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歡的農村
我從小就住在農村,它蘊藏了我的童年。
在過去,我的假日非常忙碌,但我卻過得很開心。國小時我住在阿嬤家,早上吃完飯後,就和阿嬤去田裡耕田、抓菜蟲、施肥、拔雜草……哪像現在的人整天遊手好閒,在家裡玩電腦遊戲、看電視而虛度光陰;而我卻是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充實生活。但我從不喊累,反而能從中體會到生活之趣。
耕田並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因為我必須要用鋤頭去除草,除得不確實,之後很容易便會再長出雜草來。有時候還得講求速度,否則當你除完前頭的草時,後頭的草早已冒出頭來向你搖擺揮手,難免使自己心灰意冷、開始厭惡起這日復一日的除草生活。
再來便是播種,我還記得,當時田裡是種芋頭。我將一顆顆又小又白的芋頭往土裡種下,等到芋頭長出來時,還要去羊舍裡挖羊糞便來施肥。大家想到糞便一定都覺得臭氣沖天,但其實羊大便一點兒都不臭,還是一項很好的肥料,可以省掉好大一筆肥料錢。
過了一段時間,芋頭因為比較沒有菜蟲孳長的問題,所以葉子保留得完好無缺,可是其他蔬菜就沒這麼好運了,例如高麗菜、小白菜、空心菜等都被咬得坑坑洞洞。即便如此,我還是堅持不用農藥,只徒手把一隻隻菜蟲抓到一個桶子裡,下午時再拿去餵雞,如此又能省掉一筆飼料錢。只是有時候,抓蟲的速度比不上菜蟲生的速度,不過我還是想出了辦法克服了這個問題,那就是「食物鏈」。
只要在晚上時去路邊抓一隻公螳螂和母螳螂,讓牠們交配,過幾天母螳螂會生卵,再等到這些卵生出小螳螂時,把牠們放到田裡吃菜蟲,就可以迅速地消滅掉許多菜蟲。只可惜這方法有個缺點:必須一直重複,因為螳螂不可能會永遠地留在田裡。
終於到了芋頭收成的時候,我一樣拿了鋤頭去耕芋頭。耕作時一直鋤到蚯蚓,這是個好現象,代表土壤裡蘊含了很多養分,而這些被鋤頭挖出來的蚯蚓也能夠餵雞,真是一舉兩得。
芋頭數量如果多到能夠拿去賣,能有一斤五十元的價格,如此一來,我還能獲得一些零用錢,不僅在心靈上很滿足,更能在生活中得到一些實質好處。
現在上了國中,生活變得忙碌許多,沒有甚麼時間種菜。但只要有機會,即便是長大後出了社會,我還是會再繼續種菜,因為我愛農村,這片生我養我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