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打選戰躍登鄉訊10大新聞
鄉訊風雲人物,楊永斌出線獨領風騷
七人候選,三強鼎立,金門縣長選舉史上競逐最激烈的一次,選戰還從島內打到境外,搶攻關鍵遊子票,「競逐金門縣長境外打選戰」, 在高潮迭起、驚濤駭浪,一躍而為「二○○九鄉訊十大新聞」之首。
馬政府上路後,終於有金門人入閣,行政院政務委員兼福建省政府主席,「薛承泰入閣金門第一人」,毫無疑問榮登「二○○九鄉訊十大人物」之首。
一年之內,先是當上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校長,再選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楊永斌,「二○○九鄉訊風雲人物」獨領風騷。
擔任電影《星月無盡》製片人,個人出資超過五百萬元,讓片子順利上院線發行,又奉獻百萬元修繕青嶼家廟,捐出數千冊圖書回饋家鄉,三采出版集團發行人張輝明,「二○○九鄉訊年度貢獻」得主。
「金門鄉訊人物聯誼會」會長吳奎新律師,金門日報鄉訊版主編楊樹清共同擔任召集,由許丕華、黃振良、黃德全、李仕德、張火木、戴德成、李錫敏、林世英、陳海贊、葉肯堂、翁明川、楊樹森、楊筑君(牧羊女)、石曉楓、翁國鈞(翁翁)、洪世國、洪德發、洪天佑、唐東隆等各領域二十多位金門人所組成的二○○九鄉訊「十大新聞」、「十大人物」、「風雲人物」、「年度貢獻」推薦、評選小組,十二月在不同場合經過四次交集、討論,終產生結果,其中「鄉訊十大人物」有五十多位候選名單,競爭激烈,誰該出線意見不一,包括當選金門縣長的李沃士是否宜列入「鄉訊人物」也有不同看法,最後因其曾有旅外十多年始返鄉從政的背景而出線;楊永斌與薛承泰「金門雙耀星」的年度表現亮眼,實力都堪入列「風雲人物」,但依過去慣例堅持只取一名下,評選小組一致決定給學術成就跨兩岸、國際的楊永斌,另將薛承泰列入「鄉訊十大人物」首位。
鄉訊十大新聞,境外打選戰拔得頭籌
如同媒體票選台灣代表字,二○○九的「盼」替代了二○○八的「亂」。二○○九的金門,政治上,一九四九古寧頭戰役走過一甲子,總統馬英九赴金門發表「讓殺戮走入歷史,使和平成為永恆」談話,之前又在台北中正紀念堂的《和平金門──華人百位國畫家彩瓷展》強調「從金門出發,相信會對兩岸的和平、繁榮與發展,產生催化作用」,另金門選出的新百里侯李沃士要「接軌兩岸,跨足國際」,兩岸金門同鄉會年會在台召開揭櫫「和諧海峽」,這一切都是對兩岸和平的可喜期盼;鄉情上,河南魯山老將莊發現一支明清自金門遷徙而來亟待與母島再聯結的族群,金門縣政府組織的東南亞訪問團,首抵馬來西亞檳城本頭公嶼,見到四十戶、一百多位鄉僑,新加坡船王張允中、張允伏兄弟飲水思源,返金以父母之名建「張文夏、黃玉燕紀念堂」,充分表露原鄉與異鄉交織之情;文化藝術上,兩部在金門取景、取材的電影《星月無盡》與《夏天協奏曲》先後入院線放映,票房雖不盡理想,卻已把金門的美麗風景、美好人情帶到台灣,另董振良導演的紀錄片《49三部曲》之一《閩戰之歌》在監察院首映引發藝術、政治與情色爭議,但也間接引發對金門戰地文化、地景空間保存的討論。
