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體驗之旅
早晨,在九宮碼頭集合。點完名之後,全員才可登船。船抵達水頭碼頭後,大家以「跑百米之速度」,迅速的搭上遊覽車,前往活動地點-金門慈濟共修處。此乃慈濟特有的處所,在世界各地皆有設立,分為共修處和分處,以行善為要旨,期望能救助更多的有緣人。一下車,迎接我們的是共修處的師姑、師伯。師姑、師伯們親切的為我們說明進入共修處必須注意的事項:「鞋子脫下來,放在分給大家的袋子裡(鞋子要上下顛倒放著),再放入置物櫃裡,……。」
大家都就座後,師姑、師伯們帶著我們唱歌、比手勢,舒緩我們緊張的情緒。接下來由翔景師伯進行「肅心」的活動,分享他的人生經歷,勉勵我們要知福惜福。隨後,我們便動員前往下一個地點-大同之家(安老組)。在那裡住著許多老人:有的被棄養;有的是沒有經濟能力;有的則是生病,無法自行照顧……。我們是用步行的方式走到此地的,走了約一公里的路程,有點辛苦(我想應該是老師特意安排的吧!)。
一到目的地,老師便替我們分組,進行訪問老人的活動。我們邊幫老人按摩,邊和他們閒聊,我發現他們都很高興;尤其看到師姑、師伯們悉心的幫阿公、阿嬤修指甲、理頭髮……,那種發自內心的關懷與付出,讓我感動不已。十點二十分,活動結束,我們從另一條路走回慈濟共修處。回到共修處後,翔景師伯播放《謝坤山的故事》影片,給我們觀賞。影片主角謝坤山,在十六歲那年因誤觸「高壓電」,導致失去雙手及右小腿,右眼也失明,當時許多人都認為他會因此而被擊倒;不過,他卻靠著剩下不到十公分的雙手,與永不放棄的「毅力」,成為名聞遐邇的「口足畫家」。他在影片中講了一句令我印象極為深刻的話:「我不看我失去的,我只看現在擁有的。」謝坤山如此堅韌不撓的精神,令我欽佩。的確,人必須忘掉一些不愉快的過往,不使「它們」成為成功道路上的絆腳石,才能有所成就。
觀賞完影片後,我們開始享用師姑們用心替我們烹煮的「素食午餐」,並由秀珠師姑教導我們吃飯的「禮儀」。雖然有些不習慣,但對於師姑們的安排,大家都欣然接受,也度過一次難忘的午餐饗宴。
午休時間,師姑播放《父母恩重難報經》影片,給我們觀看。在這部影片裡,我體會到生命是很難能可貴的,我們必須好好珍惜,要做一些對自己、對他人有意義的事。觀賞完影片後,我們便出發前往金門高中體育館旁邊的空地,進行「動手做環保」的活動。我們把從三個垃圾集中區收來的垃圾,依照垃圾的種類分好,並做一些必要的處理,大家分工合作,揮著汗努力的盡一分心力。完成後,大家都一臉疲憊的樣子,但,還是打起精神,走回慈濟共修處。
師姑們請我們喝冰涼的仙草湯,解渴消暑,也讓我們稍事休息。接下來就由曉嵐師姑主持最後「圓緣」的活動,她先給我們一些寶貴的開示,再逐一送我們結緣的禮物。結束後,師伯、師姑們送上叮嚀、愛的小禮物和祝福的言語,並且目送我們搭上遊覽車,結束這為期一日的活動。
在這次的活動中,我領悟到生命的重要性!生命的形成是很不容易的,從我們呱呱墜地,第一次呼吸開始,生命就開始了。謝坤山先生因意外,失去雙手、右小腿,連右眼也喪失視力;不過,他卻從不放棄希望,甚至做到了正常人也無法做到的事-用口畫畫,還成為了有名的「口足畫家」。他不在乎自己身體上的缺陷,積極的把握自己的生命,並且使其發揚光大,讓我體會到生命有無限的可能,只要用心、堅持下去,你我都可以擁有燦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