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管理
前日,聽過去兩位作家的訪談,言談中,提到他們對於時間管理的想法,一個提到,平日反而是他創作最多的時刻,畢竟假日都奉獻家人,所以利用工作後的時間與精神創作,日積月累,比較有效率。假日,雖然也擁有部分時間,但就提不起精神,更缺少靈感,所以產能就比較少。另一位作家也說,他的許多文章,都是在搭大眾運輸工具時所寫的,本來不懂分配時間的他,後來逐漸將自己的時間細分,接著用這樣的時間來達到可以完成的目標,每次搭到車,就是開始寫文章,每次書寫,就是要寫出一篇,從零到有慢慢練習,然後假日也同樣把時間給家人,這樣的效率也不錯。運用在許多事情,我認為也可以,比照這一種時間管理。
直到現在,許多談時間管理的書籍還是不斷推陳出新,表示每位成功人士,他們所運用時間的方式各有不同,同時也能提供讀者做修正與參考。前陣子有本書很火紅,叫《原子習慣》,大意就是想要達成某些目標,必須先從習慣開始,而從小到大,從淺到深,慢慢在生活中建立習慣,這樣才能達到目標。其實,習慣很重要的一部分在於對時間的管理,倘若懂得分配時間,理解時間對我們的重要性,這樣也會有一個很好的安排,不會感到有壓力,也不會讓原本的作息有所改變。而就像那個時間管理的書籍,總是會提到讓一天多幾個小時,或是劃分不同的時間分配,還是如何提升時間與工作的效率,這都需要因應個人的情況而調整,不見得每個人都適用,但總會找到每個人都可以適用的方式,進而可應用。
從小到大,我不太懂得時間管理,只知道時間是金錢,每一分每一秒都很重要,所以學生時期,我就覺得做一件事,是需要花費時間的,犧牲睡眠也沒關係,可是,往往忽略了自己的體力,以及缺乏足夠的休息時間。每到考試或是有作業的時候,我總是拉長自己的時間去完成與複習,但隔天總覺得精神不濟,影響考試的品質與效率。我以為照著其他人所說的「熬夜」,熬得越久,就能越好,沒想到那只是一種心理安慰而已,就像人們常說的「臨時抱佛腳」,這不見得會獲得成功。後來,閱讀了一些書籍,才知道時間確實像金錢一樣重要,甚至比金錢更重要,懂得分配時間,才是成功的關鍵。就如同「熬夜」這件事情的意義,如果會讓自己隔天精神不濟,或是影響身體,這就是一種失敗的時間管理,倘若要讀書或是寫作業,應當是要培養在一定的時間作業完畢,想辦法提升效率,要不然如果「熬夜」又沒做完,或是影響隔天的測驗考試,那豈不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時間管理,最好的方式當然是理解自己的狀況,唯有這樣,才能做出適合的安排。畢竟,不見得每個人的作息與情況都相同,每個人也面對的事情也不一樣。但這也不影響我們參考那些書籍或是成功人士的說法,因為很多事情是精益求精的,唯有這樣要求,才會讓生活走向常軌,減少脫序的情況發生。當然日子也不用過的那麼制式,一切都是自己來安排,自己做時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