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過遷善
引用到孟子的思想:「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一段話,我理解為每個人從一開始不懂事時就是善良的,生下來就有善良的本性,但因為每個人的學習環境都不太一樣,所以性情也會因此而有很大的差別。
小時候就常聽大人們說:「人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顆善良的心。」那時不懂為什麼善良如此重要。直到聽老一輩的人和我說了「周處除三害」的故事後,我才知道原來善良是如此重要……。西晉時期,有一個叫周處的人,自打出生以來,便無人管教,整天遊手好閒,不肯讀書,但由於他身強體壯、孔武有力,經常恃強凌弱、欺善怕惡,當地居民對他無可奈何也束手無策。南山住著一隻白虎,常傷害百姓們,令百姓們苦不堪言。當地還有座長橋,底下有一條大蛟龍出沒無常。對此,給百姓們帶來極大的不便,人們合稱為「三害」。
有一天,周處在街上亂逛時,看到百姓們個個都愁眉苦臉的,在好奇的驅使下,他便向一位老人問起:「今年收成不錯,為什麼百姓們都悶悶不樂的?」老人無奈的說道:「義興三害未除,大家怎麼也樂不起來。」周處聽了老人說完三害分別是誰後,非常吃驚,立志要改過自新,並將其它兩害消除,後來更拜了兩位有名望的老師,刻苦耐學、修養品格,最後更是成為一代忠臣,百姓們皆為稱頌。
聽完這個故事後,讓我知道其實只要發覺自己的錯誤,想要重新來過也是可以的,只要能夠改過自新,垃圾也會變黃金,做人可以什麼都沒有,但一定不能沒有一顆向善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