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鄉僑情》臺灣金門同鄉總會前往馬來西亞 慶賀浮羅吉膽金浯江會館74週年館慶

參訪花絮。(圖源:許木進提供)

參訪花絮。(圖源:許木進提供)
﹝文:許木進/整理:僑訊小組﹞
馬來西亞浮羅吉膽金浯江會館創立74週年暨婦女組成立6週年,日前舉行紀念慶典與籌募基金活動,特別誠摯邀請臺灣金門同鄉總會蒞臨共襄盛舉。基於深厚的同鄉情誼,臺灣金門同鄉總會總會長蔡少雄親自率團,偕同創會總會長李台山及多位會務幹部共13人,於114年3月21日搭機前往馬來西亞吉隆坡,參加這場意義非凡的慶典活動。
當臺灣金門同鄉總會慶賀團於3月21日抵達吉隆坡國際機場出境大廳時,即受到雪蘭莪金門會館主席陳良吉伉儷、前主席呂清便與浮羅吉膽金浯江會館主席王木財、夫人呂彩珍所組成的龐大接機團熱情迎接,團員每人皆獲贈一束鮮花,場面溫馨感人,濃濃情誼讓全體成員深感溫暖。隨後,一行人搭乘專車前往住宿旅館。
當晚,浮羅吉膽金浯江會館主席王木財特於旅館附設餐廳設宴款待,親自為慶賀團成員接風洗塵。他在致詞中表達對臺灣金門同鄉總會此行跨越四千公里遠道而來的感激之情,感佩同鄉不忘孤懸海外的吉膽島鄉親。他同時憶及去年113年4月16日循小三通返金門探親三日,當時受到臺灣金門同鄉總會前總會長楊維居及眾多金門鄉親手持鮮花迎接,溫馨場景至今記憶猶新。他感謝總會與家鄉長年來的照顧與關懷,讓海外鄉親備感溫暖,並表示將秉持這份愛與情,持續傳承下去。
雪蘭莪金門會館主席陳良吉在席間致詞指出,114年1月18日至19日於金門舉辦第18屆馬拉松大賽,活動設有健康休閒組別,許多會員幹部也曾前往共襄盛舉,與母縣建立深厚的鄉誼。他感謝金門縣長陳福海與縣府團隊的周到安排,也感謝臺灣金門同鄉總會的熱情接待。自創會總會長李台山創立總會以來,海外金門同鄉會與家鄉聯繫更加密切,若有需要,僅需一通電話,即可獲得協助。他更提到,回到臺灣或金門總能見到總會人員的熱情接待,感謝總會長多年來的付出。陳主席亦預告,雪蘭莪金門會館即將迎來80週年慶典,誠摯邀請總會屆時派員蒞臨指導;若金門縣政府日後再辦「世界金門日」活動,該會亦將積極派員前往參與與學習,促進母縣與僑居地之間的雙向交流。
創會總會長李台山則深入淺出地講解金門僑親與原鄉族人之間如臍帶般的血脈關係,強調僑親對家鄉的愛與回饋,在第一代、第二代金僑身上表現得尤為鮮明。這種回饋常見於各村落興建的「番仔厝」與「閩南大厝」中,是一種深厚文化與情感的實體表現。李台山也特別藉此次鄉親聚會之際,宣佈今年8月家鄉將舉辦「水陸大法會」,為祖先超度、為子孫祈福消災,是難得的功德機會。當場不少鄉親填寫報名表,由副秘書長王丕火帶回金門,表達希望返鄉參與的心願,場面感人。
總會長蔡少雄則表示,此行抵達吉隆坡國際機場及拜會雪蘭莪金門會館時,皆受到婦女組成員的熱烈迎接與親切接待,讓他深感溫暖與親切。他也承諾未來將效法雪蘭莪會館成立婦女組,以增進彼此交流與合作。此外,他也強調青年是未來的希望,將鼓勵青年團積極與海外青年組建立聯繫,拓展視野與人際關係。
臺灣金門同鄉總會與雪蘭莪金門會館之間的情誼,向來深厚。早在2018年第十一屆世界同安聯誼大會於巴生舉行時,李台山總會長即率團參加,拜訪當地金門會館,獲得時任主席呂清便的熱烈歡迎。在熱絡氣氛中,李總會長特將總會會旗贈予呂主席,象徵兩會深厚友誼與長久聯繫。
3月22日,蔡少雄總會長再次率團拜訪雪蘭莪金門會館,延續李台山創下的交流基礎,深化情誼。會館主席陳良吉與前主席呂清便親自迎接。雙方成員因長期聯繫、互動頻繁,重逢時宛如他鄉遇故知,氣氛熱絡。
當日下午,總會長蔡少雄率領慶賀團與來自新加坡、砂勞越、檳城等地金門會館代表會合,共約五十餘人,由陳良吉主席帶隊一同搭船前往浮羅吉膽島參加慶典。
