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2022年金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場論文摘要

發布日期:
作者:
點閱率:18,794
字型大小:

繼昨日「2022金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金門場的8篇發表論文摘要,今日接續刊登台北場8篇發表論文摘要如下。
【論文發表D1場】林德順(馬來亞大學中國研究所高級講師):畢利斯計劃之前的新村:以武吉曾江新村和峇東新村為案例
  馬來西亞華人新村一般認定為1950年中畢利斯計劃(The Briggs Plan)的產物。惟早在1950年,其實英屬馬來亞已經有「新村」的存在。本文以武吉曾江新村(Bukit Changgang New Village)和峇東新村(TiramBuruk New Village)為例,點出在畢利斯計劃之前,彼等新村與該計劃擬議設立的新村之異同,認為計劃前的新村,尤其是1948年緊急狀態後設立的,已經具備計劃後新村的雛形。因此新村的許多特點顯然不是畢利斯爵士中將(Lieutenant-General Sir Harold Rawdon Briggs)的創見。惟英殖民政府對計劃前的新村管理顯然諸多疏漏,無法起到隔絕馬共與外界聯繫的作用。最終畢利斯計劃充分吸取前例教訓,決定把這些新村摧毀,重新尋覓新地點設立新的新村如班達馬蘭新村,方成功把馬共隔絕在郊區外,成為英殖民政府擊敗馬共的主因之一。無論計劃前或後的新村,村民都被政府視為馬共同情者和馬共受害者雙種身份,無論他們被監視抑或被保護,日常生活都受到極大干擾,乃至社區未來的發展也深受影響。
【論文發表D2場】吳俊芳(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助理教授):韓國的金門研究概況
  兩韓與兩岸皆屬於因冷戰而分裂的民族國家,1950年代至1970年代是兩岸熱戰的時期,而兩韓卻是自1970年代開始進入熱戰時期,截至今日。同樣身為民主國家的南韓與臺灣在政治的民主化進程上經常被比較,而在和平進程上隨著區域安全與國際情勢的變化也一直是重要的研究對象。對於南韓來說,兩岸在疫情之前的熱絡往來交流是相當值得參考的範例,尤其是自2010年的天安號事件和延平島砲戰更讓兩韓緊張局勢升溫之後,吸引了許多韓國學者前來金門考察。因此本文將探討近年來韓國學界研究金門的動機、主題以及成果。
【論文發表E1場】陳成基(閩南師範大學博士):晚清金門的僑商捐官
  金門乃海疆之蕞爾小島,然科舉人物之多、密度之高,常為人稱道。金門進士分布為宋朝6位、明朝32位、清朝14位,清朝進士分佈多在清初,大致在遷界之後,金門進士便寥寥可數,雍正朝後金門只有7位進士,但在清末時期金門各地建有大夫第、奉直第、昭武第等共計十餘處,為官者不少,然進入仕途的管道並非科舉,實乃捐資納官。
  依陳國興口述:金門納捐者眾,約有百餘人,可藉由書籍、縣誌、碑銘、建築、族譜、神主牌位、墓碑甚至塑像、照片(畫像)、捐納證照等等得知。本文就依可能蒐集之佐證及田調耆老方式:探究有多少捐納者,為何一個海島金門竟有如此盛況、數量之多猶如科舉盛事再現。
  明清社會變遷,文人「棄儒就商」;而這些成功的商人在由「商紳」轉為「仕紳」時,捐納制度為商人開啟了入仕之徑。金門人捐資鬻官的動機為何?藉由功名取得來光宗耀祖、提高社會地位、建屋立匾光前裕後,或為打通政商關係,或捐輸以表赤忱,從而鞏固家族名聲並延續家族勢力,綜觀以上原因,從而得知金門人宗族觀念之深,往往凌駕個人之上,值得一再探討。
【論文發表E2場】李建明(南方小屋工作室地方文史工作者):馬來西亞吉膽島五條港的山海醮
  於馬來西亞眾多華人廟宇之中,每年都有進行作醮儀式,醮類繁多,包括廟宇落成的慶成醮、祈求平安的清醮、超渡水上亡魂的海醮等。而五條港的山海醮性質仍屬超渡亡魂,其特殊性在於把作醮的範圍擴大。一般靠海地區多進行海醮,而五條港的作醮範圍亦把陸地上的亡魂包含在內,此仍少有之現象。
  五條港地理位置處於外島漁村,是一個封閉社會。雖然近十年科技導入,但依然保留許多華人傳統習俗文化。筆者有幸參與五年一次(2017年)的山海醮儀式,將其過程拍下,因此本文以五條港山海醮為研究對象,透過參與觀察與田野調查方式,將當地山海醮儀式做一個初步記錄,並進一步探討當地山海醮的緣起、發展、與地方社會之間的關聯性及社會義意。
【論文發表E3場】陳兆豐(華僑大學華僑華人研究院碩士研究生):「浯江衍派」在海外:馬六甲曾厝社恒元祖陳氏家族會
