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我長大」讀後感
發布日期:
作者:
林詩珊/烈中。
點閱率:388
人總會長大,不僅是身體,心靈也會有所長進。依周遭環境的不同,心靈上的成長也將不同。
這本書的主角,是個十歲大的小男孩。母親在他九歲時病逝,病逝前交代小男孩要照顧好自己以及妹妹們。從母親病逝後,小男孩的心靈在一夕之間長大了。不僅會幫忙洗衣、煮飯、帶妹妹們上學。還在爸爸病倒住院時,一肩扛下所有的重擔,其中包含家庭經濟。如果是我們遇到這種事,我們能做得比小男孩還要好嗎?答案大多是不可能,因為我們遇到這樣的事,通常只想大哭一場或逃避現實,不敢勇於面對它,只想要別人來幫助自己,而自己什麼也不做。
小男孩不僅勇敢面對這些困境,還親自去尋找能幫忙家人的事情,而且成績還能保持在前三名中。我們敢勇於面對困境,同時還能考出好成績?在我認識的人當中,大多的答案是能,就因為我已經勇敢面對困境了,更何況讀書,只要肯下功夫,就能得到好成績,這並不是很困難的一件事。只要我們下定決心,就一定要把它完成,不管過程中受到再大的阻礙。
看完這本書後,我的心靈,或許有一點長進吧?因為這些事,也有一些類似的事情是發生在我身上,所以我很能感受他的心情,也很敬佩他的懂事。因當時的我,並沒有做得比他好,我只懂得不能太花錢,凡事能省則省,不能省就儘量不去用到它。有時,還被朋友數落說:「你是個管家婆啊!這個不能買,那個也不能買,那妳可以買什麼啊!」我知道朋友是以開玩笑的口吻激我,因為他們知道我很節儉,只是有時實在節儉過頭。我們有時會因周遭的事,而被迫成長,但成長後卻能比一般人更快知道一些事以及對人的態度會有所改變,有讓人想去尊重他及尊敬他的感覺,這未嘗不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