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種學習
學子琅琅上口的讀書聲此起彼落,在寂靜的校園裡展現出一道生氣,可再往細裡探究,卻不是所有人都同心協力地完成這場分貝比試,有的人另闢一處烏托邦如麻雀般與鄰座吱吱喳喳,有的人則安穩在自己的世界裡沈睡,那灘口水便使人知詳,他究竟有多麼沈穩。學生的本分自古以來都要求「學習」,課前預習、課後複習,可到底習得什麼?已從世俗的眼光中成了課內讀物,但在我心中從來都有另一種學習。
向藝術學習。不只是課本裡需要一件一件背熟的藝術,而是向窗外看去,一抹湛藍、一抹深綠、一抹灰白。對我來說光是顏色的安排就值得學習,光影的呈現、景深的表述甚至是構圖的排序,若沒有顏色加以調和,那必定會無聊到令人乏味。藝術表述的從來都不只是美,有時細思一番,它所能概括的都是些內心無法用言語闡述的想法,不用對著棋盤似的稿紙擠壓出想法,對著畫紙、相機,不用任何壓力,那些意象卻自己如湧泉般冒出。所以向藝術到底能學習到什麼?我認為更多的是一種釋放,學習將情緒轉化成另一種體象的藝術。
當然,所謂另一種學習能夠包含很多種東西,小至路上的小貓小狗,大至地球上人口的流動,那些都能使我們學習很多東西,不再只是知識上單方面的承載,而是在生活中、書本裡,甚至臉上的一顰一笑都能擷取到什麼,也許所謂學習,從來都不是以各個朝代都有的課本為出發,而是從生活中的體驗,去和課本感同身受,再將這些都填進腦海裡,才是學習真正的本意。
不把學習當作一項本分,而是把它當成一種興趣,不讓學習等同於課本,而是把他的內容當作生活,這是在課業繁重壓力下的我所體悟到的,有人說:「當你的工作不會對你造成壓力時,那說明你成功將你喜歡的和工作結合在一起。」是啊!如果不將學習當成會產生壓力的東西,那想必會是很快樂的。如果能學習到這些,想必你也有自己的另一種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