浯城廟會
發布日期:
作者:
盧旻彥/城中。
點閱率:569
每年農曆的四月十二日,是浯島城隍爺從舊金城遷到後浦的「遷治紀念日」。學校為了配合此一活動,特別停課讓我們去觀看、體驗廟會的熱鬧氣氛。
廟會的那一天,全班同學就興奮的討論下午的廟會。而班上的一些同學也有去參加廟會,令我們更期待下午的廟會。到了下午,距離廟會的時間越來越近,同學的心情也越來越亢奮。終於,廟會遊行的時間到了!只見所有人都往學校指定的觀看地點出發,趕緊搶個好位子,站定後,就等遊行隊伍的到來。等了許久,終於聽到了鑼鼓咚咚的聲音,也看到「遷治紀念旗」。只見顏柳督察、范謝將軍走了過去,好不威風。接下來,便是神轎群經過,只見抬轎者使勁搖晃,以示神威。城隍爺轎子經過了,後面跟了許多善男信女,人人手中拿著香旗與香柱,虔誠的膜拜。接著,最熱鬧的隊伍來了!四里的陣頭相互較勁,比熱鬧、也比面子。
今年,因為是東門作「爐主」,所以四里的遶境順序便為「西南北東」,「爐主」殿後,表示禮讓。陣頭中,首先由旗隊先行,接下來便是神轎經過,鞭炮拚命的放,嚇得班上女生花容失色,四處閃躲。這時,一隊隊的藝閣走了過去,藝閣是由孩童扮演民間故事,搭載在三輪車上,跟著遶街遊行。最精采的是小學生的舞龍、舞獅、車鼓陣,只見獅子左右盤旋、上下翻滾、玲瓏可愛。而車鼓陣則是以平時磨練的成果展現出來,博得滿堂采。鑼鼓的聲音漸漸不見,神轎也各自回到廟裡,城市也變回往昔的寧靜,那就代表廟會結束了!而黃昏時,絡繹不絕的請客人群,又掀起了另一波高潮。
這次的廟會有多出了許多新陣頭,令人耳目一新。四月十二迎城隍是金門的傳統習俗,具有重大意義,我們要把它保存下來,日後大人帶著小孩,代代薪傳,去尋找這些最原始而親切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