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百年回顧與展望
時光飛逝,歲月更新,倏忽中華民國已建國百年,欣逢國家百年生日,衷心祝賀國泰民安,更藉此祝我鄉親諸事順遂,萬事如意。
金門早年由於祖國大陸戰事頻仍,繼北伐後抗日,抗日勝利後而又發生國共內戰,可以說國家長期處於內憂外患,風雨飄搖,無暇顧及處於大陸邊陲的金門。故我縣所稱仙洲之島,雖自民國四年建縣,然縣治尚無以繼,此期間的民主自治徒留口號而已。到民國三十五年我縣參議會成立,首次選出民意代表參議員共二十一人,是為我金門民主代議制度之始創,也是島上民主政治的開端。豈知民國三十八年大陸局勢動亂,國民政府播遷來台,我門的參議會也在此時宣告解散,但也因此金門卻一夕間由邊陲的島嶼而躍居為中華民國的重要戰略地理位置,屏障台澎軍事要津,成為其時的反共的前線,自此金門由於軍事上的需要而全面實施戒嚴,實行所謂戰地政務,從此金門實施軍管長達數十年。
迄至民國七十九年元月二十日,金門縣第一屆縣政諮詢代表選舉,是為金門史上繼民國三十五年的參議會之後第二度舉辦島上民主選舉的活動,此次選舉共選出了二十一位諮詢代表,中央政府旋於民國八十一年宣告全面解除戒嚴,回歸民主憲政。金門得於民國八十三年一月二十九日舉行金門縣議員選舉,選出了十六位縣議員,同年三月一日金門縣議會於焉誕生,金門縣正式回歸民主憲政,擺脫長期軍管時期,邁入真正民主政治時代。這不但是金門縣政史上的一大革新,更是我縣落實地方自治的里程碑。回顧這段滄桑的民主發展史,可見金門伴隨國家百年發展中,一路走來坎坷波折,其間經過我無數鄉賢先進的努力才有今天,更讓我們深切體認民主政治得來不易,值得我全體鄉親珍惜。
然依地方自治精神,民意機關縣議會乃受人民付託,肩負有監督政府施政、制定地方自治法規、為民請命,同時要看緊人民荷包,審查縣政的年度預算等任務。際此建國百年之際,過去民主那段崎嶇的道路,追憶過去,期盼未來,願我本會同仁,本於職責,以宏觀態度,專業專職的精神,善盡如下民意代表之神聖使命:
1、審慎審定縣政法規:依據地方自治精神,縣政府所研擬各項地方自治法規,均應送達本會審定通過才能實施,縣府在草擬法案過程,雖經承辦單位深思熟慮,成案後再送縣府會報討論,經會報通過後才送本會審議。但由於單純以行政角度看問題,缺乏民間透過民意的反映與思考,法律難臻完備。何況我縣議會乃合議制,議員來自各行各業,其中不乏有專業者,只要用心審查,則立法必臻完善。
2、監督縣府擬定長遠的建設規劃藍圖:金門一直以來,以文化立縣、觀光導向做為發展生存的主軸,然而,檢視金門各項建設,政府或民間,仍談不上有所謂長遠的整體規劃與建設,今後本會當更加著重於監察督促縣府要作一個可長可久的規劃模型,讓金門的建設煥然一新,即使不能成為明日新加坡,也要搭上所謂的海西大建設的列車。
3、發揮議會合議制的精神,探求民隱,為民請命,解決民怨:金門戰地政務期間,確實累積了不少民怨,這些民怨,以土地問題為最,許多原是當地住民祖先遺留之土地,如今卻不明就裡成了國有地,實在荒謬。其他民屋、財產被國軍佔用,卻未予補償案件仍多。還有國家公園內限建,以及軍管期間所造成的傷亡問題等案,面對這些問題,所引發之民怨,身為縣民的喉舌,我們有義務敦請縣府給予重視,並完善的解決,以紓解民怨。
4、認真看緊人民荷包,扮演民代角色:做為民意代表在議政功能就是嚴謹審查縣府年度預算,讓人民辛苦工作所繳的稅錢都能使政府花在刀口上。何況金門自身的稅收有限,大部份建設經費來自中央財劃分配及金門酒廠所捐贈於縣府的錢,由於經費有限、建設需求無限,因此如何善用經費,有效建設,更是民代必須嚴予把關的責任。
5、府會同心協力,爭取中央經費,推動重大建設:金門縣乃蕞爾小島,無論要發展觀光,或未來將金門縣建設養生島、國際島、大學島、乃至低碳島、體育運動島等等,交通是海島的命脈,也是一切建設之母,這是 國父說的。交通建設對金門而言,就是機場、港口、橋樑、公路等,金門的機場雖幾經擴建與提昇升降導航品質,但是畢竟中央預算有限,緩不濟急,而港口的建設似乎老是跟不上小三通人數驟增的需求,至於金烈大橋更是在金門人千呼萬喚的期待中,中央也象徵性地揭示動土的模樣,只是一座高達75億的大橋,中央僅在第一年度中編列了五百萬元,也難怪我全體民意代表們紛紛質疑中央建橋的誠意。我們希望金烈大橋能在建國百年之後落實興建,也算在建國百年的活動中平添一樁金門永垂後世的大建設。
金門伴隨建國走了一百年,有過滄桑的歲月,也有令人欣慰的史頁,金門未來應該有自己的特色,才能走出建設的象牙塔,我們有金門特有的名聞遐邇的金酒,更有保留完整的戰役遺跡公園及古蹟,如何把握馬總統所提「黃金十年、國泰民安」,積極興建一座美麗大橋或是大型遊樂場所,均是提昇金門觀光的商機,殷盼府會發揮功能,同為金門建設盡心盡力,只要中央政府大力支持,相信「中央地方一條心、金門建設一定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