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將興學 厚植薪傳 一頁金門教育詩篇
另類特殊教育,提升軍民整體學力。自主與自力辦理包括「怒潮學校」、掃除文盲之軍中隨營補習、成人教育班或民教班、疏散大後方借讀台省初高中等三型態。分述如後:
一、「怒潮學校」:民國38年,胡璉將軍以各省流亡學生和江西在地招考之學生,在閩、粵、贛邊區成立第十二兵團軍事政治幹部學校,簡稱「怒潮學校」。隨胡璉渡海來台…。次年怒潮學校隨軍遷到金門金城鎮水頭,水頭為此一度改名新埔。」(李錫南,2018)怒潮學校「在水頭一帶接受嚴格的軍政教育與操練」,「在金防部指揮下,怒潮學生投入積極建軍備戰…為掃除文盲,實施強迫義務教育,村里公所附設成人、婦女和兒童班,輔導失學民眾和兒童,怒潮學生再度負起教育責任」。可知當時怒潮學生投入建軍備戰,並且協助在地掃除文盲,負起教育責任。例如林金龍校長(李錫南)。(參考《紀念創校校長金門防衛司令官胡璉上將軍110歲誕辰暨研討會,106;《怒潮學校與戰後金門的復甦》,金門縣政府文化局,2017)
二、軍中「隨營補習」與地方「民教班」:古寧頭大戰至砲戰期間,兵荒馬亂,從大陸轉進金門之官兵,來自大江南北,有些被強迫入伍、抓伕、逃兵、散兵游勇,認不清番號亂投營隊者、低階層者,多為目不識丁、淺薄草莽、南腔北調,龍蛇混雜,聽不懂命令或看不懂文宣,造成溝通不足,指揮困頓,令難貫徹,冤枉死傷,糾紛仇怨;金門處身戰區,槍林彈雨,民不聊生,無法向學,處處是白丁。如此大量軍民文盲,「雞兔同籠」,造成戰場經營困難,戰區文宣難以發揮。從大陸身經百戰的胡璉,深知官兵不教育,是導致國軍節節敗退的因素之一。所以政治作戰的重點工作,就是在各營區實施短期在營補習,包括識字、書寫、運算。根據董群廉說法,「胡璉對教育之重視,可以從司令官第一任期內對掃除文盲的運動看出。筆者目前發現行政公署時期有關掃除文盲最早的公文書是《金門軍管區行政公署41年度施政概況》,…行政公署辦理補習教育,各校一律設有成人班及婦女班,男子45歲婦女35歲以下,一律全數接受補習教育;成立補習班一所,招考小學畢業而無法繼續升學之有志向學青年進行補習教育。當時修訂成人及婦女課本每人一冊,共印行成人班課本5千冊,婦女班課本4千冊。 可見當時受教人數之多,超乎我們的想像」(《戰地金門史話》,2003)。《縣志》紀載,從民國39-48年間,由各鄉鎮村里國民小學,附設「民教班」,利用夜間開辦民眾補習教育,班級數約33-42,受教民眾約3,629-5,144人。八二三砲戰期間隨學校停辦而中斷。藉著軍中在營補習,及仰賴小學附設成人補習班,稍微改善文盲率。由此可證,當時胡將軍忙著禦敵防衛,還能爭取中央支持,統整軍政,掃除文盲,推動教育,有利政治宣傳。地區因戰亂而中斷的文風重生,開啟民智,功不可沒。
三、中學生疏遷台省中學寄讀:民國47年八二三砲戰期間,局勢緊張,學校遭受砲火被迫停辦,胡璉透過國防部爭取教育部同意,將金門中學學生900餘人疏遷臺灣,分配各省立中學寄讀。如此大規模的疏遷學生,安排寄讀,是中華民國有史以來,最特殊的教育型態,不僅保全了中學生就學權益,尤其培育菁英人才,成為日後建設金門生力軍。這段流亡學生的顛沛流離,寄人籬下人生,深烙在李耀明《戰時憶往-八二三砲戰流亡學生的流金歲月》。
