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了家人的人生,是黑白的
大樹沒有陽光,便會枯乾;小花沒有蜜蜂,便無法傳宗接代;螞蟻沒了同伴,便會自此消失;而人入紅塵,總有不可或缺的事物,是使我們堅持到底的信念,亦或是支持我們活著的曙光。
科學家覺得追根究柢的精神著實重要,沒有它,人類便如無頭蒼蠅失去方向;運動員覺得堅持不懈的毅力十分可貴,若消失,一切成就皆無法成真;學子少了閱讀,便會對世界陌生不已,而我則是認為:少了家人的人生,便毫無溫暖。
在我生命中,還未出生時,便與母親相互連合,互通心意;兒時,是與外公外婆的農家生活、與表兄弟姊妹的歡愉時光;少年時期,是與媽媽一同旅行、一同談天說地的喜怒哀樂,「家人」總是與我的生活密不可分。
在與家人相處中,沒有隱藏,沒有表裡不一,是真真切切的情感融合。有家人的地方,便是我的避風港,所有的心事,都能傾訴而出。心情不好時,窩在媽媽的懷抱,便能得到溫暖;無聊時,和表弟妹一同歌唱、一同玩耍,便能樂不可支;玩累時,幫外婆剪指甲,也是一種身心上的愉悅與昇華。
我的人生中,若是沒有家人,便是真實的黑白,愉悅少了大半,溫暖幾乎消失,就像心底破了大洞,愛都流逝,自己若沒被愛過,怎會知道如何去愛呢?
家人不只帶給我滿滿的愛,他們的身體力行也令我耳濡目染,有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皆是由這個管道獲得的。外公外婆用他們親身的經歷,教會了我刻苦耐勞的精神,他們從事的工作既沒有舒適的環境,也沒有很高的薪資,他們少年時期便出社會幫忙補貼家中經濟,外公是家中長子,為了種田養家而放棄學業,外婆在戰備時期,還承接幫軍人洗衣的任務,他們沒有一句怨言,用粗糙的手養育了六個孩子,直到他們成家立業。
而在我成長過程中,媽媽也影響了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不只在人際相處上,也在學習新知的態度上。她會對我說:「學習要把自己當成海綿一樣,不斷吸收知識。」她教小時候自視甚高的我,不要驕傲,學海無涯。他們的一舉一動皆映入我的眼中,印在我的心裡,讓我一步一步地成長茁壯。
他們用愛澆灌我的心靈,滋潤我的生命,使我逐漸成熟懂事,我一直心懷感激,我雖時常於節日時寫卡片對媽媽說:「感謝您的教導、養育之恩。」但我知道這十四年的辛勞怎是句謝謝就謝得完了?希冀從現在開始,我能待他們好,孝順他們,但養育之恩,難以回報,即使如此,也許在未來,我仍會有「子欲養而親不待」之心情吧。
家人帶給我如彩虹般的人生,紅是新年團聚的那片紅,橙是同外公吃橘子的那粒橙,黃是中秋烤肉的那圓黃,綠是晚餐菜餚的那盤綠,藍是母親騎車接送的天空藍,靛是與表弟妹打球的天色靛,紫是媽媽幫我蓋毛毯的那床紫,若少了家人,我的人生定是黑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