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孝順
「孝順」是眾所周知的道德觀念,但真正能實踐的人卻寥寥無幾。古人云:「百善孝為先,萬惡淫為首」,旨在提醒人們孝順的重要性。那麼,孝順究竟是什麼呢?孝順即尊重、敬重父母,聽從他們的教誨。為何我們要孝順父母呢?因為我們在誕生時,父母勤勤懇懇地照顧、無怨無悔地幫助我們,正因如此,我們有責任孝順他們。
曾子雖然過著節儉的生活,但仍然每餐都為父親準備美味的酒肉。他更是為了不與父母遠離,放棄了多次到異地擔任官職的機會。有一次,他品嚐生魚,雖感美味,但因母親生前未嘗過生魚,他放下碗筷,決定不再食用。父母離世後,每次參加喪禮,他都會深感思念,淚水不禁滂沱。曾子的行為展現了極高的孝順,生活節儉卻不吝給予父親美味飲食,對母親的想念更使人感動。
「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孔子指出現代的孝順應當是有能力養育父母。但若心中缺乏敬意,那和養馬狗又有何區別呢?社會上經常傳出獨居老人孤獨死亡的消息,這是否與兒女無法常回家照顧有關?社會結構的改變,讓許多老人無法得到充分的照顧,導致悲劇的發生。
當遭受兒女遺棄時,大多數老人都無法接受這樣的現實。長時間的養育之恩,卻換來兒女的冷漠離去,這種無奈令老人難以釋懷。孟子曾言:「大孝終身慕父母。」父母對孩子的愛恩永不止息,而兒女對父母的思念如同樹上的枝葉,時而擺動,時而靜止。正是父母的無微不至,讓我們深感孝順之重要。孝順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是準備美味的食物,也可以是幫忙家務,甚至是陪伴父母出門旅遊。最終,切勿忘記保持一顆感恩的心,對父母表達真摯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