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青2008鄉訊風雲人物
「台北地方法院昨天提訊調查局前局長葉盛茂,法官曾正龍感性曉諭,並以聯合報兩幅漫畫諷諫陳水扁將葉盛茂當成鬥牛犬、踩在腳底下,希望葉盛茂勇敢面對。葉態度大為改變。承認早在九十五年底就將洗錢公文洩密給陳水扁」、「漫畫家季青昨天說,他從葉盛茂鬆弛的兩頰,決定以同樣有下垂雙頰的鬥牛犬來比擬,畫出那兩張漫畫。他解釋創作思維:『狗忠於主人,葉盛茂正如忠狗,不過在法庭上還是遭陳水扁作賤!』」「有二十年漫畫編輯資歷的季青,對於法官以他的漫畫勸勉葉盛茂感到很開心。但他說,平常心面對。」
〈兩幅漫畫‧葉盛茂認錯吐實──法官以本報兩幅鬥牛犬漫畫,諷扁將葉『踩在腳底下』要葉勿愚忠,葉五度強調『我錯了』」、〈季青:葉盛茂如忠狗,遭作賤〉,二○○八年十月十五日《聯合報》頭版頭條的新聞標題〉、新聞報導,重刊兩幅漫畫,讓晨起讀報的讀者一面咬著三明治一邊苦笑個不停,東森新聞、TVBS新聞等電子媒體也逮到炒作話題的好機會,急欲找到畫「鬥牛犬」的漫畫家季青。但對只顧畫漫畫,早已「隱姓埋名」不喜曝光的季青而言是婉拒採訪的,即使東森新聞訪問到他,也只看能得到漫畫、聽得到聲音,以及一個黑色的模糊的身影。
兩幅漫畫騷動「扁案」,掀起漫天風雲;季青,剛以新聞成就獲「八二三戰後金門旅台菁英獎」,今再躍上二○○八漫畫界風雲人物,二○○八鄉訊風雲人物。
季青,代表了一個「金門製造」或「金門日報製造」的傳奇。
季青,本名蔡海清,一九六○年十月二十日出生於金門金湖鎮瓊林村165號,父蔡國泰(已故)、母李麗寬,家有六個兄弟:海南、海鵬、海峰、海關、海山、海清,三位姐妹:能鳳、能巧、能玉。
兄弟中排行老么,從小就愛看連環圖畫書的季青,從沒一天好好唸過書,後來又無師自通在教科書上塗鴨,畫起漫畫自娛。一九七八年就讀金門高中二年級時,經人引荐,服務於金門日報社編輯部的顏伯忠(風衣)注意到了他的漫畫天份。惜才之心,管不了他只是高中小伙子,以一幅四十元的稿酬,邀他每二至三天為《金門日報》地方版畫張新聞漫畫,自此,從冰果室蒼蠅滿天飛、高粱穗舖滿馬路任車輾路畫到中美斷交「卡特作孽出賣人權」,戒嚴、軍管下沉悶的金門島,《金門日報》的季青漫畫,竟是金門人每天笑聲的來源,有趣的是,金中同班同學,以「孟雛」之名寫小說的陳長佳,原本給他取了個發表漫畫的筆名「李青」,哪知《金門日報》第一次刊登時誤將「李青」打印成「季青」,將錯就錯,四季常青,「季青」之名伴隨了他三十年。化身家喻戶曉的漫畫家。
金門高中三○六導師董彬森,季青這一班,英雄豪傑輩出,除了漫畫家季青,還有新聞人董智森、李木隆、黃天強,藝術家吳惠民、黃庭超等,但最早成名的是季青。為《金門日報》畫了一年漫畫,當時地方上已無人不曉。一九七九年高中畢業赴台,考取國立藝專夜間部國畫組,五年學業剩半年即可修完,卻因辦理休學當兵去,中斷了學業與畫事。
當兵回來,《民生報》網羅了季青,為他專設了一個「漫畫編輯」缺,月薪七萬,每天的工作就是在該報頭版畫一張「漫畫時事」,從一九八六年到二○○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退休,季青總共在《民生報》待了十九年,精湛的畫技,演出精采,一九九一、一九九五,先後以〈立法院系列〉、〈全民健保系列〉兩獲吳舜文新聞漫畫獎,一九九三以〈反戰漫畫〉獲比利時漫畫節佳作獎,出版的個人漫畫著作也有《搭錯線》、《劇場》、《漫畫時事》及最新一本趕在二○○八年底由聯經出版的《笑畫馬扁》。
從《民生報》退休後的季青,但讀者與聯合報系都不讓他「退」,又因漫畫家林鑫過世,二○○六年初,季青取代林鑫,成了《聯合報》民意論壇版的專屬漫畫家,除了星期一「休畫」外,仍然得蒐索時事,絞畫腦汁,在每天午夜十二點以前繳出一幅第二天見報的新聞漫畫。
「季青」,常常帶著一抹和善的微笑,無論他在說話或聽你講話的時候,我在想,他笑容的深淺和笑聲的大小,就是對自己和別人的一種批判,而這種批判,因為有著和善和幽默的成份,相對的就減弱了批判的辛辣性。我覺得,這就是季青社會漫畫的特色,而這個特色也就是他這麼受到廣大讀者歡迎的原因」,作家趙寧生前為季青《漫畫時事》所寫的書序〈季青的笑容〉,不也透露了二○○八鄉訊風雲人物季青「笑傲江湖」的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