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星期人物》范燕燕-外剛內柔歷練豐 不當刻板公務員

發布日期:
作者: 陳永富。
點閱率:8,240
范燕燕不當刻板的公務員。
(范燕燕提供) 范燕燕不當刻板的公務員。 (范燕燕提供)

本籍:金沙鎮陽翟村出生,成長於金湖鎮山外新市里
現居:臺北市大安區
學歷:金湖中小學、金門高中、東吳大學社工系、國立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碩士
經歷:行政院簡任十一職等參議

報導文學家楊樹清10年前為范燕燕取了一個「公部門心靈舞者」的唯美外號。並稱范燕燕是一位「亮麗、高(身兆)單身,一個下了班就去跳東方舞的現代俠女」。身為「金門的外省人」、范燕燕從未懷疑自己浙、閩混血的「金門人」身世,她也成為金門女性少數進入中央單位任高職者。

金門的外省人
范燕燕父親范海權浙江蘭谿人,母親陳秀華金門縣金沙鎮劉澳人,父母育有四女:金英、燕燕、燕琪、馨慧。
1960年代初,范海權因專精照相製版,被軍方《正氣中華報》從臺灣延攬到金門支援,再協助《金門日報》創刊;由於他專長是攝影、製版及工業化學墨色藥水的使用,金門日報技術部門不少老員工都是范海權帶出來的。范海權在金門日報社待的時間不長,但姻緣天註定,與金門劉澳姑娘陳秀華譜出戀曲,過客變歸人,留駐金門島。
離開報社後,范海權在山外新市里中正路開設「第一工藝社」,是當年金門唯一製作「兵籍名牌」、「紀念章」以及用子彈做飛機模型紀念品的師傅。范燕燕兒時難忘的印象是每天下課回家,常見一屋子塞滿汗臭味的阿兵哥,她得捏住小鼻子避免被薰著。但仍得感謝阿兵哥為金門人家計的貢獻,畢竟父親靠這小店面養活一家6口。
展翅高飛 提醒自己不要當刻板公務員
民國75年范燕燕高中畢業,赴臺考取東吳大學社工系。79年通過社會行政職系高考,分發雲林教養院當了3個月委任五職等輔導員,再商調到臺北市立忠孝醫院擔任薦任七職等社工師。在醫院一待10年,臨床的深刻體驗讓她體悟到正統醫學外,一個身心靈社會不應只靠醫生醫病,還得借助心理諮商、繪畫、音樂、舞蹈等多元輔助療法;相對的,她也提醒自己,「不要當刻板公務員,人生要多元發展」,因此,她同時間展開3種不同角色的生命經驗;90年起,分別在實踐大學社工系及元培科學技術學院醫管系擔任兼任講師,同時邊工作邊以一般生身分遠赴南投埔里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攻讀社會福利與社會政策研究所,1年後重新考入國立陽明大學,並取得衛生福利研究所碩士學位。
92年,范燕燕轉換公職跑道,從醫院社工師調職行政院秘書室任八職等諮議,一年後升任九職等,接續調升編審、秘書、科長,目前是11職等參議。在行政院公職17年,范燕燕走過扁政府、馬政府、到現在的英政府,歷經了游錫、謝長廷、蘇貞昌、張俊雄、劉兆玄、吳敦義、賴清德、蘇貞昌等閣揆。從院長赴立法院施政、備詢的幕僚作業到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報院事務、監察院巡察、任務編組,以及行政院雲嘉南聯合服務中心之創設及相關組織法制作業她都參與過。
100年行政院組織調整,秘書室更名為綜合業務處,范燕燕擔任人事行政科參議,職掌人事行政總處幕僚工作,與福建省政府毫無相關,卻多次熱心協助時任政務委員兼福建省主席薛承泰、陳士魁辦理相關省府事務,並為薛承泰負起聯繫各部會金門籍公職人員,組織金門同鄉,為故鄉建設獻策等事務,她跟金門也多了一層連結。
