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的美麗與哀愁
我的家鄉是「固若金湯,雄鎮海門」的金門,它位於中國旁,又稱「浯洲」。金門四季分明,冬季乾冷,春季多霧。因為土地貧瘠,加上水資源不足,所以很少種水稻,多是旱作。金門曾是戰地,於是人民用炮彈殼做菜刀,做出來的菜刀又尖銳又鋒利。金門人親手做出的貢糖特別有人情味,吃起來很甜蜜,我非常喜愛我的家鄉。
金門的確很美!一片片金黃色的高粱田如同夕陽照向大海。一間間古厝挺著又尖又長的燕尾,像一隻隻準備展翅高飛的小鳥。一尊尊風師爺立在村落的入口處,是居民心中威風的守護神。在小金門,看得到綠綠的綠石槽。在大金門,高高的莒光樓呈列著一件件古老的物品。每次看到這些景象,我總是在心中想:「原來金門這麼特別!」
但我的家鄉由於天災、人禍和外來的汙染,也出現了殘破的一面。因為乾旱,所以水情吃緊,只能跟對岸買水。春夏交際時,濃濃的霧讓人看不清楚前方,飛機也就無法起降。大陸大量排放廢氣,因此東北季風一吹,霧霾隨之而來。因為順著海流,所以大陸的垃圾都漂向金門,讓金門的海邊都散布著垃圾。種種的畫面,讓人感到深深的憂愁。
多麼期待我們看見的金門,多點美麗,少點哀愁。希望金門能更美好、更環保,才能揚名國際,金門非常美麗,所以要珍惜它,就像甘哈曼所說:「人們常常將自己周圍的環境當作一種免費的商品,任意地糟蹋而不知加以珍惜。」從現在起,我們要愛護金門,讓它不會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