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
愛是一種無法定義的旋律,如同扣人心弦的樂曲觸動你的思緒……。
自我們呱呱墜地,父母擁抱我們的時候,我們的生命就產生了彼此依存的關係。我們在愛的氛圍中成長,他們教我該如何做對的事情,如何體貼同儕。用輕聲叮嚀和悉心呵護,使我們更加茁壯;用愛灌溉我們小小的心靈,教我們把愛發揚光大,用生命替每個人點一盞燈。
成長的過程中,我曾擁有一段特殊的友誼。她有雙大大的眼眸,眼神總是閃爍著不安的神情,我習慣陪她靜靜地在樹下乘涼,她的話不多,時常對事物透露出羨慕的眼神。有時候她的情緒很難過時,我伴著她,當她的垃圾桶,用雙手環抱著嬌小的她,用話語鼓舞著她幼小的心靈。遭逢家境貧困和父母不睦,她的話語往往透露出惶恐,害怕再次看到父母吵架的情景,我總是輕輕地拍著她的背,心裡暗自決定要當小女孩的守護者。
愛心無國界,它是可以跨越外表的膚色、內心的藩籬。
史懷哲醫生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當他決定用生命改變土人的不幸與貧窮命運時,他迎接的是一片蠻貊之地,有無涯的乾旱、烈日、大型昆蟲、缺乏衛生知識的一群非洲土著,但他還是將生命投注在那片荒野。這種發自內心的力量應該不僅限於宗教家的人道關懷而已,我們自由的靈魂、澎湃的內心不也發出陣陣吶喊和掙扎嗎?無疑的,「史懷哲的精神」也感染了許多人,匯聚成一股洪流,延續愛的精神,如世界展望會等組織等長期性的提供實質的援助和關懷。真實偉大的愛是默默付出,不求回報的。不論處在多麼艱難的環境,他們都以最短暫的時間給予救援,給予關心,以助人作為一生的志願。
再看看國內報紙上的頭版雖然紛紛擾擾,但社會不起眼的角落,依然上演著一齣齣的溫情劇。腦中突然跳出一幅令人動容的情景,熟悉的身影在土石流蹂躪的地帶穿梭,斷垣殘壁的景象映入眼簾。一個看似毫不起眼的婦人,卻動作俐落,不畏懼的向前邁進,用瘦弱的身軀扶起遍體鱗傷的災民,一步步的攙著傷患到達臨時搭建的帳棚包紮傷口,輕聲軟語地撫慰滿目瘡痍的心……。這些或許是尋常義工的義行,但望著婦人的面容,歲月早已在她的臉上偷偷鑿了痕跡,看在眼裡卻感到無比的溫暖,她的心真的好美麗……。只可惜,社會上還有一些人漠視內心的聲音,處在「坐而言」的階段,似乎忘了「起而行」的重要性,甚至認為付出這麼多,卻收不到任何甜美的果實。很難想像,如果缺少了愛,這個世界會變得怎麼樣?
或許你曾猶豫不決,但幫人的當下,心情肯定是格外的愉悅。剎那,思緒飄到那年夏天的午後,我踏著愉悅的步伐,心中描繪著海邊陽光燦爛的畫作,頓時一陣陣粗啞的呻吟聲傳入耳朵,轉身一望,竟空無一人,無奈悲痛的聲音緩緩地從腳下傳上來,低頭一看,竟是一個老先生在地上吃力的移動著,用微弱的聲音叫賣一些生活用品。凝視著他殘缺的身軀,視線霎時模糊,久久不能自己……。「鏗啷」劃破我的心慟,我不曉得我的十元銅板對他的幫助有多大,只能以微笑的祝福老年人及時脫離苦境。
從這一刻起,決定將愛無國界地傳播到每一顆心!德雷莎修女說過:我們可以以小愛做大事。只要是能力所及,哪怕是一點點也好,只要發揮愛心,就可以幫助許多人,感動許多人,慈濟人也說:「仁愛心,慈悲心,心心為眾,福如泉湧。」愛心是發自內心最真誠而偉大的力量。每個人由自己做起,不分國籍,不在意膚色,擴展成無限大的同心圓,讓世界充滿希望與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