當船隻即將靠港時,天空突降傾盆大雨,但正如鄉親所言:「媽祖出巡,天降甘霖,洗滌塵囂,淨化世間。」雨後天晴,象徵吉祥。金浯江會館主席王木財率領會務成員、舞獅團與鑼鼓隊在碼頭列隊迎接,鑼鼓聲震天,舞獅隊氣勢磅礴,熱情的歡迎場面令人動容。
一行人上岸後,王木財主席親自與各代表團成員握手寒暄,場面隆重熱烈。隨後,各慶賀團成員一同前往會館,由王主席致歡迎詞,並進行簡短介紹與合影交流。晚間,全體嘉賓享用島上特色「海鮮大餐」,在濃厚的鄉情與笑語中度過溫馨夜晚,部分成員當晚返回巴生,亦有成員選擇留宿島上民宿,相約翌日再聚。
3月23日,金浯江會館舉辦74週年會慶與婦女組6週年紀念活動。此為島上年度重要盛事,吸引來自臺灣、新加坡、馬來西亞各州逾600位嘉賓與會員齊聚一堂。包括中華民國駐馬來西亞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副代表卜正珉、僑務組長楊修瑋、臺灣金門同鄉總會蔡少雄總會長與創會總會長李台山、新加坡金門會館及多位地方金門會館代表均親臨參與。
典禮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於金浯江會館大禮堂舉行,各地會館代表向主辦方致贈紀念品,表達祝賀之意。李台山前總會長代表金門縣長陳福海贈送紀念品,蔡少雄總會長則致贈墨寶「友誼是聯結兩顆同類心靈的紐帶」、「春去秋來不相待、同鄉情誼長不改」,代表臺灣鄉親深切的祝福與感謝。
第二階段在華聯學校大禮堂舉行,席開70桌,與會人數超過700人。各代表團進場時,現場響起熱烈歡呼聲,掀起典禮高潮。主席王木財首先致歡迎詞,隨後各嘉賓依序上台致辭。活動穿插鑼鼓隊、合唱、相聲與古樂表演,展現當地金門子弟在艱困條件下仍致力保留傳統文化的堅持與毅力,感動在場所有來賓。
慶典中,王木財主席呼籲為聯華學校籌募教育基金,獲得廣泛響應。海外華人素有「再窮不能窮教育」的傳統觀念,嘉賓們紛紛解囊捐輸,支持學童教育。臺灣金門同鄉總會李台山總會長捐贈5千令吉,蔡少雄總會長3千令吉,副總會長楊紫玫2千令吉,顧問施正宏1千令吉,以上全數捐贈華聯學校教育基金會。此外,許金賓女士另捐3千令吉予金浯江會館,體現有錢出錢、興學育才的精神。
活動結束後,各嘉賓陸續前往碼頭準備離島,場面依依不捨。離別時雖細雨紛飛,但更添情感深度。大家紛紛表示,期盼他日於金門機場、水頭碼頭或桃園機場再次相見,再續金僑之情誼。
3月25日,臺灣金門同鄉總會一行圓滿完成慶賀行程,準備返國。每位團員行囊滿載,裝的是王木財主席與陳良吉主席致贈的馬來西亞土產與滿滿的鄉情,甚至有團員須臨時購買行李箱才得以裝下這份厚禮。
令人驚喜的是,當團員在吉隆坡國際機場報到時,再次見到王木財主席伉儷、會館副總務李錫偉、秘書李麗君、執行理事黃媄媄、理事盧秀妹及雪蘭莪金門會館前主席呂清便、主席陳良吉夫人巫秀鳳、婦女組主任許玉敏、交際組主任李佩雲等多人親自送機。場面隆重,機場充滿濃濃人情味,連旅客也頻頻側目注目。
正如一句話所言:「人生沒有不散的宴席,但不散的是印在人心中的記憶。」本次吉膽島之行,不僅展現金門與海外僑親間的深厚情感,更在歷史的篇章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此次慶賀團成員包括總會長蔡少雄與夫人蕭娟娟、創會總會長李台山與夫人許金賓、副總會長楊紫玫與施正宏伉儷、理事許丕杰與楊寶資伉儷、監事許木進與黃明治伉儷、財務長洪家游與賴如娜伉儷,以及副秘書長王丕火,共13人,皆滿懷感恩而歸。
此行,雖短短五天四夜,卻蘊含豐碩的心靈收穫與深遠的情誼,象徵金門族親與吉膽島僑親之間的情感交流與文化傳承的美麗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