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上班日
由於有加班需求,所以連續上了七天班,雖拿到加班補休,但接下來又面對連續六天的上班日(因連假而提前補班),所以總共一連上了十三天班。就像同事說的,一回到家,就什麼家事也做不了,無法盡家政婦的本分,洗好澡,直接就上床睡覺,把所有事情通通交給另一半處理。這當然是事先知道的事情,也會提前溝通,但是這段期間所耗損的時間與精力,通通奉獻給工作。這讓我回想到以前沒有週休二日的時候,人們也是得上班上課到星期六,不過那時候的特殊假期還不少,每遇到那些假期,就會休假,直到後來調整為週休二日,假期放假就少了。
以前會覺得,不用週休二日,然後去放那些假日也很好,但是,總覺得這樣的設計是人們集思廣益而來的,所以一連工作五天之後,有兩天的休息時刻,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如果沒有休息,一直工作,身心的疲累可是會壓垮一個人的。雖說加班有補休或是加班費,但有時候寧可不要那些東西,也想休息。畢竟,能夠讓自己稍稍喘息一下,確實會比較好。所以,不少人現在也倡議要彈性工時,這是主要以工作效率與工作環境當成考量,像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不少公司就採用在家上班,或是彈性分批工時的方式來做工作調整,讓公司還是能有實際的運作,不會因為疫情而停擺。在新聞報導則是看到有些人到飯店租用房間來辦公,畢竟在那段期間要住飯店的人少了,而也比較安全且安靜,總比在開放式空間,或是充滿誘惑或是想休息的家裡好,有一個地方可以努力工作,也提升效能。
人不是機器,無法連續這樣運轉,就連機器也需要休息的時間,避免馬達過熱或是機器損壞。所以,連續上班日讓我感觸很深,但那並非是被強迫的,而是自己選擇的,從以前到現在,就曾經有過類似的經驗,畢竟從事的行業需要工作的,往往是其他人在休息的時刻,所以,通常休息的時候,都是大家在上班,而因為活動或是業務量加班是經常的事情。曾經有一次,還連續上了整整兩週都沒有休息,直到下下個禮拜一才輪班休息獲得喘息的機會,也能回老家看看家人,回到自己的房間好好地躺著休息。要不然如果是工作疲累,睡著後,每次睜開眼,就又要回到工作崗位,其實內心有著很大的壓力,就連作夢的時候,偶爾都還會夢見自己在工作,被多到忙不完的工作驚醒,然後醒來後,還是得面對現實去上班。
所以,有些朋友或前輩勸告我說,寧可不要補休,寧可不要加班費,也要好好休息,畢竟身體還是比較重要的,不要過於勉強自己,以為自己還是年輕小夥子,時間就是體力,就是能夠揮霍的事情。我當然也理解這件事,甚至也曾經以過來人的角度勸告過後生晚輩,只不過,有些班還是得加,有些事還是得做,那就是責任,除非整體的工作效率可以提升,在工作分配上也可以公平,否則就只能順應環境,然後繼續努力工作。其實更重要的,是把握機會好好休息,即使遇到連續上班日,也該把握珍貴的時間休息,然後繼續振作,繼續的面對我們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