興辦教育需要錢,教育經費不足,妨礙後續推動教育計畫。當時經費來源包括政府負擔、鄉僑負擔、地方自籌三部分。民國40年金門中學由省政府負擔,45年改由政委會負擔,胡璉將軍有主導權及授權。為普及教育,國民小學經費自民國42年起,一律由縣政府統籌辦理,「創金門新猷」(《教育志》,頁38)。從民國42-49年,每年全縣教育經費支出約新台幣1百多萬至2百多萬元,都在政委會授權下核定。其中八二三砲戰期間各級教育被迫停辦,無教育經費支出資料。地方自籌部分,由於民眾都窮,僑資不濟,地方自籌經費不足,導致後來縣政府或駐軍原本規劃建造或修復學校計畫,如「古城國校」(王金錠,2005)等,紛紛中止或延宕。
學校教育慘澹經營,金門社會教育活動尤其落後。既無推動機構,也不受重視,散見於包裹在政治或愛國活動中。《縣志》裡,稍有規劃之社教館舍,首為民國39年由行政公署創辦「金門軍民圖書館」於金城(後浦轎巷內),後來併為「軍人之友社」;42年起改由縣政府更名「金門縣立圖書館」。規模體制雖小,但開軍民閱讀、講學風氣。軍方於51年創建「明德圖書館」於太武山谷(管制區)。此與胡璉任期無關。
防區體育活動,比較有規劃者,民國39年於省主席任內倡辦為期6天的「秋季軍民運動會」,接著在水頭舉辦「軍民海上運動大會」(41年)。金門防衛司令部舉辦「軍民運動大會」(47年)。總計民國39-76年間先後舉辦12次「軍民運動大會」,有效拉近軍民距離,增進友好氣氛,裨益團結力。
倡導育樂活動方面,民國38-43年,設置軍中電影隊,後來增加金門縣農會農教電影隊,巡迴各地露天放映,以加強政治宣傳,增進民眾愛國教育及農事教育為主。此後指示師級以上營本部建戲院作為文宣基地,49年計有「金中」(小徑,武威)、「金龍」(料羅,海光)、「龍虎」(下莊,南雄)、「誠實」(頂堡,金西)、「金門」(金城中正堂)、「金東」(陽翟)等六間戲院,宣慰駐軍官兵,便於軍民集會政治宣傳活動。為提供金門戰情、民情風俗,引進或創設包括「中央社金門辦事處」(39年)、「軍聞社金門辦事處」(40年)、「幼獅社金門通訊處」(46年)、「金門通訊社」(行政公署自辦,專供特稿)。為加強與大陸電台心戰,在國防部軍中播音總隊輔導下,43年先在烈嶼開設軍中之聲龜山(貴山)播音站,在開設「金門軍中廣播電台」(44年),以向大陸廣播喊話為主,與金門文教少關聯。第十二兵團在38年創辦《正氣中華日報》於江西南昌,部隊隨後轉進金門,為提升民智,政治文宣,該報同時在金門發行,成為《金門日報》前身。從此金門軍民在戰亂中,擁有精神力量。自42年起開辦以軍事課目、戰鬥演習為主之寒暑假青年育樂活動。為加強國防教育,38-47年半強迫組訓民眾,「採軍事編組型態,與地方行政組織互為配合,更與國軍組織構成指揮與管制關係,故能產生統合力量。」(《縣志》)
胡璉暨其後將官,借助戰地政務一元化,有效整合軍民資源,緩解民怨,化解軍民衝突,軍民一家,深植人心,凝聚同舟一命,團結抗敵共識。外溢效應是「軍愛民、民敬軍」傳佳話。胡璉將軍奠定建校興學之風範,意義深遠。
一、當初胡璉率軍湧入金門,駐守屯兵,實施軍管。以霸道強占民地財產,佔祠踏廟,駐紮據點,拆房毀屋,構築工事;以鐵腕限縮百姓自由行動,控制人民思想,洗腦反攻復國。當時兵員素質不齊,作姦犯科者混充其中,騷擾、侵占、姦汙、殺害,不只軍種互毆,更多軍民衝突。政委會多如牛毛的「單行法規」,假借戰地之名,限縮人民生活日常;官員處置偏頗,人事安排不公;軍民衝突,或百姓無知誤觸軍機,動輒得咎,軍法伺候,冤案難平。為保密防諜而鬧出不少「白色恐怖」事件。金門百姓之間,漸漸累積不滿,民怨四起。民間對胡璉由最初之誤解、不滿、排斥、怨恨,翻轉為「親民愛民」形象,口耳相傳,崇敬為「恩主公」。