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2022年金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金門場論文摘要

發布日期:
作者:
點閱率:19,034

2022年「金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以「解嚴三十:戰地與後戰地的金門研究」為主題,為紀念、反思這段影響金門人深遠的戰爭歷程與記憶,邀集海內外各地專家學者與文史工作者,透過多元對話的方式,引領金門學探索更多的可能性,尋求一條屬於金門發展的道路,促成金門學研究國際化、學術化、多樣化、應用化之目標
  2022年「金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一連三天將在金門與台北登場,金門場於10月28日、29日假國立金門大學圖資大樓陳開蓉演講廳辦理,10月30日台北場則移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國際會議廳舉行。兩場次共有17篇論文發表,探討議題包含戰地社會史、戰地文化景觀、文化創新與數位技術、冷戰景觀及其轉型:跨域比較、文化的跨境傳播、異地重建家園等面向。
  為了服務《金門日報》讀者,特別披露「2022金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的發表論文內容摘要,讓讀者們先睹為快,也歡迎各界同好踴躍參與,共同關注金門學研究與東亞冷戰議題。
【論文發表A1場】陳美寰(美國賓州州立大學地理系博士候選人):地緣政治、島嶼環境及地方社會對金門水資源及水利設施的影響
  水資源的運用和水利設施的規劃,不僅是水文參數的運算,而受到一地的自然、歷史和社會脈絡複雜的交互影響。金門作為一個曾經是戰地的島嶼,不論在自然環境和歷史上皆有其特殊性,也影響其水資源的治理。本文從地緣政治、島嶼環境及地方社會三個面向來探討金門的水資源及水利基礎設施(infrastructure)。首先檢視金門的現代水利建設如何在戰地時期形成,並對照近年從晉江通水的海底管線,來比較冷戰地緣政治及當代兩岸情勢對水利基礎設施的影響。其次關注島嶼的自然環境-包括氣候、島嶼地勢和面積、地質,以及海洋條件等如何限制了水資源的使用,並導致水利設施的失效。最後探討地方社會與發展想像如何影響水資源的質量和治理。
【論文發表A2場】王哲謙(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海外華人研究中心專任助理):戰地政務時期的石蚵產業及其社會生活
  本文透過觀察1949年以後金門的石蚵產業,探討金門戰地政務時期相關的產業社會型態,以及生活模式。金門牡蠣養殖特色在於以石頭養殖牡蠣,此法養殖的牡蠣稱為「石蚵」。牡蠣養殖的範圍主要集中在金門、烈嶼北面、西面之臨海村落,這些村落主張鄰近海域的歸屬權利,這種傳統機制,持續至1949年。
  1949年「古寧頭戰役」以後金門受到軍事管制,海岸與從事海洋活動的民眾面臨軍方的各式管控、限制。戰火洗禮、軍事徵用等因素促成石蚵養殖的轉變,政府改以新式養殖法振興牡蠣養殖業,金門石蚵產業的生產模式發生變化。
  但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兩岸局勢緩和,走私猖獗導致牡蠣市場萎靡。1992年金門解除戰地政務後,因為軍事管制、市場萎縮、從業人口老化與產業結構改變因素,石蚵產業及社會型態、功能逐漸衰退,走向沒落。