以事件的感染度、影響面作為評選標準的「二○○九鄉訊十大新聞」依序為:
1、競逐金門縣長境外打選戰:為搶攻旅台關鍵遊子票,第五屆金門縣長候選人「三強」也將目標投向台灣,樹立看板、開宣傳車,包下報紙廣告版面,簡訊大戰、成立服務處、造勢大會,國民黨提名的李沃士更以〈回家〉的文案訴求,擄獲遊子的心。
2、古寧頭戰役走過一甲子:紀念一九四九古寧頭戰役六十周年,旅外鄉親也不缺席,烈嶼籍的國軍歷史文物館館長洪志生報執行《碧血丹心》紀念特展,台北縣金門同鄉會辦紀念音樂會,文史作家李福井、張火木等紛撰述專書《無法解放的島嶼:古寧頭戰役的背景》、《戰爭歲月‧和平世紀》等。
3、和平金門兩岸彩瓷聯展:畫家李沃源策展的《和平金門──華人百位國畫家彩瓷聯展》,從廈門、金門一路巡展至台北中正紀念堂,總統馬英九三月二十八日親抵台北展場觀展,並就「和平金門」發揮,發表以金門土地、文化力量催化兩岸和平繁榮發展的重要談話。
4、河南魯山發現金門宗族:斷線三百年,經由主持「金門鄉情網」的蕭永奇與河南省魯山縣文史資料員陳志的聯結,重現了清康熙七年浯洲人陳樞屯墾魯山,在今馬樓鄉老將莊繁衍出一支金門族的身影,並留下「老將院」等遺跡,繼續追蹤結果,不止陳姓,魯山馬樓鄉、瀼河鄉等區域五十多個村落還有陳、王、江、曾、劉、張、郭、蕭、吳、呂、洪、葉等二十多個金門移居來的氏族,他們也盼能回到金門尋根,續譜、探親。
5、兩岸同鄉年會移師台灣:「和諧海峽:2009年兩岸金門同鄉會年會」,繼二○○八第一屆在廈門後,二○○九年十二月十日移師台灣北、中、南、花東,大陸派出三十名同鄉代表,與各地金門同鄉會交流十天,並提案達成「催促金廈大橋執行」等兩岸發展共識。
6、同鄉會理事長改選換血:旅台十二個金門同鄉會,二○○九年達三分之二召開會員大會,選出新理監事會及改選理事長,李增得當選中華民國金門雙鯉公共事務會理事長,周壽海當選台中市金門同鄉會理事長,洪永成當選台南縣金門同鄉會理事長、王泉尚當選台南市金門同鄉會理事長、楊維居當選高雄縣金門同鄉會理事長、翁文棋當選高雄市金門同鄉會理事長、林文棟當選花蓮縣金門同鄉會理事長,此外,桃園縣金門同鄉會也定十二月二十七日重選理事長。
7、南洋訪問團抵本頭公嶼:金門縣長李炷烽任內最後一次出訪南洋,四月十二日率十四人隊伍出發,先後抵大馬檳城、柔佛州、印尼泗水、麻厘巴板、三馬林達,此行最特別的是到達過去罕有同鄉到訪的檳城本頭公嶼,見到了四十戶、一百多位金門一、二代移民,包括十歲時離鄉未再歸返的董東西、董財生等老僑。
8、星洲船王返金建紀念館:「新加坡船王」、九十歲的太平船務集團創辦人張允中、張允伏兄弟,十一月十五日返回金門沙美老家,為以父母之名興建的「張文夏、黃玉燕紀念館」舉行落成揭牌儀式,並捐獻一千萬元成立教育基金會,表達飲水思源之情。
9、星月無盡VS夏天協奏曲:《海角七號》熱潮後,兩部在金門取景、取材的電影,唐振瑜導演的《星月無盡》與黃朝亮導演的《夏天協奏曲》,四月及十一月,先後進入台灣的院線上映,《星》片票房近四百萬,《夏》片票房百萬元之譜,市場反映雖不盡理想,但也為播送金門風土、行銷金門文化帶動話題。
10、閩戰之歌紀錄片惹爭議:董振良導演的《49三部曲》之一,五十七分鐘長度戰地文化紀錄片《閩戰之歌》,十二月八日在監察院首映,因出現了「裸女躺臥金門國軍公墓」數分鐘畫面,引發了觀眾、媒體對「藝術、情色、政治」的議論,卻也意外打響了《閩戰之歌》與金門戰地文化地景能見度,導演也積極爭取入戲院放映。
