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大橋通車

發布日期:
作者: 洪文鍊。
點閱率:6,766

作為一位金門旅台鄉親,閱讀金門日報電子報,幾乎已是我的例行公事,而身為一位土生土長的小金門人,最近這一段時日,只要是有關「金門大橋」的報導,總能在第一時間引起我的注意,讓我一讀再讀,字字咀嚼,不肯輕易停止。
這一座大橋,套一句金門人掛在嘴邊常常說的「浮浮沉沉三十年」。是啊!不禁想起年輕時,有一回返鄉過年,下了飛機,要到水頭碼頭搭船回家,計程車即將到港口的轉彎處,赫然發現馬路邊竟然矗立著意欲興建金門大橋的選舉看板……猛然回首,這一幕畫面已經有三十年之久了,那個振臂高喊蓋橋之人,如今已乘鶴歸去。
最近幾年,每次搭著渡輪回家,我總喜歡站在甲板上,翹首望向船外,遠眺金烈水道上,一直在興建中的金門大橋,從看到它橋柱浮出水面到橋體陸續連結,只要發現有新的工程進度,心中的悸動往往難以自已,無法以三言兩語來加以形容,尤其是最近半載,「大橋何時通車?」的話題,早早就攻佔鄉親同學的訊息交友圈,由此可見,我們對於金門大橋通車這件事,心中是有多麼的殷殷期盼。
這一座承載幾代金門人夢想的海上橋梁,除卻有國內第一座跨海橋梁的屬地光榮感之外,當初以民生需求為建設主軸,更是切中了鄉人們往返大金門求學、就醫、搭飛機和生活往來的所有必要,因為只要大橋通車,我們就能擺脫風來船停、霧起停航的小島宿命,烈嶼人日常生活上的不方便,從此以後將會有大大的改善。除此之外,大橋興建亦有其宏觀視野,那便是以發展島嶼觀光的角度切入,肩負著「三分交通、七分觀光」的地方使命,特別是大橋橋塔造型為象徵金門高粱酒特色的穗心形,而且是由金門縣民票選出來,橋通之後,將會定點定時的點亮夜間景觀照明,特殊節日也會有別出心裁的燈火秀,一到跨年或是春節時,還可以搭配海上煙火演出,如此多元發想,創意無限的海上大橋,肯定會吸引眾多的國內外觀光人潮,前來金門,親眼一睹這一座金烈水道上的巍峨長城。
時序入夏之後,大橋合龍收尾的工程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宛如盛夏豔陽一般,從早到晚,一刻也不肯慢下腳步。越接近完工的日子,大橋何日通車的臆測,隨之漫天揚起,有人說會在中秋節、有人說要趕在烈嶼芋頭節、也有人說得配合年底的九合一選舉……說者言之鑿鑿,聽眾們既狐疑又期待,各種傳聞,甚囂塵上,儼然成為金門人最為樂意參與和發表的時尚話題。
有道是千呼萬喚始出來,金門人引頸多年的大橋通車,終於在十月二十七日午后傳出好消息:「金門大橋通過縣府和交通部二十四日的履勘作業、監造和承商也允諾能在二十八日完成缺失改善以確保行車安全無虞,最後由交通部王部長拍板定案,宣布金門大橋將於十月三十日開放通車。」消息一經媒體披露,旋即襲捲鄉親同學的通訊軟體和臉書專頁,手機發出的叮咚聲此起彼落,一時之間,金門人競相飛上雲端,彼此奔相走告:金門大橋,要通車了。
然而,當我們欣喜於大橋通車之餘,是否也應該想想通車之後,將會對小金門的環境和未來帶來什麼樣的衝擊和改變呢?首先,烈嶼原本就是丘陵地形,道路穿山越海,非但路面狹窄,而且幾無交通號誌,對以後大量擁入的遊客而言,勢必將和當地以老年人居多的騎乘駕駛習慣有所違和,恐怕將會造成交通安全上的莫大危機;況且,一些熱門景區,如青岐綠石槽、沙溪堡、雙口海灘或是黃厝海岸線,目前也沒有設置足夠的停車空間,停車問題已是箭在弦上,怎能不叫人憂心;如果再加上大型遊覽車和中小型巴士無法適當的管制措施,到時候所有機械車輛所造成的炭排放問題,會不會讓以「低碳島」自豪的小金門因此而蒙塵呢?
交通和環境之外,大橋通橋後,小金門會不會也因為大金門的磁吸效應,反而變得更加偏鄉,被邊緣化,甚至成為本島的後花園?或許這只是我個人的憂心,不過,不可諱言的,源自於大小金門發展現況相對應之下,一橋之隔,五分鐘的車程,大金門確實有著更進步的教育、更舒適的餐館、更活絡的商業以及更現代的建設……這些經年累月所屯積下來的社會落差,必然成為大橋通車後,大小金門之間,政府和民代們必需正視以對,並且要能戮力縫合的政治、經濟和教育問題。
行筆至此,秋夜靜寂,我的內心依然澎湃激昂,畢竟歷經十二年工期的金門大橋,終究是挺過了無數的風雨波折與人間口水,當然也集合眾多人士的關心和努力,即將來到了「大橋通車」的這一天。我現在真的好想,即刻訂上一張返鄉機票,飛回金門、飛回故里,在金門大橋上,奔馳、追風……。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