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詩的啟示
發布日期:
作者:
中正六○三蕭郁文。
點閱率:2,545
詩,是文學作品的一種體裁,用簡短的文字讓人體會深奧的道理。詩,同時也是詩人對情感的表達、景物的描述。不同的詩,就會有不同的形式、不同的風格,人們在吟詠朗誦中,會擁有不同的體認與感受,值得回味。
李紳的憫農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讓我感受良深。烈日當空的中午,儘管天氣炎熱,農夫仍舊在田裡辛苦工作,額頭上的汗水,一滴一滴的落在泥土裡……。生活在這個物資豐饒的時代裡,很難體會早期社會中,農人每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辛苦。早已對餐桌上那一碗碗米飯、一盤盤菜餚習以為常的我們,是否想過,在擁有一頓晚餐的背後,是經過農夫努力了多久,才讓我們享受到它的香甜。
在校園生活中,「午餐時間」是令許多同學期待的,每每經過一段愉悅的午餐時間後,總會看到餐桶裡裝有滿滿的廚餘,而這些廚餘正是同學們吃不完的飯菜所集合起來的,包括自己在內,都浪費了農夫們辛勤工作的成果,讓人十分感慨。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或許都在無意間作了許多「浪費」的行為。
目前,世界正面臨氣候異常、全球暖化等問題,許多地方更是發生了乾旱、水災,使農作物的生長更是難上加難。面對這些問題,我們還能在這樣揮霍嗎?
我們還能再浪費嗎?我們還不珍惜嗎?我們應該要有所行動!學會珍惜我們所擁有的一切、學會惜物愛物、學會感謝為我們所付出的人,讓我們的生活繼續擁有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