【論文發表A3場】江柏煒(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教授兼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冷戰時期的汶萊華僑與臺灣的互動:以金門烈嶼移民為中心的討論
  烈嶼(俗稱小金門),位居金門島以西、廈門島以東。19世紀中葉以後,特別是20世紀初,烈嶼人大量出洋謀生,在連鎖式移民的機制下,主要的出洋地為汶萊(Brunei)及新加坡(Singapore)。其中,位於婆羅洲西北的汶萊,烈嶼籍民在1920年代之後陸續移入,到了1960年代成為當地華人社會最重要的社群。經商有成的華僑華人扮演了當地華人社會領袖之角色,亦獲蘇丹冊封宮廷官銜,地位崇隆。
  1949年以降,金門成為國共對峙、世界冷戰的前線基地,地方社會被高度軍事化,原本開放流動的僑鄉網絡也受到高度的限制。作為一種特殊的離散家族,海外金僑關注受到戰火襲擊的故鄉,有能力者並通過各種管道將家族成員接到海外定居;同時,在1980年代以前,來到臺灣的中華民國政府為了統治合法性及象徵性,積極爭取華僑來臺參訪與投資,僑領們受邀到臺北參加各種節慶,也會安排考察前線戰地,金門僑民得藉此返回故鄉。本文以烈嶼移民為主,分析冷戰時期華僑網絡及其影響,並討論汶萊華僑與臺灣的互動。首先,在文獻分析與田野調查的基礎上說明烈嶼海外移民歷程,進而探究他在汶萊華人社會的角色;接著,討論1960-80年代烈嶼移民與臺灣的政商網絡,以及他對戰地金門的具體影響。最後,通過汶萊華人網絡的探究,可以看到跨境(國)華人的雙重(或多重)政治認同,往往是複雜且矛盾的,也挑戰了傳統中國將海外華僑視為效忠屬臣的僵化觀點,據此讓我們重新理解冷戰時期國家/地方社會/海外華人之關係,以及華僑華人從鄉土認同到國族認同之變遷。
【論文發表B1場】王花俤(馬祖戰地文化遺產學會理事長\校長):初探竿塘諸島防務沿革-從軍事戰略到文化景觀策略的轉變
  竿塘諸島涵蓋南、北竿島,傳統海防地位一直扮演海疆邊防的重要角色。當代馬祖列島戰略地位,崁在東亞冷戰架構與兩岸關係的格局裡,備受國際關注。民國三十八年(1949)國軍進駐後,馬祖列島以軍事治理角度劃設防區,將過去長樂縣(白犬諸島)、羅源縣(東引諸島)併入連江縣(竿塘諸島)行政區,由馬祖守備區指揮部統轄,以軍領政實施戰地政務,而「北高防區」涵蓋北竿、大坵、高登、亮島等島嶼,隸屬於馬祖守備區指揮部,因此本文所探討軍事防務沿革,著重於「北高防區」,論及馬祖軍事指揮體系,必然會擴及馬祖守備區指揮系統同步變革。
  盱衡軍事戰略演進,冷戰架構下重要事件或政局變化,牽動馬祖軍事防務與組織勢必跟著調整,兩次臺海危機-「九三砲戰」、「八二三砲戰」,以及五十年代的「國光計畫」,強化了「攻勢作戰」戰略構想,這時期島嶼作戰與軍事佈署,受美軍協防與白團戰術指導,鑿斧極深。尤其是北竿本島的海防據點工事,海岸線長24.31公里,佈署99處大小海防據點,平均每公里海岸線就有4處據點,密度居馬祖列島之冠,這些據點成為最獨特軍事文化景觀,竿塘諸島從海防據點至指揮部,構成多層次防禦工事,與垂直分布的火力部署。這時期所遺留的大量軍事文化景觀,經過了盤點、會勘、繪測、口述、價值論述等整備工作後,現階段文化景觀總體保存策略,包括量化採「先分類、後分級」原則、分級強度採「分級治理」、分島畫設核心區和緩衝區等,清晰的時間剖面與軍事遺構垂直分布,見證竿塘諸島防務的歷史脈絡。
