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健康」到橋頭自然「值」?-從金門大橋看健康不平等

發布日期:
作者: 欣瑜。
點閱率:11,606

於111年10月30日,台灣國內首見一個海上長跨距的橋樑於金門縣正式誕生,全長5.4公里,西起烈嶼,東至金門本島湖下,是一項技術艱辛的深水海事工程。五分鐘的開車路程,卻花費長達十二年的時間建造,這大量的金錢與時間成本,乘載著大小金門人的希望,期盼著烈嶼的發展復興與生活便利。
從人口統計的政府資料平臺來看,金門縣目前常住人口約為六萬人,烈嶼估計約五千人,在地居民將金門大橋稱作為「救命橋」,而為什麼這座橋如此重要?取自於因為烈嶼(小金門)與本島(大金門)所呈現的健康不平等需藉由它來協助消弭。烈嶼猶如遺失在海上的碎片,當烈嶼居民需要就醫、就學及就業往往需要從家裡出發到碼頭,坐上每半小時一班的船至本島,總是花上大把的時間及精力,而這或許也是他們邁向「健康平等」唯一的一條水路,一旦受氣候、風浪等因素,大小金門交通船班停航,水路中斷,便宛如一座「孤島」。
由於金門縣的平均餘命受限於戶籍人口流動影響失真,因此以110年的常住人口與死亡人數進行推算,烈嶼鄉每10萬人口的粗死亡率為1754.0,以及每十萬人口的標準死亡率皆是全縣最高,反倒金門醫院所在的金湖鎮,粗死亡率為1012.9全縣最低。首先,先從與健康環環相扣的醫療層面探討,烈嶼當地醫師人數每千人僅能分配到0.6人,多仰賴本島的醫療資源支援,每當有緊急醫療事故發生,多先送至部立分醫院,再透過海巡運送至大金門進一步進行治療,常常延遲了黃金救援時間,也由於醫療及交通上的不便性,往往讓當地居民養成一有疾病狀況就吃成藥壓制的習慣,而未立即進行檢查或就醫,更影響當地居民的健康狀況及識能。
不僅是醫療,每當有天然災害,烈嶼人道救援的量能不足,後續支援也較為不易。如發生重大火災,第一時間僅由烈嶼分隊出勤救災,如需第二梯次支援能量,至少在一個小時之後方能抵達,動員能量也僅限於以交通船載運人員及輕型裝備,遠水難救近火,而導致傷害擴大。另外,研究也有顯示出在健保制度下,全國的教育程度越高,疾病較少,死亡機率也較小。而在縣政府的統計報告中,烈嶼鄉年滿15歲以上的現住人口教育程度,其教育程度為大專以上,烈嶼的比率為全縣最低,不識字者以烈嶼鄉比率最高。
在產業經濟上,烈嶼曾經因駐軍而繁華,但隨著部隊撤退,資源及交通上的不便利,遲遲無法再造經濟繁榮。近年來,烈嶼鄉幼年人口及工作年齡人口比率,不論性別皆有明顯縮小的現象,老年人口比率則明顯增加,也是因為烈嶼的地理位置及產業發展受限,造成青年人口離鄉背井,當地的工業及服務業場所單位逐年減少,就業機會及生產總額主要聚集在本島上的金城、金湖鎮及金寧鄉。以109年財政部公布的綜稅所得來看,烈嶼平均數67萬元為全縣最低;中低收入戶占總人口比率也位於全縣第二,而研究指出收入與平均餘命呈現正相關,個人、社區的收入及社經地位串聯著生活條件、公共投資,也成為影響健康的因素之一。
以105年縣政府發表的施政滿意度調查成果報告,烈嶼鄉居民認為政府最應重視的施政項目為「醫療品質」,又以「社會福利」、「在地經濟」及「交通運輸」的比例較其他地區高。金門大橋正式通車,健康不平等的差距即如同五分鐘的時間成本一樣縮短嗎?居民眾所期盼的未來有待我們的查驗,大橋對於烈嶼來說既是個願景,也是一個未知的挑戰。大小金門成為一日生活圈,將來人潮可能湧入改變旅遊生態,當地碼頭、遊覽車、計程車等交通觀光產業的轉型,也看到當地學校近年來推廣雙語教育、轉型實驗學校的政策,以促進學力,減少學生的流失;而最靠近廈門的烈嶼也開始有房地產的炒作,地價呈現微幅上漲,原先當地多為祖厝很少買賣,常駐人口少的烈嶼是否足以支撐高房價,抑或是由台商等高社經地位的同一群人所掌控買賣等,都有待政府如何因應,有效縮短城鄉差距及健康不平等,確切讓大小金門皆能有所發展。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