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金門青少年文學獎徵文比賽獲獎作品》北山古洋樓
國小散文組佳作
一個晴朗無雲的午後,我獨自站在北山古洋樓旁,輕輕撫摸那一面面千瘡百孔的古牆,那些傷痛之後留下的疤,好像訴說著古寧頭那晚用槍砲聲震響了整個村子,淚水與血流成河故事……。
我好奇的問村里耆老:為何北山古洋樓會淪落成這般淒慘的模樣?耆老說:依稀記得那天是一個無風無雨的夜晚,突然一陣驚天動地的轟隆聲從岸邊傳來,這聲音是中共的戰船在古寧頭海岸登入,一場槍林彈雨的古寧頭戰役展開,所幸在附近巡邏的士兵們機警察覺,與中共展開浴血交戰,當時北山一帶地勢較高,是防守的最佳據點,被共軍佔領設立臨時指揮所,因此共軍與國軍在那開啟血流成河的戰爭史,周圍死傷無數,北山古洋樓在牆面就留下無數坑坑洞洞的戰爭的遺跡。
我撫摸著這一個個凹陷的彈孔,這彈孔曾讓一個個家庭支離破碎、家破人亡;這彈孔曾讓一個個身強體壯、忠勇愛國的戰士,就此消失在世間;這彈孔讓一個個安寧的夜晚,變得令人膽顫心驚聞聲色變。戰爭的無情使人陷入無盡悲慟與害怕的深淵中,我才體會到今天祥和社會的可貴。
歷經槍彈洗禮的北山古洋樓,旁邊有一個記載這段歷史的石碑,描述在戰爭國軍與共軍對抗的過程,及士兵奮血抵抗、戰勝敵人的豐功偉績。其中,令我最印象深刻的一句話是:「殘敵雖負隅頑抗,英勇國軍逐屋掃蕩,卒告就殲。緬懷先烈為國捐軀之英範」,這句話中我感悟到士兵保衛國家的精神,與願意犧牲自己拯救國家的意志,我不禁感動潸然淚下,對這些為國捐軀的英勇將士是欽佩不已。
依稀記得在綜合課中,老師曾給我們看先輩下南洋的坎坷生活,拍成影片名叫「落番」。當年,金門先民為了掙錢養家,於是下南洋打拚。俗話說:「十去、六亡、三在、一回頭」,用來形容早期先輩冒著生命危險遠渡重洋打拚,只為了給家人一個幸福的生活。有些事業有成的先輩返家建洋樓,但多數人則以失敗告終,而北山古洋樓的主人李氏三兄弟,就是下南洋到菲律賓經營生意,事業成功後返鄉建造這棟北山古洋樓,它屬於中西合璧結合閩式大厝、西式洋樓外觀華麗又有一絲復古,為了凸顯社會權威與身分地位,會特別在古厝加上豪氣的燕尾,這北山古洋樓現在已經成為背包客民宿,成為眾所皆知的金門網紅打卡景點。
北山古洋樓是一個歷經砲彈歲月洗禮的古蹟,也是國共血浴交叉的據點,更是家喻戶曉中西合璧的特殊建築,他展現了金門戰役的光榮與烽火下倖存的歷史記憶,長年屹立不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