  六十八年中美完成建交,美臺之間「共同防禦條約」廢止,這時期軍事戰略「攻守一體」(七十年~八十一年)逐步轉向守勢防衛階段。解除戒嚴之後,刪除以武力反攻大陸的陳述,前期「防衛固守」戰略(八十二年~九十一年),更務實回歸守勢作戰。後期「積極防衛」戰略(九十一年後)其實與前述防衛固守並無二致,只是將「防衛固守、有效嚇阻」相互置換,重點在持續推動「十年兵力目標規劃案」朝向「量適、質精、戰鬥強」的二代兵力調整,北高防區縮編為「陸軍馬祖防衛指揮部北高守備大隊」,兵力精簡只剩六百多人。過去大量防禦工事無力管理,於是釋出移撥給地方政府,保留部分據點與營區「平封戰啟」,或具有軍事價值的工事與建物,軍方還在使用。地方政府接手後,經一番努力,於一○九年八月三十一日,根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相關程序,經過連江縣文資審議委員會通過登錄為縣級文化景觀,完成文化資產的法定身分。馬祖戰地文化景觀的未來朝向保安觀光?暗黑旅遊?文化保存?藝術島轉譯?活化再利用-創新?創業乃至創生?都應在總體發展策略下,適法多元有序發展。
【論文發表B2場】翁沂杰(金城鎮民代表會代表、地方文史工作者):從大擔小擔到大膽二膽:島嶼戰地文化景觀之形成及變遷
  二十世紀後半葉,金門成為全世界知名的戰地。在長達43年的施行戰地政務軍事統治期間,興建各類型的軍事設施,數量之多、密度之高,舉世少見。包括金門周邊的小型軍事離島,也留下防衛思維下的文化景觀。當中,仍有駐軍的大膽二膽島更是其中相當重要的案例。
  大膽、二膽原名「大擔」與「小擔」,二島之間以寬約五百公尺之海道「大膽門」相隔。大膽島地理略呈西北與東南走向,南北較高,中間成槽狀的沙洲。北部丘陵以北山為高,海拔45公尺,南部山地有高98公尺的南山及高34公尺的小虎山(小孤山),總面積為0.79平方公里。二膽位於大膽西南方,全島均為高地,以中央的小膽山最高,海拔52公尺,面積約0.28平方公里。
  大擔小擔島自古扼控入廈水道,自清代成為廈門管轄之海疆要塞,設有水汛、砲台汛、石寨與燈塔,為當時閩南海上重要門戶。除此之外,並有天后宮、名人墓葬及文人武將題字石刻等,亦為廈門著名海外勝景。而大膽二膽島成為近代史的焦點,則源自於民國39年7月26日發生的「大二膽戰役」,我軍史恆豐營長以298名兵力與堅強的防禦工事,擊敗擁有優勢砲兵火力支援的七百餘名登陸進襲敵軍,是金門歷經古寧頭戰役後,唯一受到敵軍登陸襲擊的第一線戰場。時至今日,島上仍存在大量的防禦工事與各種軍事設施,為國軍「前線中的前線」。
  隨著近年來兩岸情勢的緩和,大、二膽的軍事角色已不若以往之肅殺,但仍然扮演著自古至今的海上防禦及航海標的角色;大膽二膽島為金門之軍事離島,因地理位置之特殊,擁有多重的面貌和角色,目前島上仍存有豐富的戰地地景與戰地文化歷史。從文化資產的角度視之,這些軍事離島佔有二十世紀後半葉世界冷戰歷史場景的一頁,其地景具有稀少性、不可複製性之特點,在「後戰地時期」成為一種珍貴的文化資源。
  大膽二膽(大擔小擔)戰地文化景觀於102年11月28日公告登錄為金門縣文化景觀,並擬定文化景觀保存維護計畫以為日後發展的原則。據此,金門縣政府在104年以「烈嶼:邊境小鎮的再生」向內政部營建署爭取「均衡城鄉發展推動方案」競爭型提案,啟動了一系列改造工作;大二膽被賦予了文化資產的身分後,金門縣政府啟動一系列積極保存與經營,並兼顧開放觀光之需,如今大膽島已然成為金門重要的戰地資源。
【論文發表B3場】袁興言(國立金門大學副教授)、高丹華(烏坵文史工作室負責人):烏坵歷史與景觀保存:回顧與現實(袁興言、高丹華合著)
