浯江公會第71至73屆就職典禮

委員大合照。 (照片來源:新加坡浯江公會社群網站)
﹝新加坡訊﹞
﹝整理撰稿:僑訊小組﹞
浯江公會是新加坡華人地緣社團之一,其前身為19世紀80年代成立的金浯江。金浯江的名稱源自母島-金門縣,金門因孤懸海島而別號浯江。
1952年,金浯江在陳匯川、黃啟澍和李啟謀等人的倡議下進行改組,成立了浯江公會。同年8月,浯江公會成立了籌備委員會,並於1953年1月正式獲准註冊,10月25日正式成立。
今年6月,浯江公會迎來了第71至第73屆的里程碑。
公會於6月30日舉辦了新一屆執監委員的就職典禮。這一重要活動標誌著浯江公會在新加坡金僑與華人社區中持續發揮著其重要作用,並繼續致力於促進華人團結和文化傳承。
浯江公會的發展歷程見證了新加坡華人社區的變遷與成長。從成立至今,公會不僅致力於為會員提供支持和幫助,還積極參與社區活動,促進文化交流。
金門古地名小知識
(資料來源:黃振良老師著作)
「金門昔為浯洲,又有仙洲、浯島、滄海、滄浯、浯江等美稱。」翻出許多有關金門的簡介,一開始往往就可以看到這一句話。明隆慶年間出版、浯洲最早的第一本地方志書,就叫做《滄海紀遺》,還有一些早期的地方志書,也常常註明其引用資料是另一本書:《滄浯瑣錄》,可見金門本島在早期一直是福建省漳、泉一帶居民眼中「滄海中的浯洲嶼」。
「浯洲」島名的由來,一直和「五」這個數字離不開關係,有說是唐朝貞元年間泉州設牧馬區五處,島為其中之一,因係離島,列為第五區故名;另一說法是早期此地緣有五座小島嶼,之後由於海中細沙逐漸往上堆,山上受雨水沖蝕往下堆積,海平面下降的結果,於是五座小島礁合而為一,五個沙洲合為一島,故名浯洲,儘管其原貌為何如今已不可考,但至今島上有許多低地係由原本的海域抬昇而為陸地,卻有斑斑陳跡足以為證,可以證明如今的金門島原本係由多個小嶼合成,至於其數量究竟多少,就不是我們可以知道的。
【徵求南洋老照片】
為了紀錄與重現南洋地區的歷史風貌,我們誠摯地向社會各界徵求南洋老照片。這些珍貴的影像,不僅是歷史的見證,更是我們共同記憶的一部分。我們希望透過這些照片,重溫昔日南洋的美好時光,並將之分享給更多人。
徵求內容
‧拍攝於南洋地區的老照片,時間不限。
‧生活場景、建築風貌、文化活動、自然景觀等各類題材皆可。
‧無論是黑白或彩色照片,均歡迎提供。
提交方式
‧請將照片電子檔或掃描檔案,以JPEG或PNG格式發送至指定郵箱:homi@homi.cc
‧每張照片請附簡短說明,包括拍攝時間、地點及照片內容描述。
注意事項
‧提交的照片請確保無版權爭議,並同意我們使用於展覽、出版及相關宣傳活動。
‧照片一經採用,我們將會標註提供者姓名,以示感謝。
我們期待您的參與,讓我們共同回顧南洋的歷史足跡。感謝您對此活動的支持與協助。
敬祝
健康快樂
金僑老照片召集團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