借調返金支援行政院金馬聯服中心 交出亮麗成績單
因應108年起福建省政府虛級化,轉型為「行政院金馬聯合服務中心」運作,原省府員工大都轉調金門縣政府,導致人員短缺,范燕燕於108年9月被徵詢支援金馬聯合服務中心參議職務意願,她二話不說,爽快的答應了,當時她的想法很簡單,金門是自己的故鄉,能將所學貢獻家鄉是個人莫大的榮耀,所以短短5天內就收拾行李,返回金門就職。
上任才一個月,她就打破公務機關嚴肅氣氛的框架,邀請金門籍漂木藝術家楊樹森提供畫作在中心掛展,不只要以藝術活化、點亮行政空間,為中心注入更豐富的生命力,更感嘆福建省政府遷徙流離的生命,與楊樹森手繪漂木命運相似,如果漂木透過楊樹森彩繪賦予新的生命,那麼106年起承接福建省業務的金馬聯合服務中心,是否將會是福建省另種角色的可能?透過掛畫儀式,沉寂2年多的金馬聯合服務中心異軍突起,成為引人注目焦點之始。
從前年9月16日至去年12月底的1年3個半月返鄉服務期間,范燕燕一刻不得閒,隨即接手「中華民國福建省政府志」委編作業,且充分發揮曾在行政院任職的優勢,擔負起行政院院本部與金馬聯服中心更緊密連結與政令執行及溝通的角色;除了專案簽陳金馬地區疫情期間所需物資,獲得蘇貞昌院長核可並挹注相關資源外,一年內所參與籌畫出版《陳長慶短篇小說集》中越文本、《島嶼之外》金馬詩畫中越文選集、《戰地36—金馬戒嚴民主運動實錄》、《福建省政府志》等4本書出版,更繳出空前亮麗成績單。
車禍命懸一線 感受親情溫暖
但1年3個半月中,不僅臺北、金門兩地生活步調的改變讓她不適應;竟也遭遇摯愛祖母去世(109年1月4日)、自己車禍重傷(4月24日)、以及去年12月3日母親醫檢罹患癌症的連串重大打擊,她咬緊牙關,人前嘻笑自若勇敢撐過來。外表獨立堅強的范燕燕午夜夢迴不禁傷心落淚,沒想到返鄉任職只短暫一度圓了思親夢,憾事卻接踵而來。
尤其去年4月24日那場大車禍,坐轎車右座的范燕燕形容「那晚我該是死了、癱了、瘸了並毀容……」。她被送進衛福部立金門醫院急救時因頭部及臉頰猛烈撞上車窗玻璃,滿臉、滿頭、滿嘴的碎玻璃及滲流的鮮血,以及疑似手腳骨折,只能苦苦哀求「別動我」,並暫時失去視覺。個性要強、不願求助人的范燕燕住院5天,自己簽署手術切結書,一個人堅強的忍著臉近乎毀容的驚懼,以及等待16小時手腳骨折無法立即動手術的痛楚。
讓她氣憤的是,明明左腿劇痛無法著地、頭腫脹欲裂,她2度詢問值班醫師可否做斷層掃描徹底檢查?醫師竟然回以「等妳COMA(昏迷)就會做」。延誤到4月30日回診日,主治醫師聽完范燕燕主訴後,即安排斷層掃瞄,診查出X光檢查不出的左腳關節骨頭凹陷(坍塌將斷),並確診為「左側膝部外側脛骨平台骨折」(24日入院的診斷僅為「左側膝部挫傷」)。除了動手術,還需自費到臺北清創醫美除疤,因為皮肉內仍包覆很多碎玻璃、小碎石。
幸運撿回一命的范燕燕餘悸猶存,對那位要她昏迷才做斷層掃描導致延誤治療的值班醫師難以釋懷,直言「醫者父母心,金門醫院何時才能重視金門人的醫療權?」
養傷期間,為了整型復健,她臺北、金門兩地奔波,臺北醫囑:「再走骨頭可能再坍塌」,她因而有了這輩子首次坐著輪椅被推上飛機的經驗。由於右手、左腳骨折,她還得訓練自己勉強用左手拿筷子、寫字、作畫;而喜愛騎單公路車運動及現代舞蹈,都被迫中輟。