  烏坵群島由大坵及小坵兩島所組成,位於福建湄州灣進出外海之處。自清末海關總稅務司在此地建立燈塔之後,一躍而為台灣海峽公海航運的導航要地,始有人員常年駐守。此後,自中日抗戰、國內內戰至東亞冷戰,此地均為重要駐軍據點及武裝衝突戰場,因此成為要塞堡壘地區及金門縣遠距代管之鄉,對外長期籠罩在神秘的戰爭迷霧之中。
  然而,由於台電在烏坵設置核廢場計畫的爭議,經過高丹華由1998年以後至今不息的努力,外界不但可以了解烏坵獨特的人文歷史及自然風貌,更得以由文化資產的角度來認識及介入此地的建築與環境發展歷程。
  因此,本文擬定兩個主題內容,期望能夠更增進各界對於烏坵的了解,並繼續推動歷史及環境永續發展的理想:1.回顧過去20餘年的烏坵保存歷程及相關文獻現況。2.介紹目前烏坵歷史風貌的變遷現實。
【論文發表C1場】吳宗江(國立金門大學副教授):文化資產的數位圖資
  由於數位化技術快速而廣泛地應用文化資產保存與維護,文化資產之圖資可納入範圍亦逐漸擴大。從早期孰悉的建築圖資、地圖圖資及影像圖資至數位化後的不限尺度、3D化及可編輯式等多維度與多樣性的數位資料,對於傳統文化資產的研究方面提供更多的詮釋面向與補正空間。
  數位化圖資的產生有賴於數位科技軟硬體的發展與適切的應用,高畫素影像資料細微變化被記錄,搭配影像處理技術及AI人工智慧計算,以往不易發覺的共通歷史脈絡可能清晰呈現;高精度建築及文物等3D數位化模型的建置成為精準的建築圖資、破壞紀錄、施工紀錄及維護管理之重要資料來源;文字的數位化成果可應用於有效的編輯、辨識及文章內涵的解析;以上有效及多樣性文化資產數位圖資應用成果取決於文化資產與數位科技專業的分工與整合。除此之外,數位化觀念的接受與建立、與時俱進的科技知識的吸納才是文化資產數位圖資大量及有效產出最重要因素。
  網際網路、虛擬實境(VR)、擴增實境(AR)等展示技術軟硬體的發展,文化資產的數位圖資及內容可以透過整合上述技術跨越時間、空間、尺度及維度的限制進行展示及應用層面的開發,傳承、教育、保存、維護、管理及文創均為數位圖資建立後的主要展示與應用項目。由此可知,可預期的文化資產伴隨數位化技術發展將創造學術研究與文化意識的進步及提升;而數位化圖資更扮演著關鍵的角色。
【論文發表C2場】李錫捷、吳宗江、徐熙堯、李芝敏:浯洲金門尋根溯源數位平台:金門族譜數位化及其相關之研究與應用
  本研究以金門(古稱浯洲)尋根溯源數位平台之建置為主要目的,另亦期能將原本以尋根溯源為主之族譜,藉由本平台各式功能之開發,提供多項族譜數位化後之潛在應用。二十世紀中葉兩岸對峙以來,金門做為世界三大冷戰的聚焦點與兩岸的衝突點,傳統聚落人口大量外流,地景亦因戰爭及軍事防禦設施而面臨破壞與轉變,傳統閩南文化社會因不同階段歷史之因素,融入了僑鄉文化與戰地文化,豐富了金門獨特之文化多元性,而僑鄉文化之逐步成形,也讓金門僑親們尋根溯源之舉成為對後代子孫必然之諄諄教誨,無論是事業有成衣錦還鄉或是血濃於水之尋根溯源,幾已成為諸多旅外金僑畢生重要職志。
  戰地金門面臨近代歷史上之命運多舛,但因其透過族譜、宗祠、祭祀等深厚文化底蘊,持續巧妙地維繫傳統社會人際關係,因此透過數位化科技永久保存金門閩南文化核心之宗廟文化將是刻不容緩的重要課題,而維繫宗廟文化的核心則為各宗族譜,因此族譜之數位化刻不容緩。本研究期能透過此尋根溯源數位平台之建置喚起各界對族譜數位化之重視,並協助金門各宗姓,甚至遷徙至澎湖、台灣或各國僑居地之僑親,有機會持續完善並維運各宗姓族譜,也期能透過紮實之族譜數位典藏,讓後世子孫保有並傳承完整尋根溯源之豐富文化資產。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