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國際和平經貿區──從俄烏戰爭看金門願景
一、俄烏戰爭背景:
挑起俄烏戰爭,是削弱中俄歐三大足以威脅美國霸權寶座的一石三鳥連環計。
雅克.波特,曾任職總參謀部上校,前瑞士戰略情報局成員,東歐國家專家,2014年的烏克蘭危機,參與了對烏克蘭的援助計畫等,他有關於情報、戰爭和恐怖主義的著作;首先發表於法國情報學研究中心,刊登在《波斯蒂爾》雜誌上,又被美國學者在SOTT.net網刊上發表。
2014年克里米亞獨立公投通過然後加入俄羅斯聯邦,烏克蘭東部的頓涅茨克與盧甘斯克也舉行了自治公投,2014年烏克蘭政府廢除了俄語的決定,導致俄裔公民的反彈,當局就派兵鎮壓,盧甘斯克,頓涅斯克、哈爾科夫,還有南方的奧德薩,加上第聶伯河畔的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除了軍事鎮壓之外,也發生大屠殺。
當地民眾組織了武裝力量,跟烏克蘭的政府軍打游擊戰,講俄語的烏克蘭部隊倒戈,烏克蘭政府軍挫敗,同意簽署明斯克協議之後,烏克蘭總統對頓巴斯地區又發起了大規模的反恐行動,最後烏克蘭軍隊還是失敗了,於是又有了2015年的明斯克二號協議。
烏克蘭軍隊的腐敗得不到民眾的支持,政府求助於外國雇傭軍組成的軍隊,是極右翼的人士,據路透社報導,截至2020年,這些雇傭軍在烏克蘭軍隊的佔比是40%,大約是102,000人,是一支龐大的雇傭軍部隊,由美國、英國、加拿大和法國進行武裝,自助和訓練,總共有超過19個國家。
西方國家明確創建和支持烏克蘭極右翼民兵組織,2021年10月受到以色列《耶路撒冷郵報》譴責,所以普京在發動軍事行動之後,才會向烏克蘭當局提出要去納粹化的原因。雅克.波特還說,雖然這些極右翼的部隊對頓巴斯地區的人民犯下種種的罪行,西方國家還是支持他們、武裝他們,為他們提供武器,給予訓練。
從2月16日以來,頓巴斯地區遭到的炮擊急劇增加,說明了烏克蘭早在普京的特別軍事行動前已先積極炮轟頓巴斯,西方國家媒體不但沒有干預,也沒有阻止烏克蘭的行動,烏克蘭軍隊猛烈炮擊頓巴斯,也正是俄羅斯後裔集中的地區,這是拜登引誘普京出兵的陷阱,就看普京怎麼決定了。
2月21日,普京接受了俄羅斯議會杜馬的請求,承認頓巴斯兩個共和國的獨立,這時候烏克蘭軍隊仍然向頓巴斯居民炮擊。2月23日,頓巴斯兩個共和國請求俄羅斯提供軍事援助,普京就在第二天援引了聯合國憲章第五十一條,在防禦聯盟的框架內進行軍事互助。普京想要保護頓巴斯,就需要出兵,這才是普京要出兵的緣故,當然普京也考慮到北約東擴對俄羅斯的影響。
美國布局烏克蘭陷阱套上中俄、收割歐洲,這是一個陷阱。俄羅斯軍隊正面遭遇亞速營的部隊,打下了馬里烏布爾之後,俘獲了大量的亞速營民兵,從這裡才得到證實西方國家介入的各種證據。西方譴責納粹主義,但對於烏克蘭雇傭兵的納粹行為,不但沒有說什麼還支持他們,只有以色列媒體例外的譴責。
2月27日,烏克蘭同意與俄羅斯開始談判。但是幾個小時後,歐盟投票透過了4.5億歐元的預算,向烏克蘭提供武器。雅克.波特還說,對那些故意在國際社會面前撒謊,發動不公正、不正當和殺人戰爭的國家,採取了哪些制裁措施呢?英國前首相邱吉爾說過,如果你看不懂誰是主導的陰謀者,就看事件後面誰是受益者。
