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教學
俗諺有云:「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旅遊對我來說,不僅能放鬆身心,也能增廣見聞。
上週四,我們全校一起穿過金門大橋,走讀烈嶼。在一天的學習之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個主題就是與鄉土教育有關的「吳秀才厝」。
吳秀才厝是一棟擁有一百八十三年歷史古厝,雖說只是一動老房子,但是屋裡屋外,卻處處充滿著老祖宗們的智慧。一踏進前廳,我就看見了復古的紅磚,可是細看之下,卻發現有幾塊磚不太一樣,經解說後,我才明白原來那是全金門只有五秀才厝才有的七星水溝。
解說員吳水澤校長告訴我們,在以前水有著財的意義,所以當雨流入天井時,不可直接用水溝將水排掉,不然就會漏財。為了不讓財漏掉,聰明的古人就刻意把排水孔設計的細小又蜿蜒,讓水能慢慢流向屋外,這就叫細水長流。而因為吳秀才厝有七個小水溝,像北斗七星一樣,顧名思義,就稱做七星水溝。
走入左護龍,我發現有一扉門特別狹小,需要側身低頭才能通過,是因為在建造時建材不夠使然嗎?不是喔!因為那扉門是子孫在拜見長輩時會通過的,為了表達晚輩對長輩的尊敬和謙虛,走過時必須低頭側身才能到達正廳。
原來一棟房子裡也能蘊含如此多的奧秘呀!古人真是有智慧,這棟吳秀才厝處處充滿著奧妙,連紅磚上的人和丁字型也代表著人丁興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