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國際越南】從風暴邊緣到談判桌中央 越南如何用「竹子外交」撐起地緣平衡術?

發布日期:
作者:
點閱率:617
字型大小:

【整理撰稿/僑訊小組、程平靈】
當川普再度揚言祭出高關稅制裁,將東南亞推向新一輪經貿震盪的前線時,越南這個「兩強夾縫中的小國」卻以靈活、彈性的外交策略,成為關鍵的談判者與平衡者。這不僅是一場貿易戰的應對,更是一場高度技巧性的地緣政治演出。
所謂「竹子外交」:韌性、彈性與不折不屈
越南領導層常以「竹子」形容本國的外交哲學||既有根深的本土立場,也能隨風而動、左右騰挪。面對美國施壓、可能課徵高達46%的懲罰性關稅,越南並未急於對抗,而是迅速釋出善意:率先與川普通話、主動提議簽署零關稅協議、派出高階代表團前往華盛頓斡旋,並計畫向美國採購飛機與農產品以平衡貿易。
但幾乎同一時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8個月內第二度訪越,雙方簽署了多達45項經貿合作協議,從鐵路建設、人工智慧、農產品檢疫到民航租賃無所不包。中越領導人還共同宣布啟動「中越鐵路合作機制」,加深兩國基礎建設鏈結。
越南以「一邊讓川普冷靜,一邊讓習近平安心」的外交操作,完美展現其「竹子」式平衡策略。
不選邊,卻選利:多邊主義成為越南底牌
在單邊壓力日增的情勢下,越南也不將希望全壓在美中任何一方。越南正積極與「全球南方」展開對話,包括評估成為金磚五國(BRICS)合作夥伴、與印度與巴西深化經貿往來,並考慮擴大在中東與非洲的出口市場。這是一種「不賭未來」的分散風險策略,也代表越南在塑造自身地緣角色時的主動性。
越南清楚意識到,若將經濟命脈單一綁定美國,將無法有效抵抗如川普般的貿易民族主義浪潮;但若過度依賴中國,則難以維持主權與外交自主。其解方不是選邊,而是擴大選擇。
掌握主導語彙:從應對者成為框架設計者
值得注意的是,越南並未只作為受害者應對關稅衝擊,它正努力重塑自身在全球貿易結構中的語彙與角色。從積極參與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到主張與美國簽署「雙邊零關稅」安排,越南正由原本的被動接受者,逐漸轉型為談判框架的設計者與提案國。
這意味著越南不再只是被牽著鼻子走的「低階組裝地」,而是意圖在全球供應鏈與規則設定中,找出更高階的話語權。
在動盪中尋求平衡,越南的戰略智慧值得關注
越南的外交策略提供了當前地緣動盪下,小國如何操作多邊槓桿、維護主權、爭取發展空間的現代範例。它不是選邊站,而是選擇在兩強之間搭建多邊穩固的橋樑;它不是倚靠一方的庇護,而是持續靈活調整槓桿比重,在中美競合之下爭取自身最大利益。
「竹子」或許無法阻擋海嘯,但它能在風浪中彎而不斷、柔中帶剛,這正是越南如今在國際舞台上,展現出的外交韌性與精準判斷。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