高中畢業離開金門後,范燕燕自主過活,自認是個不讓家人擔心的孩子,對家人總是報喜不報憂。車禍後,她深刻體會非長照對象暫時失能者上下班、就醫、生活自理的無助與不便,好強的她不小心又在浴室滑了一跤,不得已才勞煩近80歲的母親為她洗澡、更衣及陪伴她到臺北出差、就醫,妹妹笑她「姊姊這麼大了還讓媽媽洗澡。」當然妹妹也成為她另一支手臂,以及失落的安慰劑。
傷病期間種種不便與疼痛,讓她體悟健康真好!也感受到相依為命的溫馨親情。
做對的事 把對的事做好
范燕燕公職歷練豐富,做事熱心積極又有效率。
去年因疫情影響,金馬聯合服務中心有許多活動被迫停止辦理,得以把人力及預算轉向靜態活動的規劃。由陳益源教授主編的《陳長慶短篇小說集》中越文本出版,得到許多回響和肯定,奠基多元效益,陳長慶並躍升金門小說家外譯第一人。為了能以更多元方式落實政府新南向政策,范燕燕旋即規劃金馬詩畫中越文選集之出版與網路策展宣傳推廣,於是有了《島嶼之外》中越文選的出版。《島嶼之外》不只是一本書,更是金馬詩人與畫家第一次跨域與跨島的合作,也是中央與地方政府合作,甚至是中央與地方及跨部會共同參與的創舉;相關線上策展的前瞻性策劃,更希冀能以影像行銷金馬,拉近新住民甚至其遠在越南的家屬,一起認識所居住或遠在臺灣家人所處的這塊土地,感受臺灣政府對他們的實質關懷,讓新住民不只是新住民,更是「新臺灣人、新金門人」。
范燕燕強調,由於中心人力有限,希望能以最小的金錢及人力達到最大的效益,她要感謝行政院副秘書長宋餘俠、處長嚴皙苓在她支援期間一路相挺的院內同仁,科長張英朗除本職外還得代理她的職務、科長高偉唐、諮議李威震及邱光妤更是一通電話就即刻救援。金門縣政府縣長楊鎮浯、副縣長黃怡凱、秘書長陳朝金配合支持,這一份人親土親,刻劃在她內心深處。更令她感動的是,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翁明志及組長林振查容忍她公務上龜毛的任性、分析師張俊堯、駐警陳武彪及張文助,以及陳梅芳、陳燕智、詹秉緯、陳志偉更是她身邊的八爪章魚,協助她全心全意做對的事,而且把對的事做好,秉持與國立成功大學陳益源院長合作期間,習得陳院長學者風範與為人處世的周延妥適,期待能拋磚引玉,藉此喚起更多人對金馬事務,甚至新住民的關懷。
值得一提的是,陳長慶短篇小說選集,透過庶民生活紀錄下金門於國共戰爭與對峙期間,從戒嚴到解嚴,金門住民遭逢的創傷及不正義的對待,儼然是珍貴的口述歷史紀錄。范燕燕更期待有人因此看見金馬人民於軍管時期人權被剝奪、土地遭軍占等的不正義,所以去年8月14日她情商研究所指導教授,現任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委員王增勇到金門舉辦一場「金馬地區轉型正義座談會」,讓促轉會也聽聽金馬人期待真正轉型正義到來的心聲,希望能從「相互理解」為始,進而實質達到司法正義及撫平正義。難得的是,透過座談會的媒介,促轉會成功委託民間相關團體、專家,訪視了25位受難者或其家屬,在藍大綠小的金門政治版圖中,這是一項不容易的任務,金馬聯合服務中心做到了,這不是正義何謂正義呢?
積極任事 留公務員典範印記
返鄉支援金馬聯合服務中心參議期間,范燕燕熱心積極奉獻,卻經歷親人去世與自身車禍的生死關頭,切身體會金門人醫療不足的痛楚。在與地區各公部門打交道時,雖曾感受消沉官僚文化與推託卸責的弊病,並對地方鄉愿隨俗民風無以糾正,難免有稍稍氣餒。但「凡走過,必留痕跡!」短短1年3個半月,她在金馬聯服中心創下亮眼績效,積極任事的公務員作風,也留下典範印記,無負於她返鄉為民服務的初衷。

回頁首