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番400年系列】閩南文化根扎南洋四百年-宗教篇(一) 巴生柴埕-金門村裡的神廟
﹝活動資料提供:唐振瑜﹞
﹝整理撰搞﹞僑訊小組
走進巴生柴埕,依然可以看見過去金門先祖們在這裡努力過的景象,這裡是有名的巴生金門村,據資料顯示過去最興盛的時期,有三百多戶的人家,卻有二十幾間廟宇,廟宇之密集可以說是馬來西亞最少見。
這一座位於馬來西亞巴生的金門社區延續的金門家鄉信仰的神廟分別有媽祖廟、關帝廟、三忠廟、王爺廟、土地公廟等還有因應在地特色的拿督公廟。
在地文史工作者分享:吉隆坡的建起與巴生柴埕息息相關,在百多年前建起吉隆坡的每一根地基木(紅木)都是從柴埕運出,先輩們在巴生河口砍伐地基木,然後經過修枝後,從巴生河逆流而上送往吉隆坡。百多年的巴生河口紅樹林是凶險之地,瘴氣和猛獸威脅著為生活拚搏的先輩們,沒有先進的伐木、鋸木、修木和運輸等設備下,砍伐和運送地基木是何等的艱辛,先輩們吃的苦是我們所不能想像。為搶得生計,堂口也因而出現,堂口的出現,除了勢力,更多的是保護群體的生計。做為地基木集散地的柴埕,從古時候就少人居住,只有少過百戶的工友在這裡住宿,其中以我們金門人為多。因為瘴氣和猛獸,為安定人心,這地基木碼頭就有數十間大小廟宇,最大間的是媽祖廟。
時光輾轉,建築科技的日新月異,地基木也不再重要,作為地基木供應大本營的柴埕已失去其功能,人口遷移、沒有完善基建的柴埕,在多個新鎮住宅區建起後,再加上巴生商業和住宅往外遷,柴埕已被人遺忘,年輕一代根本不知道柴埕這個地方。
柴埕傍在巴生河旁,有著豐厚的社區人文歷史,加上眾多的廟宇,其文化的豐沛是一座寶藏,足以推動人文旅遊經濟,也盼可帶動巴生北區老區的發展。
而巴生柴埕廟宇有多少間?百戶人的柴埕社區上大大小小共有數十座廟宇,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來認識其中最有名的廟宇。
鎮海天后聖母宮
鎮海宮是目前柴埕最重要的神廟,主供奉媽祖娘娘。
該廟宇的由來非常傳奇,約1960年,柴埕有一船公司的老闆女兒,精神忽然出現奇怪的狀況,種種症狀看起來像是中邪,有時候還會起乩。這樣的情形持續了快一年。
有一天這個女孩又類似起乩發作,一路狂跑,還跳到父親公司的船上嘴裡唸唸有詞,說某個地方進水了,說是媽祖娘娘想像案。
員工一聽,連忙四處檢查,最後才發現原來是供奉在船艙內的神像,已經被海水浸泡多時,但是一直沒有人發現。
經過這件事情後該公司老闆便為船上泡了水的媽祖娘娘,在岸上建造一座小小的木構媽祖廟,附近的居民,都會前往祭拜這位專門保護海上討生活的媽祖娘娘,而那位女子也在媽祖娘娘被請出穿牆後,就恢復正常了。
該廟宇目前正在整修中預定2024年完工。
北辰宮
擁有超過60年~70年的北辰宮,是由第一代居民從金門帶香火來此開始祭拜,原本只是一間小木屋,如今該神廟已拆遷,而建築也經過改建成為單層的建築。
根據了解北辰宮原本只是祭拜三忠王,但是在數年前,居民請示主神後,接受了從別的廟遷徙而來的神明趙子龍。每年農曆9月16日是三忠王的聖誕,聖誕儀式開始的前一週,神廟工作人員 必須先到附近地區插上路旗,一直插到路口,據說這樣的習俗延續金門老家慶祝三忠王聖誕的習俗。
靈鳳廟
