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返鄉(第二屆金門青少年文學獎高中職新詩組佳作)

發布日期:
作者: 金門高中/許恩婷。
點閱率:9,996

返鄉的路很蜿蜒
當嶄新的柏油鋪在眼前
返家的路很蜿蜒
當粼粼的海波阻在腳邊


一隻隻母雞向東飛
一顆顆蛋落在島北
不論是摔碎
又或是幻滅
皆頭也不回


在沙岸上期盼
在碼頭上等待
龐大的鐵漢扯開笑顏
吐出羔羊幾枚
見不到遊子的焦慮
伴柴油瀰漫在海畔


那島被迷霧遮住
幼鳥看不見回頭路
靠隻字片語輪轉的落日
磨碎
固若金湯的花崗岩
人啊
等風吹那霧散
候那伊人回岸


皺紋中無盡的悲嘆
晚霞中燃盡的斑斕
誰能穩住那顆漫顫的心
點明那遠端的淚?
(稿件由金門縣政府教育處提供)


高中職新詩組總評人楊佳嫻
  對許多作家來說,家鄉是取之不盡的寶藏,不同年紀往回看,總能領悟出不同層次的況味。而青少年成長時期,又可能是一個人一生中最為敏感與徬徨的時段,早熟的文學心靈,往往由此發跡。青少年文學獎高中組,正是讓青春敏銳的文學心靈,以各種角度呈顯家鄉人事物景,可以見出記憶之所繫,也可以看出洞察力。家鄉一直是曖昧的存在,在世界各國的文學中,它也許是深層的對象,也可能是急欲逃離的枷鎖,而更多是這兩種意義糾纏交織,成為一份難解的心結,有些作家一生都在回應家鄉帶來的難題。
今年度得獎的四篇作品:首獎〈酒局〉以酒局比喻兩岸關係,強迫參加指明了不對等的權力關係,而碰杯聲響如砲擊,也回溯了歷史的魅影,全詩新穎而大膽;二獎〈鱟〉以金門的特殊海洋生物為題,利用四段式結構,靈活呈現鱟的生物習性、生存環境以及文化意涵;三獎〈風〉則以風之流盪細數過金門的風土與歲月,布局穩妥,文字清麗;佳作〈返鄉〉寫海洋阻隔與遊子之詩,結尾尤其成熟有韻味,受評審一致喜愛。
  這幾首詩作之所以能脫穎而出,主要在於幾點:首先是主題或設想是否別開生面,是否能與其他參賽作品做出區隔;再者,針對所設定的主題,在取譬與文字使用上,能不能達到精準而又同時給人驚喜。最後,也考慮作者是否對於結構、聲音等詩的元素有所自覺。年輕的創作者未必每一項都能達標,但可以從中看出潛力來。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