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變黃金
『垃圾變黃金』,這是一句神奇的話,也是這一次環境教育校外教學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話。
第一次參觀赤山掩埋場是在我讀三年級的時候,回想當時,我只記得走了一大段路腿很酸,也被太陽曬得直喊熱,其他的參觀記憶已經一片空白了。這一次再度光臨同一個地點,一樣的是走了一大段路腿很酸,也被太陽曬得直喊熱,但是我最大的收穫就是對『垃圾變黃金』這一句感到興趣,這句話的意思是從資源垃圾回收再利用的概念來的,也就是要人們不要把還可以在重覆使用或另做他用的垃圾直接丟棄,把它們回收在製作成可用的資源,這就是『垃圾變黃金』了。
在參觀各種資源垃圾的處理中,有兩種垃圾的處理情況最有趣。第一個是寶麗龍的處理,處理員把它們回收、融化又凝固成一塊塊像糖果一樣的大硬塊,裝在大尼龍袋中,看起來真的很可口,但是當然不能吃。還有鐵鋁罐的回收處理,它們被集中壓成一個個長方形的鐵鋁大方塊,一大堆整齊的疊在一起就像一包甜美可口的「沙其瑪」,有同學開玩笑說:「我想試吃一塊。」老師說:「你先裝上大鋼牙再說吧!」大家在旁邊都聽得暴笑出來。
垃圾場場長在介紹和解說結束前,他特別提醒我們要從小養成做好「垃圾分類」的好習慣,更重要的是要做到「垃圾減量」和「資源重覆利用」。地球是你我的家,它是唯一能讓我們生活的星球,因此,我們每一個人一定響應環境保護去愛護寶貴的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