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福與吃苦
「享福」與「吃苦」是一體兩面的,有著「因果」關係存在的,如果你吃得「苦中苦」,那就能成為「人上人」。有些人還沒有吃到苦,就已經在等著享福了。
現在的人們有一種壞習慣,就是好逸惡勞,坐享其福。像有些阿公阿嬤工作了大半輩子,應該要享享清福了,若沒享到清福,也就算了,反正「吃苦」也習慣了,不像時下一些年輕人,就只知道做白日夢,存著不切實際的夢想,而不去努力實現,經常投機取巧,而不腳踏實地。
讓我們來想想,如果沒有農夫,我們哪有香噴噴的米飯可吃呢?若沒有工人,我們哪有舒服的房子可住呢?沒有老師,我們哪能認識字呢?沒有商人,我們哪來的日用品呢?假如沒有聰明的發明家嘔心瀝血的傑作,我們哪有電視、電腦等高科技產品可使用呢?如果我們能這樣想就對了,我們應該為這世界、國家、社會盡一己之力,而不是坐著「享福」,這樣怎麼愧對得起那些默默無名的「英雄們」呢?
其實,我們仔細想想,我們能生在這裡,本身就是個福氣,但是很多人卻「身在福中不知福」,一直怨天尤人,怨恨有人為什麼一出生就是富貴人家,而自己卻為什麼生在貧窮的家庭;怨恨他買了一張就中了頭獎,而自己買幾十張卻沒中半張。我們並不一定要享福,但我們可以在吃苦中得到做人的意義,得到沒人有的快樂,只要我們吃得苦中苦,終有享福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