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龍泉金門將軍風雲榜
「其實我並不是四十八年次,而是早期因為老家根本就沒有甚麼婦產科,更甭談甚麼專科醫生,接生的事都是由村子裡腳手卡好的阿婆擔綱,就在家中以一把剪刀一個大臉盆完成,所以當然沒有甚麼出生證明之類的文件,家人那一天去報戶口那一天就被登記為出生日期。因此如果按農民曆回推我正確的日子應是屬於四十七年次的,而且聽父母親的說法剛好是八二三砲聲隆隆中在古崗湖山洞裡誕生,這與我日後從軍且當砲兵,一切好像都是老天註定好了。」
董龍泉坐在新竹市建功路、建築厚實宏偉的新竹榮民服務處大樓內處長辦公室接受《鄉訊》設定的人物壓軸採訪時,這一天是二○一○年十月二十五日,古寧頭戰役紀念日;他侃侃而談身世的第一章,卻是八二三砲戰,他的誕生年代。
董龍泉,一九五八年八二三砲戰期間出生,身分證生日欄記載是一九五九年元月十六日,金門金城鎮古崗村人,曾任古城村長的父親董文滔與湖下村的母親楊羨卿,撫育有二子三女:龍泉、龍彬與碧璇、碧娜、寶玲,兒女中,出了一個將軍兒子董龍泉及一個中校女兒董寶玲。
八二三砲戰降生的孩子,董龍泉的求學與軍旅之路,歷古城國小、金城國中,一九七七年金門高中畢業,考取陸軍官校五十期,「官校畢業後,運氣好抽中上上籤籤直接回到故鄉服務,一待八年又八個月」,董龍泉憶及金門的征塵歲月,「最有成就感的是在山西村擔任二年的砲兵連長,也連續兩度榮獲國軍莒光連隊長的殊榮」。
調返台灣後,董龍泉先後歷練師砲兵營長、軍團砲兵群指揮官,也前往陸軍指參學院、三軍大學戰爭學院進修;一九九八年榮調參謀總長辦公室陸軍聯參官,有機會在時任總長的唐飛身旁學習,「這段過程與歷練對我個人來講是非常重要且難得,對我往後的為人處世影響也很大」。
唐飛在接任國防部長、行政院長期間,董龍泉都一路跟隨,「我見識到真正的政治家風範」,也因為這樣的因緣際會,陳水扁任總統時的陸軍侍從武官出缺,他很自然的成為接任人選,「軍人本來就該中立,屬於國家的,我的思考是國家需要我,我就去幹甚麼,我所要問的是如何扮演好這個職務,如何對國家效忠,至於黨派其他都不是我該問的;這不也就是民主國家的常態嗎?」
二○○五年,董龍泉奉命升任花東防衛司令部少將參謀長的職務;因為延後報到引起很大的風暴,人與照片還登上《聯合報》頭版頭條;「當了一輩子軍人,調職是家常便飯的事,都是人令生效後,如果是重要職務一定是新接任的人到任並且完成交接,卸任的人才離職,怎麼碰到了惡質對抗就變了」!為了平息這場人事風暴,他不但被記了過,還被移送軍法偵辦製作筆錄,「我想這應該是我一生最感不平的事,我可以被政治犧牲,但不能沒有大是大非」。
他決定急流勇退,「離開軍中,走自己的路」。董龍泉參加了國家考試院所舉辦的正式少將轉任考試,二○○九年二月一日起,任職過退輔會專門委員、台北市榮服處副處長,二○○九年元月卅一日升任新竹榮民服處處長迄今。
如果有人問起董龍泉這一生最最得意的事是甚麼?「我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他感謝仍居金門的父母,更要感謝山前村的夫人許阿秀,在他忙碌的軍旅生涯,放下繼續求學、放棄考取的公職,一手撐起這個家,拉拔大三位孩子,老大奕晨中央警察特考及格現服務金門交通隊;老二睿昕交大電機工程所碩士,現於竹科任研發工程師;老三英豪尚就讀成功高中。
轉換人生跑道,董龍泉任新竹榮服處處長,境內有八萬榮民,「不僅可以服務榮民長輩圓一個夢,而且找到人生另一條不同的路,一條只求付出不問回報的快樂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