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浯江溪口互花米草移除作業即將啟動 縣府請民眾體諒異味

發布日期:
作者: 翁維智/縣府報導。
點閱率:2,172
縣府說明,移除浯江溪口護花米草以重型機具掩埋搭配人工拔除方式成效最高。(縣府建設處提供) 縣府說明,移除浯江溪口護花米草以重型機具掩埋搭配人工拔除方式成效最高。(縣府建設處提供)
有「溼地殺手」之稱的互花米草,近年來在浯江溪口似有再度復發的跡象。(縣府建設處提供) 有「溼地殺手」之稱的互花米草,近年來在浯江溪口似有再度復發的跡象。(縣府建設處提供)

有「溼地殺手」之稱的互花米草,近年來在浯江溪口似有再度復發的跡象,不僅造成河口阻塞及垃圾淤積,堆積的淤泥更引起異味,包括金城鎮代表會代表、鄰近城區的鄰、里長也屢次反映浯江溪口惡臭及外來種問題。為此,縣府建設處強調,這是一場長期抗戰,該處除積極爭取中央預算處理,也避開冬候鳥活動季節,近期將展開新一波清除作業,但施作期間在翻攪底泥時,難免會產生刺鼻異味,屆時還請在附近活動民眾多加體諒。
 縣府說明,互花米草植株耐鹽耐淹又抗風浪,根系可深入地下達60公分且能快速拓植,種子更會隨風浪傳播,密集生長的植株除了會減低水流流動,卡住泥沙及垃圾,導致灘地逐漸陸化,改變鱟、水鳥、彈塗魚、招潮蟹等潮間帶棲地,更會影響漁業資源,因此有「溼地殺手」的稱號,並名列世界100大入侵生物。
 縣府指出,互花米草原產大西洋西海岸及墨西哥灣,中國大陸於1980年在福建沿海種植,作為護岸植物使用,後續因驚人的蔓延速度,除造成航道淤積外,更造成河口及沿海溼地生態嚴重破壞。為保護地區海岸景觀及生態資源,早年縣府在浯江溪口移除護花米草時,也評估各種移除方式,最終考量執行成效及經濟成本,以重型機具掩埋搭配人工拔除方式成效最高。
 縣府強調,浯江溪口是金門重要的溼地,有鳥類、魚蝦貝類及鱟群棲息外,更曾有保育類水獺出現的紀錄,但浯江溪口互花米草近年危害情形日趨嚴重,加上該區域紅樹林族群密度偏高,恐有造成河道縮小而影響排水口效益,此次縣府在移除除互花米草時,也將針對阻擋水道或過度密生的紅樹林植物海茄苳,一併進行整理或疏伐,以增加海水交換能力及減低異味產生,並讓棲地環境更加多樣化。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