二、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當今世界上有很多的危機和衝突,背後都和美國軍隊、軍工集團產生巨大的影響,美國前總統艾斯豪威爾在1961年的一次演講裡,把這個集團稱之為軍工複合體。
在集團利益的驅動下,美國幾十年來在世界上製造了大量的戰爭和動盪,由於軍工複合體與美國政軍關係的演變過程及國際深層隱性精英,使美國變成一個非常獨特的國家。
美國政治原則還是要由民選的總統來擔任軍隊的總指揮,但實際上軍隊和軍工集團不甘居人於下,他們逐漸的開始控制國家。而美國的政治制度,自由民主恰恰是為特殊利益集團干政留下了非常有利的通道,軍事力量就借著這種制度俘獲了政權和社會資源,美國的政客和各種資本集團結成了緊密的聯盟,操縱國家機器來服務集團利益。
1946年4月27日,艾斯豪威爾簽署了一份文件,強調軍事與民用科學家、工程師、行業大學等等相關的領域之間要建立緊密的合約關係,極大擴張國家的安全系統,讓科學和工業部門都團結在軍隊周圍,到1958年,艾斯豪威爾又成立了國防部高級研究計畫局,這個機構主導了美國很多重要的科學研究,都是為了軍事目的而發展起來的。在艾斯豪威爾的領導之下,軍工力量對政府科學和商業的控制已經達到了牢不可破的程度,後來他也意識到這種體制的巨大危險,所以才會在1961年發表一個演講提出警告,但一切為時已晚。
軍工複合體對美國社會的各個方面的影響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美國過去稱為五大支柱,一個是美軍,一個是軍工企業,主要包括洛克希勒.馬丁、波音、諾斯羅普格魯曼、雷神還有通用動力這5家軍火巨頭以及遍佈美國各州的大批軍工企業,第三個是軍事院外遊說集團影響政府和國會,第四就是智庫,第五是鼓吹戰爭的媒體等等。這些勢力之間有千絲萬縷的聯繫,他們推動著美國不斷去追求戰爭利益,軍工複合體維繫這幾大勢力之間的利益輸送和人員流動。很多國會議員在軍工企業中直接持有巨額的資產,同時軍工集團也關係到他們的政治生命,因為軍工企業在美國各州廣泛分佈,軍工企業、軍事部門以及政府國會智庫間的流動也非常普遍,軍工複合體的影響絕不僅限在政治範圍之內,而是廣泛的影響美國社會和全世界。
1947年國家安全法,就是中央情報局的來源,這情報系統使美國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情報網,用情報手段直接來參與商業競爭,服務美國公司的商業利益。通過這種方式又把美國的各種公司和軍工集團綁定在一起。例如醫療製藥集團也跟軍隊密不可分,人體實驗開發了大量可怕的生化武器和病毒。
三、台灣的地緣政治
面對大國博弈,應站在歷史的高度觀察。
美國面對迅速崛起的中國,有點不知所措,先後發動了貿易戰、科技戰,打了香港牌、新疆牌、病毒溯源牌等等,但都沒什麼用,臺灣是剩下的為數不多的牌,美國為了牽制中國、消耗中國,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軍事組織,在歐洲已經五次東擴,現又企圖擴展到全球,在亞洲已拉到韓國和日本。