筆者認為胡璉推動金門文教建設,興辦地方教育,尤其由政府補助經費,下令所屬指揮官,積極增建學校,率兵工為駐地學校叩石墾壤,鳩工建造校舍,解決金門民間物料機具欠缺,人力財力不足難題,褪去簡陋粗鄙,迎來美輪美奐校舍。「原本還有多所小學完成計畫,即將開工,但因八二三砲戰爆發,建校計畫只好終止(董群廉)。「無奈當時地方經濟甚為貧困,只有少數村落依僑匯資助,方有配合款可資申請補助興建,況且斯時縣府經費亦甚拮据,即是部分地方籌足配合款,亦未必能即時獲得補助款。」(王金錠,2005)此後全縣各級學校,都留有軍方協助打造、修復、興建之建物;而各層級官兵莫不受到胡璉感召,風行草偃之下,群起效尤,為民服務。從此胡璉「親民愛民」作風等同於「軍愛民」,深植人心;而民間敬仰胡璉,產生「民敬軍」效應,極為關鍵。
二、有關胡璉將軍任期內之教育建樹暨授權所屬駐區指揮官,直接或間接指示軍方人力物力陸續協助地方建造與修復校舍,維護與美化校園,參與興辦教育活動,不勝枚舉。其中最膾炙人口,學校「以將軍之名」者有六所,另外金沙鎮述美國校(孟述美,1916-1986)、金湖中心國校(尹殿甲秘書長),雖也是將軍學校,但與胡璉任期無關,本文省略。
根據金門日報記者張建騰報導,「以將軍為名的學校,在臺閩各地共有28所,金門共有6所」(2010)。可見密度高,尤其集中在胡璉將軍第二任期內,所屬軍管區最積極。若依照將軍建校時間序,分別是柏村國校、多年國校、開瑄國校、安瀾國校、愛華國校、卓環國校。分述如後:
◎金湖鎮柏村國校:金門第一所由將軍親自設計督導兵工完成之校舍。郝柏村(1919-2020)於民國47年任砲兵指揮部指揮官(師長),在胡璉指示與授權下,找到料羅村郊,「利用構築砲兵掩體的剩餘材料,完成一座容納兩百多位小學生的國校」,造價新台幣35萬餘元的校舍完工。興校辦學是何等大事,後來「胡璉謙讓己功,以郝柏村之名將學校命名為『金門縣金湖鎮柏村國民學校』。」容納料羅聚落學童。郝龍斌108年親臨柏村國小建校60周年慶時回憶,「曾隨其父來金門寄讀一星期」,「這所學校雖以我父親名字命名,但我們更要感念當年的金防部司令官胡璉上將,在那個兵馬倥傯的年代,他不只重視戰地防務,金門的環境,更重視金門的教育,他認為,金門要有正式的學校,但民間窮,無法自建,所以由軍方補助,駐防金門每個師的指揮官都要協助地方建一所學校,解決金門教育問題。」該校第一屆傑出校友李孝泉回憶當年,「5月17日由胡璉、郝柏村、柯遠芬、馬安瀾等共同主持落成典禮,學生代表本來站在兩邊拉紅綵帶,胡璉將軍說,『你們是學生,應該由你們來剪綵』,於是,原來的配角成了主角,一大堆肩上掛著「星星」的將軍長官就跟在兩位小朋友後面,胡璉司令官及郝柏村將軍的笑容,讓他至今仍印象深刻。」(自由時報吳正庭,2019)「創校人郝柏村題字「想飛」紀念石,勉勵學童大膽築夢,勇於追夢。郝龍斌並在「想飛」紀念石前合影」(中央社,2019)。
◎金湖鎮多年國校:民國38年由華僑籌資興建校舍,民國43年為「金防部兩棲偵察隊」徵用,學校借民房上課。王多年軍長(1913-2004)率所部,在溪邊到鵲山中間興建「多年國民學校」,學區包含溪湖、大洋村落;「先生於先前任職金防部某師師長期間,亦曾結合軍中資源(兵工、建材等),興建多年國小校舍」。823砲戰,部分校舍受損,延至51年校舍經整修竣工。」(王金錠,2005)