靈鳳廟是祭拜來自金門的朱府二王爺。
據說金門朱二王爺的起源,是某天金門的金寧鄉漂來了一根很粗的樹幹,各村的人都想去把樹幹抬回村裡當建材,但只有西浦頭的村民成功把樹幹抬回去。
當村民把樹幹抬進村裡,樹幹掉落在一個地方,眾人便再也抬不起樹幹,西浦頭的村民覺得這是一個神蹟,就將樹幹就地雕刻成五個王爺神像,並建造一座神廟,開始祭拜起朱府皇爺。
柴埕第一代居民│楊朝虎從小在金門就是朱府二皇爺的乩童。十七歲從金門西浦頭來到馬來西亞,他隨身帶了一包朱府皇爺廟的香火,來到柴埕前,曾在新加坡與巴生甘榜關丹停留,最後落腳柴埕,以香火維園,在此建立分廟祭拜朱府二王爺。
太明宮
柴埕的太明宮由柴埕的船廠老闆莊文和所建造。
60年代左右,有一塊浮木從巴生河上游漂流下來,漂到柴埕時,卡在莊文和的其中一艘船隻的引擎中。跟據當地人的想法,從馬來西亞上游來的木頭是幻化而成的地方神明,是「拿督公」。
不過莊文和在撿起浮木時,曾有所感知,特地跟朱府二王爺的乩童問事,朱二王爺即封該拿督公為「出巡將軍」。
這塊浮木後來就隨著乩童只是雕成一尊將軍廟,該廟也取名為太明宮。
船頭拿督
太明宮右前方數十米處,有一座建築簡單的神廟,廟名為「船頭拿督」,廟內沒有神像,也沒有神龕,台座僅供著五個牌位,由左而右分別是「拿督娘娘」、「拿督公」、「滄海拿督」、「船頭拿督」和「十二人拿督」。
至於這座拿督公的來歷與何時興建,目前地方文史工作者還在考察中。
居住在柴埕的居民,在乘坐舢舨出海時,都會在船上供奉船頭拿督,祈求出海平安。
關帝廟
緊鄰著船頭拿督右前方的是「關帝廟」。
關帝廟原本是柴埕工廠內的一座小神龕,但是神龕的建造者是誰,目前已無法考證,只知道被移出來,建成一座神廟,並且新增了觀音娘娘與張聖公(道家,醫仙類)
馬基督拿督公廟
根據在地文史工作者調查,柴埕的馬基督拿督公廟是柴埕地區最老的神廟,相傳已經有近百年歷史,但是馬基督拿督公是如何開始,目前還在考證中。
每年農曆六月十八日是馬基督拿督公廟的聖誕,當天主要的重要儀式為下午兩點開始放兵、犒軍,最後在晚上8~11點間送大士爺。
備註:
﹝拿督公小知識﹞
字面上,拿督公源於馬來語的Datuk或Dato,為爺爺之意,馬來人會用以稱呼祖父以及尊稱男性長者。此外,拿督也是馬來貴族及領導階層中的一種尊稱,這些拿督的位階有高有低,高者可以是在整個馬來王國當中統領一整片封地的諸侯,低者可以是協助諸侯管理地方的基層領袖。因此若翻開馬來歷史文獻,總是會見到許多的拿督。在19世紀馬來半島華人大開發時期,前來維生的華人便需要和這些拿督打交道,以承租農地、礦地及繳納稅收。現今,拿督也成為一種勳銜,擁有拿督頭銜的人,多半擁有一定的社會地位。
在馬來西亞,拿督已是普遍可見的勳銜,這個傳統馬來封號已不僅限於馬來人,也有相當多的華人被封為拿督。有些州甚至可以透過捐錢予皇室而獲得拿督的封號,報章上也經常可見恭賀某某人獲得拿督勳銜的廣告。雖然現今的拿督可能已經有些氾濫,但從另一個角度而言,拿督已經深入民心,即使後來拿督的「含金量」已逐漸降低,但拿督在當地人心目中的長者或社會領袖形象,卻是未曾改變的。
當地華人用自己的語言把Datuk進行音譯詮釋,再將之文字化,並且後方加多一個華文固有詞「公」以方便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