從地緣政治角度來看,台灣問題從來都不是美國的核心利益或絕對利益。簡單回顧一下歷史,中國成立之初,美國就準備拋棄台灣,後來朝鮮戰爭爆發後,才把台灣納入遏制中國的範疇,甚至多次逼蔣介石放棄金門馬祖。70年代初,美蘇爭霸也準備犧牲台灣,與中國大陸達成和解。有了尼克森訪華和《上海公報》的簽署,現在美國的地緣政治格局中,第一島鏈實際上已經名存實亡了,台灣屬於美國的外圍利益,不是美國的核心利益,遲早會被美國犧牲掉的。根據紐約時報網站今年5月的報導,美國軍方已經先後進行了18次台海地區中美軍事對抗的兵棋推演,美軍都輸給了解放軍。拜登也表明:目前解放軍的戰力,在距離中國1700海里內,美軍戰力沒有優勢。
在歐洲方面,美國步步進逼,俄國步步退讓,最後打起來。在亞洲方面,美國步步進逼,中國步步退讓,最後也會打起來。想要永久維繫霸權的美國,知道能夠遏制中俄崛起的機會稍縱即逝,非動手不可,美國很可能會在台海策劃台灣獨立,逼中國對台灣入侵開戰,把中國拖入戰爭中,然後對中國展開像俄羅斯一樣的制裁。
前澳大利亞首相在公共政策雜誌刊登了一篇文章,叫做《戰略家承認西方正在煽動中國參戰》,這個戰略計畫就像美國激怒俄羅斯去發動烏克蘭戰爭一樣,也想激怒中國發動台海戰爭,最終實現美國的利益最大化。文章的原話是這樣:「美國軍方的專家表示台灣的戰爭是可行的,因為亞洲成為世界經濟的中心,已經不可阻擋。亞洲崛起,影響美國利益,西方也不喜歡,美國會與澳大利亞、英國展開合作,促使中國對台灣開展有限的戰爭、要不斷地去刺激中國,目的就是讓中國開第一槍,然後把中國描繪成一個侵略的國家,讓其他地區聯合起來反對中國這個惡霸,不要為台灣平民提供防空保護,因為台灣平民的死亡,更會激起國際輿論對中國的憤怒,發動輿論戰是非常必要的」,換句話說台灣公民的死亡,是美國的公關妙招,迫使中國開戰,美國認為是符合國家利益的。
四、金門的地緣政治
多年來不少兩岸專家學者已在學理上論證兩岸最有條件(金門與廈門)先行實施較高程度的經貿自由化與區域經濟合作的可行性。在當前兩岸關係形勢十分嚴峻複雜的背景下,先行構建金門國際和平經貿區,讓周邊區域深度融合發展,積極推進金廈深度交流合作,推進金廈兩地經濟整合;深化金廈產業交流合作;暢通金廈商貿活動;以及對金門投資,金門距離中國大陸僅1.8公里,離臺灣本島有210公里,不僅具有海峽天險,飛航管制區又是歸屬中國解放軍管轄範圍,以現代的科技,在戰略上對台灣的國防安全,金門是使不上力了;美軍規劃台灣豪豬戰術,決戰境外,而這境外是在台灣海峽,金門的地理位置卻是在福建省,若要強行運用,金門只能當炮灰,但若調理兩岸的紛爭,金門則是最好的緩衝區。
大陸對台政策明確支持金廈區域率先「應通盡通」,「要積極推進兩岸經濟合作制度化」,還進一步闡述了其實施路徑,即「兩岸要應通盡通」,提升經貿合作暢通、基礎設施聯通、能源資源互通、行業標準共通,可以率先實現金門、馬祖同福建沿海地區通水、通電、通氣、通橋。自2018年8月起福建向金門供水工程通水,日均供水超萬噸,截至2021年8月,三年福建累計向金門供水1431.61萬噸。
2019年3月,台灣行政院核定的《金門縣第五期(2019-2022年)離島綜合建設實施方案》中,規劃了金門發展六大定位,其中兩項就涉及金廈區域。一是「兩岸和平特區」:「金門能以其特殊地理環境與政治地位,發揮兩岸政經風險管理之實驗場域功能,成為促進兩岸交流先行先試之和平特區」。二是「金廈旅遊生活圈」:「依金廈連結方式,研擬多元方案構想,用翔安機場航空城發展,使金門與廈門生活圈聯結,發展航空物流、自由貿易區、觀光旅遊、國際醫療」,金門與廈門經過多年的交流合作已正在形成共同的經濟生活圈。
五、金門的未來,要自己主導