◎金湖鎮開瑄國校:民國2年創校於瓊林「怡穀堂」(1840),已逾百年。舊名「私立瓊山小學」、「瓊浦區中心國校」(39年由行政公署接辦)、「金湖中心國校」(40年)、「瓊林國民學校」(46年)、「金瓊中心國校」(48年,設置「金瓊鄉」),容納瓊林聚落、小徑學童。
民國38年雷開瑄(1916-2007)率601團進駐金門,適逢古寧頭大戰爆發,率部隊開第一槍,抵擋中共軍隊入侵。43年任93師師長,45年奉調金門任金中守備,戰備防務之餘,秉承胡璉將軍「大力推動地方教育,積極增建學校,鼓勵駐軍指揮官興建學校」大戰略,督導與指揮所屬兵工,選在小徑與雙乳山(陳仔山)間,親力親為,剷平中興崗,執行建造校舍。校舍完工,因八二三砲戰猛烈,疏遷烈嶼學童,先接納設為「聯合國校」,瓊山小學生只好借用村舍宗祠上課:1964年局勢稍緩和,烈嶼學童重返原校,聯合國校回歸瓊山學童,並更名「開瑄國校」。
◎金沙鎮安瀾國校:民國25年,鄉賢陳睿友出資興設「睿友小學」於碧山;40年設立「碧山國校」,借用睿友學校上課。47年夏,胡璉令馬安瀾將軍(1916-2001),時任國軍7348部隊部隊長(師長),尋得東店現址(碧山、陽翟間,原為金東師的駐地)建校,校旁是靶場,因「八二三砲戰」校舍受損,未予啟用,延遲至51年才完成,成立「金門縣金沙鎮安瀾國校」,校園內還保有砲戰時防空洞。
◎金城鎮愛華中心國民學校:舊名「金山中心國民學校」,原址在官裡,民國4674年,校舍設在珠山。「沙鷗國民學校」,「金山鄉中心國民學校」。49年新加坡華僑歐陽毓章經商致富返鄉,有感學生在民房上課,簡陋狹小,諸多不便,於是倡議建校。返回僑鄉,深獲回響,募款星幣1萬1,891元,折合新台幣15萬1,186元正,政府出資新台幣50萬元,王愛華(1913-2002)於47年任國軍7348(93師)師長,督導與指揮代號「擎天部隊」,在歐厝煙墩山南麓,構工興建,51年竣工,民國54年更名為「愛華中心國校」。民國74年廢校,原校地改為「渤海山莊」旅館(83年,由宗親向金門縣政府承租經營旅館,以金門歐陽氏堂號名為「渤海山莊」,現已荒廢)。就時間軸,王愛華興學於39-51年,胡璉已離開金門。興建校舍非胡璉任內,但王愛華是其任內師長,金防部與縣政府延續胡璉「駐防金門每個師的指揮官都要協助地方建一所學校,解決金門教育問題」策略,指示王愛華率兵工打造校舍,持續貫徹胡璉重視金門教育理念。
◎烈嶼鄉卓環中心國民學校:民國10年創校,舊名「第六區烈嶼第一國民學校」,40年更名「烈嶼中心國民學校」。八二三砲戰停辦,48-49年遷往陳坑暫借金中閒置校舍,成立了「烈嶼聯合國民學校」,收納三年級以上學生,享受公費住校(低年級仍然在校本部)。因金中復校,48-51年「聯合國校」遷移到中興崗(現在的開瑄國小現址)安置,「陳仔山下,烈嶼聯合國校娃娃兵歲月」(楊樹清,2010)。民國51年,韓卓環(1915-1987)任陸軍第十九師司令部少將師長兼任烈嶼守備區指揮官虎軍部隊長,政府撥款,奉命在西路督導與指揮駐軍協助興建校舍,1963年落成啟用。當時為紀念韓師長擘劃督導興建之功,特地將學校命名為「卓環中心國民學校」。就時間序言,胡璉因病赴德國就醫,劉鼎漢(1911-2000)副司令暫代,47年10月31日已離開金門接任陸軍副總司令,此後由劉安祺(1903-1995)接任司令官,興建校舍非胡璉任內。但出身「怒潮學校」的韓卓環,是胡璉嫡系;胡璉離去後人事安排、興建規劃都在胡璉任內決策,是延續作為。
(三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