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傳承與凝聚(第二屆金門青少年文學獎國小散文組佳作)

發布日期:
作者: 中正國小/李政軒。
點閱率:9,323

在端午節龍舟競渡的節奏裡,我看見大家團結一致,努力向前划的整齊劃一,讓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不斷增加;在元宵節暖呼呼的湯圓季裡,看見小朋友津津有味的一口接一口,吃著湯圓祈求全家團圓;在中秋節月圓人團圓賞月的氛圍裡,抬頭欣賞那一輪明亮的月亮高掛天際,顯得寧靜而幸福。而我印象最深刻的傳統節慶中,莫過於金門的宗教傳統嘉年華會-四月十二迎城隍。
「ㄎㄨㄤ!ㄎㄨㄤ!ㄎㄨㄤ!」在熱鬧喧囂的鑼鼓聲中,迎城隍熱鬧登場了。我急急忙忙拉著爸爸媽媽一同前往觀賞這一年一度的迎城隍踩街活動,擠得水洩不通的觀賞隊伍中,我只好拉長脖子,使盡全身力量踮著腳尖,吃力的遙望著遠方七爺、八爺左搖右擺的帥氣英勢。看著他們一步一步的慢慢向前進,我的心臟也撲通撲通的一點一點加快,七爺細細長長的鮮紅色舌頭真是顯眼無比。我吃力地鑽進人群中,像極了爭取偶像搖滾區一樣,渴望再靠近一點,近距離看八爺矮矮胖胖的身軀,嚴肅神威中更顯得幾分可愛,直到身影漸行漸遠,我才捨得放開視線。
突然一陣震耳欲聾的聲音從我背後傳來,原來是電音三太子,以一種快速且節奏獨特的特殊步伐移動著,大大的眼睛加上紅通通的臉蛋和上揚的嘴角,也深深的吸引我的目光。說時遲那時快,一窩蜂的小朋友突然一擁而上,原來是三太子的陣頭裡像「天女散花」一般撒出一把又一把令小孩們為之瘋狂的糖果。看著大朋友、小朋友搶成一團的景象,為整個踩街的陣頭增加了另類的歡樂氣氛和樂趣。
迎城隍陣頭中最吸睛的莫過於蜈蚣座,也是整個長長踩街隊伍中最具特色的亮點之一了!蜈蚣座上的每個小朋友彷彿縮小版穿越時空的古人一般,穿著五顏六色彩衣,掛著燦爛陽光的笑容,倚靠著一把把古色古香的遮陽傘下;傘下則是頸部掛著毛巾揮汗如雨扛著蜈蚣座的爸爸媽媽和長輩,勾勒出一幅穿越橫亙古今長長蜈蚣座的有趣畫面。蜈蚣座上的小朋友裝扮加上一抹天真稚嫩的童顏,逗趣可愛;蜈蚣座下的大人汗如雨下卻不顯疲憊,始終掛著甘之如飴的笑容。雖然每年都來朝聖這一幕幕精采有趣的陣頭畫面,卻仍一次次被這一代代人傳承的精神感動。爸爸拍拍我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你可別小看這蜈蚣陣,它可是有著驅邪除魔的神奇法力,又稱「百足真人陣」,蜈蚣座一節一節的每年都會在金城鎮公所前面的圓環盤繞,這象徵了團結一致、眾志成「城」的涵義!
經過爸爸一番解說,我對於這些金門傳統陣頭表演中所展現的金門傳統宗教的力與美,有著更近一層的認識和體現。從古至今,有著許許多多的傳統習俗被我們流傳下來,當然也有些習俗因時制宜被調整或慢慢地隨著時間消逝了。在四月十二迎城隍的活動裡,我看見整個金門地區的民眾團結一致展現的強大力量,藉由每一個人凝聚的強大力量完成一次次完美的遶境巡禮;四月十二迎城隍中,我看見人們誠心祈求老天爺賜予全家平安,保佑人們幸福喜樂每一天;四月十二迎城隍裡,我看見百年民俗信仰與宗教文化在傳承與凝聚中被一代代的傳承下來。每一個宗教文化都有被保留的價值;每一個陣頭都擁有百年以上的歷史;每一個踩街活動都有人們用汗水凝聚地方文化、傳承代代精神的意義。我愛我的家鄉-金門,歡迎大家來我的家鄉作客,來看看熱鬧的迎城隍遶境,來參與這精采的宗教活動,來體驗美麗的金門風情。(稿件由金門縣政府教育處提供)


評語
關於散文寫作,綜合來說有幾個面向可以在乎,比方我們可以看這篇散文作品的「字詞的掌握度」、「篇幅與結構的掌控能力」、「敘事引導的技術」等等的眾多考量。正因為是孩子們,我還有一個想法是,多鼓勵孩子們書寫「多年後回頭看仍有價值的紀錄」,就像看一個記錄片一樣,記錄自己這年紀的見聞與想法,散文也能是「文字記錄片」,未來長大回頭看,這會是無比寶貴的回憶。
  評審過程中,我也從每個老師的意見回饋中,獲得許多想法,而調整最初預設的名次,也從作品中認識了很多我原本不熟悉的地方文化,是一次很美好的閱讀經驗。
  本次的國小組作品,可以看出國小低年級組的真誠,與國小中高年級組的孩子們,有著即將步入青春期時的各種煩惱。評審老師們在近百件作品中挑選,其實選出的作品很集中,而且分數落差很小,除了前三名之外,決議多給予佳作獎,鼓勵孩子們繼續創作。
 作品之中,不管是〈六公全〉、〈在水一方的思念〉、〈我心目中的英雄〉、〈我的家鄉金門〉、〈金門話真趣味〉、〈祖孫蚵情〉、〈傳承與凝聚〉、〈這些日子我吃的午餐〉等等,都呈現了孩子在金門的見聞。〈窗外的白頭翁〉則是一篇特別的生態觀察散文。
  這些作品都有可取的優點,當然也有些小小缺點。比如,孩子的散文常常會有許多「感慨」,比如「感慨環境改變,所以我要如何如何……」,但在敘事技術上,可以略將「感慨」的部份縮減,如此建議是因為篇幅有限,所以要把自己眼睛看見的那些景色,或內在心情做更深的紀錄和描寫,會是更佳的篇幅結構方法喔。
  孩子們一定要多寫多記錄,全都是無比珍貴的回憶。張英珉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