  馬六甲曾厝社恒元祖陳氏家族會是廈門翔安曾厝村的海外宗親會,陳恆元係曾厝的開基祖,是金門下坑(夏興)陳氏開基祖六郎公派下的十六世裔孫。明中葉,迫於生計,遷往同安;清末民初,曾厝村民出洋謀生,由此形成了分居與金廈甲三地的家族。20世紀70年代初,在甲的家族自發地成立了家族會,並與曾厝祖家和金門祖村保有聯絡。陳恆元族裔遍佈金門、廈門、馬六甲三地,基於此,本文以馬六甲曾厝社恒元祖陳氏家族會為中心,爬梳出家族會創辦的歷史源流,探討馬六甲-廈門,馬六甲-金門的聯繫及金廈甲三地的文化互動,藉以窺探馬六甲陳氏族人與大陸祖家、金門祖村的文化傳承與適應性生存。揭示親緣關係、宗族意識、尊祖敬宗意識、尋根熱情等文化因素,在陳恒元家族同宗後人組織與聯繫中所發揮的作用。
【論文發表F1場】邱銘源(春雷創意顧問有限公司副執行長、島嶼紀行紀錄片導演):從戰地到後戰地的金門變遷:以《島嶼紀行》系列紀錄片為中心的考察與省思
  本研究主要探討田野影像紀錄,以浪漫主義地理學的觀點,透過新媒體媒材的紀錄工具,初步探討從戰地到後戰地的金門變遷,從地景、思潮與價值。
  目前國內外有關地方學的研究,拜科技進步之賜,讓許多地理資訊與歷史文獻得以透過網路的無遠弗屆,為今人所利用。近年來地方學研究的興起,加上政府推動地方創生的投入,使得文景保存有機會以跨領域的方式投入轉譯與創生的加值,找出各地文化傳承之外的新價值。
  這樣的趨勢,在許多學者專家的協助下,讓位於全球冷戰最前緣的金門找到發展的契機,表現更令人刮目相看,縣府文化局從一九九六年開始,就持續出版「金門學」的相關研究,並補助影視業者投入相關議題的紀錄,多次獲獎成果斐然。
  在紀錄工具創新與資訊爆炸的21世紀,關於地方學田野調查的方法、切入的觀點,以及調查的成果與應用,如何緊扣資源投入的初衷,並發揮影響力,有賴我們進一步的省思與探討。
  本文嘗試以段義孚(Yi-Fu Tuan)浪漫主義地理學(Romantic Geography)的兩極化價值(Polarized Values)觀點思考,利用新媒體的紀錄工具,提出原鄉VS僑居、戰地VS後戰地、鄉愁尋根VS認同迷失、傳統價值VS當代思維、宗親制度VS外來挑戰等議題,重新凝視思考小人物的故事VS大時代的挑戰,找出大膽想像與基於現實的省思,重新尋找大時代崇高卓越的價值觀,在冷戰與後冷戰時代的金門。
【論文發表F2場】李權升(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碩士生):戰後北部金門同鄉會的社群發展與功能變遷
  1949年後,在國共內戰以及國際冷戰的影響下,金門本地社會長期受到戰火波及,因此自古寧頭戰役以來,即有當地居民基於個人意願陸續遷臺。此後在九三砲戰及八二三砲戰兩場戰役中,官方又以「志願遷臺」的名義,先在1955年底將1,650位居民志願疏散來臺;而1958年10月八二三砲戰趨緩之際,又展開疏遷行動,其規模更勝1955年,總計有900多名金門中學師生與6,500名一般民眾遷臺。
  由於金門當地發展長期為軍管體制所限,1960年代後,許多民眾為了繼續升學或為方便求職選擇來到臺灣。在連鎖式移民的機制運作下,在臺金門人人數持續增加,進一步促成全臺各地金門同鄉會成立,在這之中又以臺北市金門同鄉會(1970年成立)及臺北縣金門同鄉會(1971年成立)為最先設立、且人數最多者。這此背景下,筆者擬透過實際訪談以及兩同鄉會的出版刊物(包括紀念冊及會刊等),藉此分析戰後以來臺北地區金門人社群的發展歷程,並兼論金門同鄉會的社會功能變遷。
  關鍵字:金門、政策性移民、經濟性移民、臺北市金門同鄉會、新北市金門同鄉會
【論文發表F3場】張皓斌(桃園市政府文化局科員):新北市中和區之金門五眷村未來文化資產保存推廣探析
  眷村是臺灣歷史的特殊載體之一。自1949年後,金門身為「保衛臺灣」的最前線,自1956年起以「戰地政務」體制及戰地政務委員會主導金門的發展,於台北縣中和鄉(現為新北市中和區)興建起自己的眷村:太武山莊、復興新村、太湖新莊、浯江新村及九如新村,成為兩岸對峙及冷戰的縮影。
  本文將從金門戰地政務委員會的制度與眷村形成的相互關係開始,試圖說明這批眷村所代表的「金門性質」;接著將藉由太武山莊於2016年經新北市指定為直轄市定古蹟為角度入手,探討這批中和金門眷村的文化資產意義及價值;最後,試圖以文化行政視野,探討如何在「眷村」及「金門」兩大特質的情形下,兼顧文化資產保存推廣及加深對於金門的認識。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