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第四屆金門青少年文學獎徵文比賽獲獎作品》一張舊照片

發布日期:
作者: 金門高中/周君穎。
點閱率:4,591

高中職散文組佳作
每日下午五點鐘,前往祖厝「點火」已然成為我們家的「例行公事」。佇立在祖厝前的龍眼樹,葉茂枝繁,果實累累,徐徐微風拂過,樹枝便會隨著搖曳,時不時還會傳出鳥鳴、蟬叫,不絕於耳。龍眼樹右側矗立著一塊雕有「修復碑記」的巨石,記錄著古厝的歷史背景;而左側就是承載著超過兩百年歲月的古厝本體。
應該不少人都知道,「寓意」和「象徵」在華人的世界當中,佔有一份特殊的地位。傳統的閩南三落大厝,無論內外都裝飾著精美的彩繪和剪貼。梅蘭花卉、傳說祥獸、孝道故事……等等,都是常見的主題選材。從側門進入,推開深色的木門板,跨入前院,正廳大門一開啟,眼前即是彩繪著「周」和「濂溪」的「子婿燈」,直面前方便是供奉神明和神主牌的主桌,洋溢著濃厚的宗族氛圍。點燃幾炷香火,虔誠地拜拜,稍作片刻後,當日的任務即大功告成。
通常見時間差不多後,當日負責點香的人會直接離開,然而,我會選擇陶醉在這份古老氛圍之中。正廳右側原先是曾祖父母的臥房,二人去世之後就變成了儲藏書籍和文物的書齋。踏入其中彷彿穿越了時光的隧道,一待就是一整個下午。桌上堆滿了無數文件,幾個木制書櫃整齊地陳列著書籍,鐵制長櫃在這和諧的畫面出現,似乎顯得突兀與不協調;但我認為那正是整個書房的「精華」,因為裡頭保存著各種照片、證件、史料資料,以及其他早期保留下來的小物件,如:卡式錄音帶、愛國獎券、集郵冊、「金門錢」等等。
某一個寧靜的午後,我按照往常一樣點完香,待在書房「尋寶」,這時卻突然發現了一個意外的收穫——一張背面早已泛黃的黑白照片。此前所發現的不外乎是家人們小時候或求學階段時所照的相,都是些熟悉的臉孔;但這張照片上的人像,卻是我從未見過的。照片看起來應該是一張全家福,一男一女穿著早期常見的服飾坐在最前方,幾個男孩女孩就站在身旁。照片背面有些微不可見的字跡,或許是因為歲月久遠,現在有點難辨認出上面的內容是什麼。我帶著照片回家詢問祖父,他的反應既驚訝又欣喜,因為他很早就在尋找這張照片,並表示照片中的人物,正是當年下南洋落番的家人們。
十九世紀中至二十世紀初,或許是被時光的潮汐拖動,也或是因為遠方事業的異彩閃爍,許多金門在地的鄉親決定背井離鄉,追逐著夢想的軌跡。當時的「落番」活動如火如荼,一股蓬勃氣氛的浪潮將人們帶往新的土地,而我們家中的部分人亦隨著時代潮流踏上這條充滿變數的海上之路,奔向遠在南方的印尼。不過和其他衣錦還鄉的成功人士不同,他們沒有選擇回到金門,而是在那兒落地生根,好好發展。
高中一年級,我們在探索「金門學」的時候,老師曾經介紹關於落番的歷史脈絡。我們在查找資料的過程當中,發現許多和「尋根」相關的新聞報導和故事。這讓我不禁思考:當年遠渡南洋的家人們,為什麼不返回家鄉呢?現今遠在印尼的他們是否會想要「尋根」呢?問題的答案不得而知。可能我們這輩子都無法與他們相見,但,也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命運會指引我們,讓我們能夠擁有一場久違的重逢。
隨著歷史不斷地推進,文化在政權的交替中被犧牲,使得個體的價值觀、認同不斷改變。所以我想了又想,或許遠在印尼的他們,早已將原先種植在金門的「根」剷除了吧!而我們呢?我們的「根」又在哪裡呢?身為土生土長的金門囡仔,我認為金門對我而言不僅只是生命的根基,也是情感的歸宿。曾經的我,以為自己對於這片土地瞭如指掌,直到上了金門學和其他選修課,親身調查資料,實際搭乘公車走訪,才發現家鄉還有很多我沒踏過的道路,還有很多我沒目睹的風景,而原先自以為是的了解,不過是九牛一毛罷了!
我堅信,同在這片土地生長、擁有與我相同「毛病」的人一定不在少數,因此,我深深認為,不論是文化的傳承、歷史的記憶,還是其他方面的努力,都應該由共同成長於這裡的我們來肩負、付出。這絕對不是虛言或者隨口開開的玩笑話,而是每一個金門囡仔的使命,對於家鄉的承諾。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夠更加了解這塊土地,這塊土地也才能夠越來越好、越來越進步。期待未來我能夠實現內心深處的那一份理想,如願回到家鄉,利用實際行動將自己的力量奉獻在我所珍愛的這個地方!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