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成長中逐漸明白的一件事
我是個對自己黑歷史總是記憶猶新的人。還記得小時候,媽媽帶著我和兩個姊姊一起來參加朋友們的聚會活動,有一家也有三個小孩,我們玩得很開心,成了朋友。晚餐後,大家聚在一起玩一個類似狼人殺的遊戲,我因為不明白玩法,只能在旁觀看。我知道誰是狼人,看著大家一直找不到,便覺著急又好笑,一時頭腦發熱,做了一件至今仍十分後悔的事。
那時我站在那個身分是狼人的小孩背後,小聲說了句:你就是狼人吧?但話說完我就後悔了。這是個要隱藏身分的遊戲,就算只有我和他聽到,我也不該說出來,他略為慌亂了一下,很快又冷靜了,沒有說話。現在,我還是常常想起那天的情境。長越大,明白的也越多,為小時候的自己深感羞恥,當時哪怕等遊戲結束了再說也不會怎樣,甚至不要說更好。
說話時的語氣、時機十分重要,而我卻常常說錯話。有一次我和朋友放學一起走路回家,我好奇她家的店名叫什麼,是一個我不記得的名字,一時嘴快:「沒聽過耶!」尷尬的氣氛瞬間蔓延。其實我的想法是我記不住店名,也可能是我沒有去過的店,但我的語氣不對,會讓人有種不愉快的感覺,好像那間店沒沒無聞,但我並不是那個意思啊!
諸如此類的事情時常上演,也導致我越來越不喜歡說話,可我深深明瞭與人溝通的重要,掌握好說話的時機、語氣和內容,對我而言還是有些難度,也許以後長得更大了,經歷的事更多,我也可以更會說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