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寵物
住台北的連襟,最近在為家裡飼養的貓發愁,主因是貓患了嚴重的牙周病,只能勉強喝些流質的食物,又加上老邁,看病的寵物醫師要連襟得做好心理準備,這讓他相當的憂心。
其實養貓之前,他從未養過任何寵物。那隻貓,還是他大女兒很多年前,從路上撿回來的棄養貓。
獸醫師曾告知過連襟,說那是隻愛滋貓,身體機能不是很健全,照顧起來會很費勁。尚幸的是,連襟早早就退休了,能全天的照顧愛貓,至今也將逾十年了,也難怪人貓感情如此深厚。
回想多年前,雙胞胎女兒剛出生時,在內人工作的醫院同事,正巧送了隻馬爾濟斯混種幼犬給內人。因為當時要全心照顧女兒們,因此暫時把狗寄養在岳父家,直到孩子要念幼稚園時,才把狗兒給接回來養。
那狗兒相當可愛,也很善體人意,給我們全家帶來了不少歡樂。尤其牠的聽覺相當靈敏,每當娃娃車才剛駛進社區前的巷口,那隻被我們親暱稱呼「娃娃」的小狗,就會咬著在沙發上等待接送的女兒們衣角,催促他們趕緊下樓搭車。更可愛的是,牠常常喜歡在我們面前表演牠的絕活│口追尾巴繞圈狂轉,常惹得我們哈哈大笑。
但狗畢竟是狗,壽命不像人類那麼長久,隨著年齡的增長,娃娃的身體不時出現了病痛。直到某天我們發現牠的腹部長了硬塊,才真正開始有了危機意識。雖然花了幾萬塊,動物醫院把腫瘤給割除了,但自此以後,娃娃的身體就變得越來越虛弱,行動也顯得遲緩許多。
喚牠時,得持續地提高音量才能被牠聽見;表演轉圈圈時,動作顫顫巍巍的牠,常是轉沒兩圈就跌躺在地,然後會頹喪的發出嗚嗚悲鳴聲。
如此拖了兩三年,我們漸漸知道牠離開的時間不遠了,於是更加的憐惜起牠。岳父家的小舅子很疼娃娃,早年常開車載雙胞胎女兒和娃娃到淡水玩。陪著牠在草地上奔跑,抱著牠看淡水的夕陽。娃娃離世的幾天前,小舅子又特地開車載著他們,去了趟淡水看落日。事後聽女兒轉述,娃娃在舅舅的懷裡,虛弱地張開雙眼,癡癡地望著夕陽好久好久。
隔了幾天後,娃娃在女兒的啜泣聲中離開,從此,我們就不再養寵物了,因為那種失去摯愛的痛,真的會讓人痛入心扉。
我覺得,感情極度脆弱的人,盡可能不要養;太過專情而無法移情給下隻寵物的人,也不要再養。唯有,能真心對待寵物,同時抱持一切隨緣的心態,知道緣起緣滅,隨緣而行,才是對生命該有的領悟。
另外,多以領養代替購買,杜絕養殖業者為圖利,而以不人道的養殖方式,對年幼的犬貓所造成身體上的傷害。生命本無價,不該以金錢來衡量寵物身價的高低,任何一個生命,都有他存在的價值。
養寵物,就是對牠們的一種承諾,既然決定要養,就要好好照顧牠們的生活起居,陪著牠們直到生命終結的那天。有如此良好且正確的心態,你才是一個夠資格的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