鄉訊十大人物,薛承泰等人表現亮眼
「人永遠對人最感興趣」。
二○○九,充滿「盼」的一年。在金門鄉事活動領域,透過金門日報《鄉訊‧星期人物》的報導傳播,可以觀看到一群旅外遊子在各行各業熱力四射演出,共同譜寫了鄉訊群英會:〈章美蘭‧夢築電腦王國〉、〈翁清土‧幻蝶待重生〉、〈許水富‧詩書喜樂年〉、〈黃世團‧藝術回原鄉〉、〈許玉音‧美麗的等待〉、〈楊樹森‧漂流的色彩〉、〈唐東隆‧環保科技推動者〉、〈李錫奇‧藝術家國策顧問〉、〈李增得‧雙鯉新掌門人〉、〈李濱宇李柔靜‧父女雙鯉情〉、〈楊永斌楊筑君‧姐弟相對論〉、〈蕭永奇‧尋找魯山金門族〉、〈陳志‧追索魯山金門宗族〉、〈林連金‧訊息傳播連金接廈〉、〈李沃源‧藝術高原開和平花〉、〈許冰瑩‧飛越金廈的青鳥〉、〈張國威‧星月發光國片發威〉、〈李子恆‧一曲燕尾渡星月〉、〈黃應夢‧築夢踏實的企業家〉、〈高耀明張彩薇‧夢築璞真山居〉、〈黃一農‧人文歷史一片天〉、〈洪雅純‧陽光走出九二一〉、〈李國商‧守住港都向前行〉、〈楊國強‧營造老莊事業體〉、〈蔡卓‧織金門書店風景〉、〈李九六‧打造金門新思維〉、〈洪啟義‧捐作品書藝還鄉〉、〈馬志剛‧譜浯島傳奇樂章〉、〈洪玉芬‧鄉關路希望不滅〉、〈陳海贊‧抓住山靈的眼睛〉、〈鄭致道‧精神醫學苦行者〉、〈張煥宇‧導演出紀錄觀點〉、〈楊婉苓‧慢漫民宿夢想家〉、〈黃東濤蔡瑞芬‧原鄉情文學夢〉、〈范燕燕‧公部門心靈舞者〉、〈洪進業‧博士譜菊島之戀〉、〈陳水冰‧人文治校教育家〉、〈呂坤和‧創意美學思島鄉〉、〈莊水談‧候鳥返鄉築夢巢〉、〈王壽宣‧鄉事的拓荒者〉、〈林文棟‧教育的夢想家〉、〈陳亞蘭‧推動亞蘭歌劇院〉、〈黃振良‧再現浯洲風華〉、〈董振良‧打響閩戰之歌〉、〈李炷烽‧完結美好陣仗〉、〈李沃士‧回家開創新局〉…。
就從這群舞動在二○○九鄉事舞台的精湛演出者作基底,以故事的張力、個人對社會的後續影響等因素作考量,再評選出〈鄉訊十大人物〉。
1、薛承泰入閣金門第一人:一九五六年四月三日出生於後浦東門的薛承泰,原任台大社會系教授,二月十六日正式宣誓入閣擔任行政院政務委員,九月十日再兼任福建省政府主席、金門入閣第一人,社會福利制度專家與金馬純正血統,讓他能同時悠游政務、切入地方事務。
2、李錫奇藝術家國策顧問: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出生於金門、成長於金寧鄉北山的李錫奇,以藝術成就及對藝術領域的熟悉度,元月間獲馬英九聘為總統府國策顧問,也凸顯了馬總統對於藝文界、對金門人參與國政的重視度。
3、李沃士遊子返鄉當縣長:一九六○年四月一日出生於金寧鄉盤山下堡、原籍金寧鄉南山的李沃士,旅居台灣十七年後返鄉扎根、從政,歷兩屆議員歷練,獲國民黨提名當選第五屆金門縣長,並於十二月二十日宣誓就職,競選時喊出「中央地方一條心,金門建設一定興」的他,又於就職日發表〈清廉執政‧建設金門‧福利鄉親〉演說,強調金門要「接軌兩岸,跨足國際」。
