走走跳跳;或僅是放學後的一段閒暇時光,我也常和同學到海濱公園,或如總兵署之類的廟宇坐著談天。但這些在其他地區人們眼中是格外羨慕和難以想像的。
我的那些居住在北部或習慣快速生活的同儕們,認為能久久看一次海,久違地去一趟鄉下,是極為難得可貴的事,多數人在路邊見到牛羊都會急著打卡拍照,可見這些離島孩子視為自然的景色,在多數居住城市的人眼中,是非常稀少且新奇。我認為金門可以藉純樸的鄉土民情之基礎,融合新型態的、相容性高的、接受度廣的、能善用當地資源的行銷策略,發展出一套屬於在地化且無法被取代的創生策略,打出口碑之際,也等同替在地建立一套「印象標籤」,建立「關鍵字」,可方便未來在進行其他活動或創新時,有一個為人熟知的穩固基礎。以每年中秋博狀元活動為例,屬於金門年年舉辦的慶典,但除了當地居民,若要在中秋假期間吸引外來遊客前來參與,可以結合五鄉鎮的地方特色和景點,如於金城總兵署外進行活動,結合總兵署和附近柑仔店的古色古香,讓人們知道還能到哪逛逛;或今年金沙陽翟舉辦的市集與博狀元活動,將《軍中樂園》拍攝場景進駐店家,且販售與金門在地相關食物、紀念品或體驗,不僅沒浪費原有造景和房舍,也活化了當地的人流和造訪,屬於活化當地、地方創生之成功例子。
地方創生最怕的是「紅極一時」,如我曾聽聞台東鹿野高台的「國際熱氣球嘉年華」,雖總在活動期間吸引諸多人潮和觀光,但活動後的其他日子,卻鮮少人有意願前往造訪,所以台東執政機構和各單位、聯合在地商家和居民,以當地盛產的農牧業作為行銷手法,希望打造一個適合深度旅遊的城鎮,以建構足夠的觀光和人才回流之吸引力。相較之下,我認為金門做得還算挺不錯,幾乎每個月分皆有相應的活動和節慶,凸顯了在地重視習俗和遵守古法之形象,像是每年四月十二迎城隍,被包裝、打造為為期一個月的「浯島城隍文化觀光季」,也會結合繪畫比賽和各式周邊活動,如我曾見將孩子得獎之迎城隍相關畫作,張貼於建築外牆和公共空間之公告欄,此也是一種加深他人,抑或是在地人對這項活動的重視和興致。另外,近年來我發覺金門各項活動,越加善用標注(Hashtag)和打卡的功能,在這網路無國界、又鑲嵌於生活的年代,實體結合虛擬平台,已是無法避免之行銷手法,但在網路平台之文宣和宣傳上,增加「本土味」屬實重要,並建立一套屬於此專頁的「風格」,以攏絡固定群體和粉絲,以持續經營,此也屬進行地方創生的一部分。
「一段美好的回憶,就是最好的行銷。」這是最直白明瞭、卻也最難全然執行完善的概念。以我近期才大大稱讚過的「金各演音樂祭」為例,其邀請諸多獨立樂團和歌手前來演出,帶給了諸多年輕世代,和打破外地人對金門形象的刻板迷思,但此固然也有不足之處:如附近住戶的容忍度;攤商的多元性;活動宣傳沒有建立獨立活動粉專,而是以「金城今晨」專頁進行推播,使廣傳率未必達最高效;和如何更加與「金門」融合,也是一個值得思考的議題。像是主標「金各演」和副標「Live in Hope」,標題下得非常生動和具記憶點,但就我觀察下,諸多人會打上「金各演」之打卡標籤於社群貼文或限時動態,而「Live in Hope」標語,因為網上已有相似標註語,所以容易混雜於各國貼文中。相較之下,「金各演」三字更具有金門味,也是屬於在地的獨特用法,也許未來改以此會更有觸及率,也能建立此活動帶給人們的直觀感受。
洋洋灑灑敘述了一堆,但地方創生並非如此輕易之事,並非嘴上說說、紙上談兵就能成功,諸多地區至今仍在進行諸多改善、磨合和嘗試,希望達到成功的在地行銷和推廣。像是想到宜蘭,已經不再只會聯想到「童玩節」,而是有諸多的開放式民宅和互動式牧場,每個民宿宅邸有著自己的風格,和周邊配合的、鄰近的在地娛樂和美食;每處牧場有著各自主打的動物,和推廣的體驗及拍照美景,觀光發展已屬非常地成功,已將在地打造成一個具有「宜蘭味」的景點,不會僅限於一次活動和某個地方。而金門,也有諸多的老屋再造,和社區彩繪等創新,如畫上風獅爺和結合燕尾馬背的房屋,這些皆是其他地方學不來的。地方創生常見的問題就有「難以直接複製成功經驗」一事,如很多地區會「複製老街」,「古味」若沒融入在地的氣息,只是一昧進駐店家和「仿舊」,那便無法與原就存在之處做出區隔,使常常人潮如煙火、稍縱即逝。我認為金門的瓊林、山后文化園區等之建築,皆融合了建築之「前世」與「今生」,這是非常難得的,皆展現自身風格和結合歷史之美。也許,在宣傳和包裝上做加強,搭配適當的新型態創新和活水,絕對可以激發出「永續」。
應讓每一次創生成為「家鄉」,留住更多的在地人;並讓每一個創生成為「入口」,讓每一位外地人提起興致、加以進駐。地方永續發展,不能只是聚焦觀光的人潮,而是從人潮中,發現未來需要的人才;從一次次經驗中,汲取教訓和發現新面向,才能真正解決地方問題,並真正賦予當地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