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翁心富金門老兵辛酸史

發布日期:
作者: 駐台特派員楊樹清/台北。
點閱率:1,304

「老芋仔,你怎麼三十二歲才來當老兵!」
「我啊,我是殺人犯,被判刑六年半(判七年免當兵),刑滿出獄才入伍的。」
二十歲的台灣籍新兵望著三十出頭的金門籍「老兵」,滿臉狐疑出現了一問一答的對話。
這當然是個玩笑對白,但反映了高齡役男入伍,飽受了異樣眼光的滿腹辛酸與憤怒。
「來台多年,正慶幸有穩定工作,娶妻生子,生活得以改善之際,竟在三十二歲那年接到入伍兵單,把我的生涯規劃、人生佈局,全給打亂了!」憶及必須拜別老父老母,拋妻離子去當兵的那一幕,二十九年過去了,翁心富的情緒依然激動。
翁心富,一九四九年八月十五日出生於金門烈嶼鄉后井村,父翁水豬,母翁洪留,家有三兄弟,他排行老二。
讀過聯合國校,畢業於卓環國小、金門中學初中部、金門高中的翁心富,一九七○年來台,考取大同工學院工商管理系,半工半讀完成學業,一九七九年,經由在中國時報社編輯部任職的同鄉同學李福井引荐,考入該報系的工商時報社校對組,一待二十三載,二○○二年以中國時報社校對專員退休。
夜間在中國時報報系上班,白天在一家民間企業兼差當人事課長;一九八○年代初,他在時報的月薪是一萬五千元、私人企業的月薪是二萬多元,加上年終獎金,年收入五十多萬元,足可養家餬口,也讓他以房貸方式買了一戶房子。
生在一九四九年兩岸動盪分離,砲火下窮苦農村的孩子,赴台灣自我打拚,日夜工作身兼二職,坎坷人生漸入坦途之境,一九八一年間,國防部下達頒布乙紙「檢定金馬地區乙種國民兵實施辦法配合措施」,凡戶籍遷台,持有「乙種國民兵證」的金馬役男,高中以下學歷在二十八歲以前、大專學歷以上在三十五歲以前,都得入伍當兵,風聲鶴唳「抓兵」的冷不防氛圍下,造成旅台金馬青年人人自危,有人趕緊逃回金門,有人不敢報戶口寧願當「失蹤人口」,甚至也有在身分證職業欄將「大專」改為「高中」學歷者。一批旅台金門菁英,因為混亂的兵役體制,多踏上職場與生涯的不歸路。
一群金門人站出來了!為了捍衛金馬人權益,翁心富、林金德、李福井、張榮志、鄭盈豐、張自福及一許姓同鄉,七位三十上下、都受過大專教育者,於情於理於法,勇敢聯名遞陳情書給國防部等中央單位,要求重新「檢定」已當過「國民兵」的金馬役男可免於入伍,才不致衍生複雜難解的社會、族群問題。
「陳情書」一發,七人立即成了國防部的黑名單、眼中釘,如同「通緝犯」般對待,一年之內「抓」了五人,另二人,許姓役男因緊急返鄉而逃過一劫,張自福撐到三十五歲又四個月時,照樣被徵召入伍當中華民國最老的兵。
持有「國民兵證」的金馬役男均可折抵當兵時日,但被視為抗爭軍方、陳情行動「首謀」的翁心富,因烈嶼鄉公所表示無法出具他受自衛隊訓證明,二兵、一兵、上兵,從澎湖到桃園,一六八師而二三四師,一天也沒少,翁心富整整在野戰師當了二年大頭兵,還與後到的金門「異議分子」翁明志同一連。
一九八一年三十二歲入伍,一九八三年退伍時已三十四歲,飽受身心煎熬折磨的翁心富,重返社會,感覺自己也像得了另類「退伍軍人症」,內心時常會浮現揮之不去、高齡老兵的夢魘畫面。
自時報退休的翁心富,現與兒子共同經營了家盛會企業公司,也即將出任二○一一年中華民國中小企業協會深耕會第十三屆會長;回首風雨征塵,一把老兵辛酸淚,他說,「大法官釋憲國民不能當二次兵,該是政府還有國民兵證的金馬高齡入伍役男公道的時候了!」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