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多做多得

發布日期:
作者: 城中/楊甯鈞。
點閱率:1,072
字型大小:

自幼長輩、師長們總教導我們要熱心助人,好人有好報,但多做真的多得嗎?現代生活忙碌,要承擔的事務堆積如山,越認真、能力越強者容易受人之託,甚至直接扛下別人的工作,於是「能者多勞」。自己的事務都處理不完了,還要為他人殫心竭慮,豈不加重自己的負荷?尤其是那些對自我要求高、不懂拒絕他人者,想要把每一件事做得完美,最後超出時間限制,反而徒勞無功,甚至壓力上身,病癥悄然種下。秉此,幫助他人前要先衡度自己的時間、能力,不要攬下他人的工作,埋頭苦幹,這反而讓別人喪失學習的機會,因此,懂得適度拒絕很重要。
現代社會,人們忙於自己的事,很難再有心力去協助他人,然而,社會上卻也不乏熱心助人的典範: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為了年輕的下一代健康著想,買下一千多萬劑疫苗;歌手費玉清分別捐了數百萬到醫院、慈善機構、流浪動物安置中心,將掙的錢化作回報贈予社會;作家趙鍵斌和賣可麗餅的黃老闆合作,讓偏鄉孩子也能體驗繽紛美妙的滋味,足跡遍及全臺灣,將愛不斷散播……。
雜誌中一則故事令我感動萬分:「十元阿嬤」莊朱玉女和丈夫一同到高雄港做碼頭裝卸工作時,她發現工人們要做勞力粗重活,以換取微薄酬勞,她便開始提供免費餐食給工人們,到後來拗不過客人的央求,也只要酌付十元,就能飽餐一頓,且豐富的菜色與營養兼具。每當阿嬤到市場買菜,菜販們都認為她做的是賠本生意,力勸阿嬤漲價,阿嬤堅持出外人討生活不易,堅持不漲。縱使風吹日曬雨淋,碼頭邊總會瞥見阿嬤佝僂的身影,阿嬤的兒子屢勸她休息,阿嬤心念著如果不繼續販賣,那些工人只能挨餓。阿嬤陸續賣掉七棟房子,無怨無悔的付出,將資金持續投入變成一份份溫暖的餐點。很多人認為阿嬤很傻,她告訴子女們:「布施的人有福,行善的人快樂。」阿嬤一直延續這樣的意念直到二度中風,不得不中止善行。被她幫助過的人無數,這些愛心餐點撫慰無數碼頭工人的心,被譽為「艱苦人的守護神」。
「十元阿嬤」過世後,她的兒子成立了基金會,盼望這份愛能持續流傳,也在阿嬤的故鄉澎湖吉貝島樹立雕像,讓大家永遠記得阿嬤,也懂得去感謝身邊默默付出、奉獻的英雄們。
在殘酷的戰爭後,流離失所的難民亟需協助,周邊國家有人願意伸出援手,提供其容身之所與果腹糧食,收留最多難民的國家為土耳其和哥倫比亞,不過他們也被貼上了「別的國家有困難,就一定要幫忙」的標籤。收容過多的難民會使土地、糧食的需求變大,易導致物資匱乏的窘迫之境;文化、語言上的差異,易引發不同種族間的衝突。收留太多難民會造成內耗負擔,但不收又會受到國際間的撻伐及自身良心的譴責。換個角度思考,若土耳其和哥倫比亞不願伸出援手,還有幾個國家能夠提供協助呢?
電影〈鋼鐵英雄〉的主角從軍時因宗教信仰而不願開槍射殺敵人,自願擔任軍醫,長官逼他退伍,同袍也對他冷嘲熱諷,即便連連遭受打擊,仍堅持自己的信念。在一次戰爭中,他憑一己之力救下七十五個人,同袍們對他感激不盡,長官更對他刮目相看,並頒發榮譽勳章。主角一開始付出許多,卻被冷眼以對。他依舊擇善固執,堅持對的事,最終得到眾人的尊重與肯定。
多做不一定多得,但內心會感到充實。孟子曰:「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多做不一定會得到物質上的酬償,卻可從「做」中學習到很多知識技能,且幫助別人內心會感到無比幸福;「不做」雖然很輕鬆,但會失去很多學習機會,也得不到助人的喜悅。如果是你,你會選擇「做」或「不做」呢?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