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孝順
我國自古以來,均以倫理為維繫社會的中心,而孝順則為倫理的根本,為安邦定國的原則!
怎樣才算是孝呢?孔子曾對學生子游說:「侍奉父母要謹慎恭敬,才算是孝。」又對子夏說道:「如果侍奉父母不能和顏悅色,就不算是孝。」
烏鴉知道反哺,羔羊懂得跪乳,如果連人類都不能孝順父母,豈不是笑話嗎?有人認為只要養父母,就算是孝了,這跟養寵物有什麼分別呢?母親懷胎十月生下我們,辛苦工作賺錢,打點我們的生活,無時無刻關心我們,把我們照顧的無微不至,父母的恩情實在昊天罔極呀!我們怎能不報答呢?二十四孝就是個例,像不記恨的舜、夏天搧草席,冬天睡暖被窩的黃香及逗父母開心的老萊子等:::,他們的精神,值得大家看齊。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行孝須及時,因為人的生命有限,當你感嘆未能盡孝時,一切都已經來不及了,有些人父母安好時,只是麻木的賺錢,對父母毫不關心,等到錢賺夠後想盡孝,早已來不及,好比「擁有時不懂得珍惜,失去了才後悔。」百善孝為先,孝順就從現在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