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記憶中的味道

發布日期:
作者: 湖中/陳子茉。
點閱率:941
字型大小:

深棕色的外殼包裹著誘人的金黃,歷經熱度的洗禮,散發出一股淡淡的焦香。咬一口,滿滿的綿密和暖人心脾的甜,從舌尖開啟,蜂蜜般的甜美在齒頰縈繞。每一年的秋天,這份甜蜜的滋味都會如約而至,又在春末悄然離開。糖炒栗子,是我記憶中最期待,又最懷念的味道。
每年的寒暑假,媽媽都會帶我回杭州看望外公外婆。那是一座美麗的城市,也是我眷戀的家鄉。杭州的冬天雖然冷,但我依舊期待,第一期待下雪,第二期待就是栗子。下雪,可遇而不可求。許願栗子,可以每年都有。每逢過年,全家人一起去阿祖家拜年。外公或者外婆,總有一人會特地去阿祖家附近的炒貨店,排隊買糖炒栗子。運氣好的時候,很快就可以買到熱呼呼的糖炒栗子。但有時,需要等上二三十分鐘,甚至更久。外公外婆也是樂此不疲,即使天氣冷,也堅持排隊,因為我和媽媽都愛吃糖炒栗子。當一大袋剛炒好的栗子被提著,進入阿祖家,屋內早已擠滿了前來探訪的親戚朋友,糖炒栗子瞬間晉升為下午茶的主角。那時年紀小,我不會剝栗子殼,送到我面前都是黃澄澄顆粒飽滿的栗子仁,帶著些許餘溫,暖暖的香甜,那是記憶中過年的味道。
雖然,栗子的產地大多在中國的北方,但是糖炒栗子的身影卻遍布大江南北。國小的各個假期,只要爸爸有空,就會帶我去中國各地旅行。我們從廈門出發,去過不少城市。只要季節合適,媽媽就會用手機地圖搜索我們有可能途經的炒貨店,尋找糖炒栗子的蹤跡。秋冬季節,在廈門、在廣州、在汕頭,或在上海,我吃過從不同店家出爐的糖炒栗子。即使那些栗子大小形狀各不相同,有的形似焦糖色的水滴,有的是小巧鼓鼓的半球型,只要是溫熱的狀態,栗子還是記憶中熟悉的綿密香甜。
十歲那年的雙十假期,我第一次踏上中國北方的土地。下午在廈門登機時我還穿著短袖,傍晚抵達天津,我換上長袖T恤和外套,還是能清楚感受到北方初秋季節,入夜之後越晚越濃的涼意。晚餐後,我們沿著海河,去找天津之眼│一座建在橋上的摩天輪,也是天津的地標之一。媽媽又開啟了她的栗子雷達,找到一家小寶板栗。很快,一袋熱呼呼的糖炒栗子就加入到我們的三人行。天色已晚,我看不清大名鼎鼎的天津甘栗是什麼顏色,只記得栗子握在手心,暖暖的,可以抵禦秋夜的微涼。我們一邊走,媽媽一邊剝栗子,她可以只憑手感,用食指和拇指在栗子周身輕輕按一圈,就取出完整的栗子仁,再遞給我。偶爾也會遞給我兩三顆出爐就開口笑的帶殼栗子,我也能很順利把栗子去殼。當手提的一袋糖炒栗子變成了一袋栗子殼,我覺得天津的秋夜也沒那麼冷了,那是糖炒栗子的魔力。
隔天,我們就啟程前往這次旅行中我最期待的目的地│北京。在慕田峪長城腳下,我第一次見到野生的栗子,棕色或者黃綠相間,佈滿尖刺的外殼,包裹著兩三顆頭上頂著一撮毛的新鮮栗子,像極了小時候繪本故事中的刺蝟栗栗。正值栗子上市的季節,即使在北京,買糖炒栗子同樣要排隊。在什剎海附近的地安門西大街,遠遠就能看見秋栗香的招牌,和排長隊等候的民眾。我們三人輪流排隊,只為等候一袋栗子。店鋪內六個炒爐列成一排,透過圓形的視窗,我看到栗子在爐內不停翻滾,站在街邊等候也能聞到陣陣栗香。雖然站了將近半個小時,但是栗子到手的那一刻,我覺得等待的30分鐘是值得的。秋栗香的栗子清一色的小個頭,輕輕一磕,整個金燦燦的栗子仁就脫殼而出,飽滿的栗肉如蜜蠟一般,軟糯可口。在秋風初起的午後,我們提著栗子,伴著栗香,走過什剎海,穿過煙袋斜街和南鑼鼓巷,在這座歷史悠久的古城,品味、尋訪。
十月的杭州早已滿城桂香,十月的北京也是銀杏金黃。又到了栗子飄香的秋天,我只能在記憶裡搜尋,那一點一點閃亮的金色,關於旅行,關於新年,關於家的味道。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