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社會組第三名》孩子﹐我和你一起飛

發布日期:
作者: 吳瓊治。
點閱率:340

「鈴鈴……」手機響了,是身心障礙者家長協會社工打來的,邀我寫篇家有身障兒的心路歷程,對我而言應該是親身經歷、輕而易舉,但提起這支十塊不到的筆,卻讓我感到千斤萬斤的重,好像翻開一疊又一疊、一張又一張的舊相片,突然間又回到了過去,裡面有喜、有悲、有酸、有苦、有辣;回想過去,一幕又一幕的出現在眼前,我看著身旁這個沒有翅膀的天使,祈求老天爺借我一雙翅膀,讓我帶著折翼天使在愛中展開飛翔。
捧在手心的小女孩怡伶,在八個月大陷入生病風暴,因一場感冒併發為腦膜炎,甚至衍變腦水腫,八個月大的幼童連開了三次腦部手術,一連串的打擊徹底改變我的人生。
寶貝女兒與死神拔河,是身為母親的我永遠的痛,經過好幾年的歲月,我還是沒有辦法接受怡伶已是無法站立的孩子。老天爺沒有賜給她任何能力,她就像個長不大的孩子,不會說話,也不會走路,生活起居無法自行,做任何事都要假手於他人。不希望就這樣人熄燈滅,身為母親的我,面對接受是唯一的選擇。雨停了,就會看到彩虹;總是期待一切會好轉,希望一切沒事,盡力的讓她活下去吧!於是,甜蜜的責任開始了……。
給孩子一個看得見的未來。學齡求學的挫折,心疼女兒受的委屈,努力對抗多重障礙,一次又一次的打擊,但我們總是不放棄希望。記得開學的第一天,我拿著戶口名簿及身心障礙手冊到學校特教班替女兒辦入學,老師只看到身心障礙手冊就拒絕了,說你的孩子不適合來學校。當下我非常的難過,只有一個念頭,「不行!」,我不能就這樣放棄。於是我鑽研一堆身心障礙權益保障法規,我想要給孩子一條路走。對一位母親而言,這是一個多麼艱難的課題,經過一番努力,教育單位終於被感動,願意給怡伶一個學習成長的機會與空間。怡伶順利入學了,但一個腦性麻痺的孩子,學習本來就跟一般孩子不同,要讓老師一下子接納,確有困難,身為媽媽的我,只能陪孩子一起到校學習,用耐心帶她慢慢長大。沒有藥物治得好腦麻,上天給媽媽只有考驗與希望。考驗媽媽的愛心與耐心,只希望孩子能快樂的長大。我什麼都願意去努力,只希望在嚴苛的考驗中找到一條路走,只期盼軟弱的生命也能長出硬繭。
為孩子的權利據理力爭,生命不該為誤解而退縮。當問題來臨時,要求勇敢面對,努力的向前進,這也是怡伶給媽媽的考驗,給媽媽成長的空間。怡伶如今已經16歲了,猶如利箭的言語、輕挑的指指點點,鑽入耳裡、映入眼底,痛在心裡。用感恩與諒解努力活下去吧,把淚水化作為愛,忘記那些傷我的人,也謝謝那些幫助我的人。感謝家人的一路相伴,讓孩子成長的路不孤單。
在得與失中,我慢慢認識自己。留下簡單的身影,讓彼此有更輕鬆的開始。孩子對父母而言,就像一顆種子,當我們細心栽培時,總盼望他如花朵般的綻放姿采;但縱使花朵,永遠也無法盛開,在層層疊疊的遺憾裡,同樣要迸發出希望的光芒。
孩子,讓我和你一起飛吧!別害怕現實的無情,媽媽會陪妳一起渡過人生每個階段,讓妳不會感到寂寞。生命都該有它的出口,直走不行,轉個彎,還是會發光、發亮!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