金門的經濟發展停滯不前,究責其原因很多,但最大的問題是金門縣政府。金門縣政府的組織沒有專責單位負責經濟發展這個領域,也就不能扮演政府領航者、規則制定者的角色,更不用說為金門爭取一個合適專用的法源,所以金門的未來,必須先要有一個明確的願景,在願景之後,制定很多個目標朝著這個願景去落實執行,最終才會有達成的一天,也可避免政府沒有延續性的作為,重複施作或一任縣長一套作為,誰都不願為他人作嫁衣,浪費公帑、浪費人民的時間。
2008年謝長廷在競選總統的時候,提出金門作為經貿地區,李炷烽縣長提出「讓兩岸認識金門,讓金門走向世界」。兩岸認識金門,就是要大陸及臺灣了解如何善用金門,發展兩岸最有利的環境,金門走向世界,就是金門要國際化,楊鎮浯縣長提出了「開創新局」,當然是希望金門能有創新的發展,但願景不夠明確,以至於政府施政沒有方向,就好像團隊分工要畫一頭大象,如果沒先把畫大象定義(願景)出來,那各部門分工去畫腳、畫鼻子、畫頭、畫尾巴等等,如同瞎子摸象,成果就變成四不像,所以說願景很重要。
戰地政務解除到現在三十年了,經驗告訴我們,金門的未來必須自己提出願景,然後朝著這個願景集思廣益,集合多數人的想法彙整目標。
例如我們的醫療要怎麼做?教育要怎麼做?交通基礎建設?觀光旅遊?產業發展?都市如何計畫?集思廣益彙整多數人的意見,形成政府施政的白皮書,需要修法的、需要組織修編的,大家團結朝著這個方向來努力,這樣子一步一腳印,實現我們的願景。
金門國際和平經貿區,比兩岸和平經貿區更容易達成,「國際」只要兩個要素基本上形成了,一是語言、一是交通。語言:2018國發會推動雙語政策,金門只要搭上順風車,加把勁讓金門成為雙語的地區;交通:金門曾包機往返新加坡、汶萊等地已是準國際機場,現若改為定期航班,先每月一航班,往返新加坡、菲律賓、上海、重慶的地區,就具備國際的雛形了,而「兩岸」,會受外力的干涉,大國博弈的影響,台灣都不能作主。
六、結語
俄烏衝突,可以觀察的點實在是太多了,它涉及到未來全球格局的變化,以及變化的強度?當下我們又能看清什麼?對世界秩序的變革產生哪些深遠的影響?
首先非西方世界以更快的速度崛起,「西方世界」和「非西方世界」的立場可謂涇渭分明。非西方世界普遍支持建立更平等的國際秩序,俄烏衝突動搖了二戰後形成的世界,非西方國家幾乎都在建立自己的跨境支付系統和數字貨幣系統,應用在世界需要的產品、資金、貿易、技術、能源、糧食等重要資源,以及敢於顛覆舊秩序的軍事實力。
中國講人類命運共同體,就是要把西方習慣的地緣競爭思維改變為地緣合作的思維,形成一種合作共贏新地緣文明,「一帶一路」的核心理念是「共商、共建、共享」。美國講「美國第一」,不同的理念決定了不同秩序的命運,所謂得人心者得天下,未來的天下就是國際秩序的主導者。
從更廣泛的範圍看,美國輸掉了中美貿易戰,輸掉了俄美金融戰,可能輸掉俄烏衝突戰,國內又輸掉了疫情防控戰,通貨膨脹戰等等,這些都表明世界已經進入了「後美國時代」。面對百年未有大變局的今天,金門更必須要團結,府會要合作,集中力量辦大事,為後代子孫創造安身立命的好地方,我們務必把握時機,奮發有為,期許國際秩序朝有利於和平方向發展,也朝著更有利於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方向發展。同時我們也期望俄烏兩國能夠排除外力干擾,透過和平談判、解決分歧,重歸於好,這符合俄烏兩國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