4、呂坤和行動藝術撞政治:一九五五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出生於金湖鎮蓮庵的呂坤和,在第五屆金門縣長七人登記參選期間,以「叫我第8號」紙上候選行動藝術獨樹一幟,出版以「創意美學」為政見架構的手冊廣為流傳,展現了改造、改變金門的創意、熱情。
5、李子恆二度摘下金曲獎:一九五六年八月一日出生於金湖鎮瓊林、原籍金寧鄉北山的李子恆,一九九三年以《牽手》得到第五屆金曲獎最佳作詞人獎,二○○九年六月再以《成長『禮讚』》摘下第二十屆金曲獎傳統暨藝術類最佳作詞人獎,二度敲響金曲的他,刻正製作《月光海峽─五十鄉愁》金門音樂專輯。
6、馬志剛策畫兩岸音樂會:一九六一年三月二十五日出生於金寧鄉北山、原籍山東的馬志剛,以萬世國際公司總經理身分,將兩百人音樂、歌劇隊伍拉到金門,二○○九年中秋節推出島地歷來最大規模的《民族風‧兩岸情》音樂晚會。
7、許冰瑩入北京央視發聲:一九五五年四月八日出生於金城鎮後浦西門里的許冰瑩,原係國共冷戰時期金門第一線廣播女兵,應北京中央電視台(CCTV)之邀,與當年廈門第一線廣播女兵陳霏霏,四月十二日在上億人口收視《小崔說事》節目現場交鋒,重現金廈心戰喊話當年,並於節目結束前合唱《橄欖樹》。
8、李增得帶領雙鯉向前行:一九四八年八月五日出生於金寧鄉北山的李增得,經營新店房屋事業有成,以最高票當選「中華民國金門雙鯉公共事務會」及金門旅台李氏宗親會理事長,二月二十八日宣誓就任,在古寧頭戰役六十周年的悲情氛圍下,帶領「雙鯉」公共事務向前行。
9、張家生推動台北資訊城:一九五一年十月十八日出生於金沙鎮沙美的張家生,空軍少將退役,轉任台北市政府資訊處處長,率領一百多人資訊團隊,全力規畫、推動台北資訊城建置,二○○九也寫下便民熱線二十四小時服務新頁。「資訊將軍」張家生在資訊領域的開創性表現,曾獲得中華民國十大資訊人才獎。
10、林翠雲資訊環保領風騷:一九六三年三月八日出生於烈嶼鄉西路的林翠雲,現任GSS叡揚資訊CRM事業處處長,並於政大攻讀EMBA,在資訊工作職場大顯身手,台北市、苗栗縣等縣市政府委託叡揚規畫,形成熱潮的「1999」便民熱線,即是她負責執行的業務專案,二○○九年又結合資訊科技長才,母親節在烈嶼公共事務協會感恩活動中開講「保護珍惜水資源」第一堂課後,即投身環保義工行列。
鄉訊年度貢獻,張輝明文化回饋家鄉
二○○九鄉訊「十大新聞」、「十大人物」出爐後,再進入另一個壓軸戲。
一九五四年八月二十二日出生於金寧鄉湖下村的楊永斌,二○○九年內,二月十六日先是就任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校長,十二月二日再獲發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兩大成就,使他登上「鄉訊風雲人物」。
一九五八年六月三十日出生於金沙青嶼的張輝明,經營三采出版集團有成,持續回饋家鄉,二○○九年內,投資電影《星月無盡》擔任製片人,捐獻青嶼家廟,捐書數千冊予金門各學校及社團,使他入列「鄉訊年度貢獻」。
二○○九所有年度鄉訊得獎者,及鄉訊人物,相約二○一○年元月十六日晚六時在新莊市「大宅門」庭園餐廳,由「金門鄉訊人物聯誼會」頒贈紀念獎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